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8990发布日期:2022-04-09 11:2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区分车行道、人行道和绿地等,侧石在城市道路施工时被广泛应用,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路面边缘齐整的作用。然而,用于固定侧石的弧形靠背混凝土在施工时,若采用传统的支模板会因没有浇筑口而无法浇筑,若采用人工抹面做成弧形,存在耗时耗力、难以保证设计弧度,进而影响外观质量和整体效果等问题,给标准化作业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所处成型装置包括
5.浇筑部,用于存储混凝土浆料,具有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
6.成型部,设置在所述浇筑部下方,具有一与靠背设计尺寸相适配的弧面板和一垂直于侧石外侧面的端板,所述弧面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浇筑部的接料口;
7.夹固部,设置在所述成型部内侧,用于将成型部固定在侧石上,具有位于侧石外侧面的第一夹持件和位于侧石内侧面的第二夹持件。
8.所述浇筑部位于弧面板顶部并靠近端板设置。
9.所述浇筑部是由四个侧板围成的锥形料斗,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为贴附于侧石外侧面设置的竖直板。
10.所述第一夹持件为由弧面板顶部向上延伸而成的竖向折边,所述第二夹持件为由所述第一夹持件或浇筑部延伸至侧石内侧面的夹持臂。
11.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移动部,用于使成型部沿着侧石纵向移动,其具有设置在弧面板顶部的推杆、设置在弧面板底部的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夹持臂端部的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
12.所述推杆设置在浇筑部后侧,其端部与弧面板铰接相连,中部与设置在弧面板上的升降杆相连。
13.所述第一滚轮间隔设置在弧面板外侧并与地面相接触。
14.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均通过连接杆与夹持臂相连,第二滚轮与地面相接触,第三滚轮与侧石的内侧面相接触。
15.所述移动部还包括设置在端板上的挂环。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实现持续浇筑、一次成型,成型后的靠背弧形表面外观一致、质量可靠、整体效果较好。本实用新
型可以重复利用,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左视图。
19.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包括浇筑部、浇筑部和成型部,为了方便持续作业,还包含有移动部。
22.具体地,如图1-3所示,浇筑部用于存储混凝土浆料,其是由四个侧板围成的锥形料斗1,顶部为进料口,底部为出料口,其中一个侧板为竖直板,方便贴附在侧石外侧面,与其相对的侧板则为易于下料的倾斜板。上述锥形料斗1安装在成型部上方并位于成型部一端。成型部具有一与靠背设计尺寸相适配的弧面板201和一垂直于侧石外侧面的端板202,将其安装在地面和侧石之间,与已浇筑的靠背混凝土相配合,可以构成一段封闭式的浇筑腔。上述弧面板201上开设有接料口,用于连接锥形料斗1,便于持续供料。夹固部用于将成型部固定在侧石上,其位于成型部内侧,包括分别位于侧石两侧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前者为由弧面板顶部向上延伸而成的竖向折边301,后者为由竖向折边301或锥形料斗1延伸至侧石内侧面的u型或l型夹持臂302,两者相配合,可以固定成型部。为了使成型部沿着侧石纵向移动,还安装有推杆401、第一滚轮402、第二滚轮403和第三滚轮404等构成的移动部。上述推杆401位于锥形料斗1后侧,为了方便不同身高的工人操作,推杆401与安装在弧面板201顶部的转轴铰接相连,同时,在弧面板201上还安装有升降杆405(可采用螺旋套筒等),其顶部与推杆401的中部铰接相连,可以将推杆401调至合适的高度进行固定。第一滚轮402安装在弧面板201的底部外侧,通常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一个均与地面相接。第二滚轮403和第三滚轮404均通过连接杆安装在夹持臂302末端,其中,第二滚轮403与地面相接触,第三滚轮404与侧石的内侧面相接触。进一步地,在端板202上还安装有挂环406,可将拉绳穿设其中牵拉成型部。
23.使用时,将夹持臂302置于侧石内侧,此时,第一滚轮402和第二滚轮403与地面相接,竖向折边301与第三滚轮404紧贴在侧石侧壁上,从而使弧面板201的顶部紧贴侧石、底部与地面相接,初次浇筑时,在弧面板201的后端进行支模板等操作,反之,将弧面板201的后端叠置在已浇筑的靠背上即可,然后,向锥形料斗1中倒入足量的混凝土,混凝土进入浇筑腔并在弧面板201的挤压作用下一次成型,之后,使弧面板201向前慢速移动,直至完成整个靠背的浇筑。在此过程中,应及时向锥形料斗1中补充混凝土。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处成型装置包括浇筑部,用于存储混凝土浆料,具有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成型部,设置在所述浇筑部下方,具有一与靠背设计尺寸相适配的弧面板和一垂直于侧石外侧面的端板,所述弧面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浇筑部的接料口;夹固部,设置在所述成型部内侧,用于将成型部固定在侧石上,具有位于侧石外侧面的第一夹持件和位于侧石内侧面的第二夹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部位于弧面板顶部并靠近端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部是由四个侧板围成的锥形料斗,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为贴附于侧石外侧面设置的竖直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为由弧面板顶部向上延伸而成的竖向折边,所述第二夹持件为由所述第一夹持件或浇筑部延伸至侧石内侧面的夹持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移动部,用于使成型部沿着侧石纵向移动,其具有设置在弧面板顶部的推杆、设置在弧面板底部的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夹持臂端部的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设置在浇筑部后侧,其端部与弧面板铰接相连,中部与设置在弧面板上的升降杆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间隔设置在弧面板外侧并与地面相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均通过连接杆与夹持臂相连,第二滚轮与地面相接触,第三滚轮与侧石的内侧面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还包括设置在端板上的挂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弧形靠背混凝土一次成型装置,包括:浇筑部,用于存储混凝土浆料,具有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成型部,设置在所述浇筑部下方,具有一与靠背设计尺寸相适配的弧面板和一垂直于侧石外侧面的端板,所述弧面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浇筑部的接料口;夹固部,设置在所述成型部内侧,用于将成型部固定在侧石上,具有位于侧石外侧面的第一夹持件和位于侧石内侧面的第二夹持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实现持续浇筑、一次成型,成型后的靠背弧形表面外观一致、质量可靠、整体效果较好,可以重复利用,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 邢红杰 赵灏 王军鹏 邬士佳 张金川 刘鹏 王世奇 聂龙贺 曾献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