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4066发布日期:2023-06-28 15:0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


背景技术:

1、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在排架桩墩顶部设置的横梁。又称帽梁。在桥墩或在排桩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的横梁。主要作用是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全部荷载传到下部结构。有桥桩直接连接盖梁的,也有桥桩接立柱后再连接盖梁的。

2、传统的预制盖梁的体量较大,施工与运输均要采用重型设备,其施工成本高昂,且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因此目前多节段盖梁施工的占比正逐年提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多节段预制盖梁,但是多节段预制盖梁的湿接缝浇筑的施工往往采用传统的贝雷架结构体系,由于预制盖梁的高程相对较高,传统的钢管立柱架设耗时耗力,导致施工的进度减缓,延迟施工周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此外,同一项目的盖梁宽度和高度会有一定变化,盖梁的预制和安装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从而导致现存湿接缝的模板系统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场实际情况。

3、基于以上,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包括:上梁,所述上梁用于搭设在两侧的盖梁上,作为承重件;以及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用于设置在盖梁下与接缝对应,作为支撑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梁、所述底板组件连接;以及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用于将接缝的底部与侧部封闭,与接缝共同形成注料空间。

3、优选的,所述模板组件包括有:底面模板组件,所述底面模板组件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用于封闭接缝的底部;以及侧面模板组件,所述侧面模板组件一端与所述底面模板组件接触,另一端沿着接缝的侧部延伸,用于封闭接缝的侧部。

4、优选的,所述侧面模板组件包括有:斜面侧板模板,所述斜面侧板模板的一端与所述底面模板组件接触;以及若干三角支撑件,若干所述三角支撑件沿着所述侧面板的延伸方向分布,并连接于所述侧面板上,作为所述斜面侧板模板的支撑结构,且其一端与所述底板组件活动连接;以及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件上远离所述斜面侧板模板的一个顶点连接,另一端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用于调节所述斜面侧板模板的倾斜度。

5、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件包括有:第一螺纹杆件,所述第一螺纹杆件的一端伸入所述三角支撑件上开设的柱孔内,另一端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以及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杆件螺接,与所述三角支撑件抵接。

6、优选的,所述侧面模板组件还包括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件固定连接;以及轴销,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轴销连接;所述底板组件上开设有槽孔,所述轴销插接于所述槽孔中,与所述槽孔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侧面模板组件还包括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以及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桩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件包括有:第二螺纹杆件,所述第二螺纹杆件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桩;以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螺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件上,并与所述固定桩抵接。

9、优选的,所述底面模板组件包括有:底面模板,所述底面模板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所述斜面侧板模板的一端与所述底面模板接触;以及若干杆件,若干所述杆件分布于所述底面模板下端,与所述底面模板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底板组件包括有:下梁,所述下梁用于设置在盖梁下端,所述上梁与所述下梁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以及若干加强梁,所述加强梁搭设于所述下梁上,所述加强梁与所述底面模板组件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有:若干螺纹吊筋,所述螺纹吊筋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梁,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梁;以及若干第三螺栓,所述螺纹吊筋分别与所述上梁、所述下梁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三螺栓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首先避免了传统湿接缝模板施工时需要大量搭设支架,资源浪费的技术缺陷,可以有效缩短施工时间,节约施工成本;其次,本吊模系统可实现侧面模板组件的倾斜角度可调节、位置可调节,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宽度和角度的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同时可以克服盖梁预制和安装偏差带来的施工误差;再者,本吊模系统方便形成标准化和定型化的模板系统,浇筑后脱膜施工方便,可重复循环利用,节约施工费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件(4)包括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模板组件(41)包括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413)包括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模板组件(41)还包括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件(416)包括有: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模板组件(42)包括有: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2)包括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有: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包括了:上梁,所述上梁用于搭设在两侧的盖梁上,作为承重件;以及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用于设置在盖梁下与接缝对应,作为支撑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梁、所述底板组件连接;以及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用于将接缝的底部与侧部封闭,与接缝共同形成注料空间。本发明具有避免了传统湿接缝模板施工时需要大量搭设支架,资源浪费,从而有效缩短施工时间,节约施工成本的技术效果,同时可以克服盖梁预制和安装偏差带来的麻烦,浇筑后脱膜施工也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宫瑾,严科,谢祺,李晓菡,杨辉,吴俊霖,刘佳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