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墩柱浇筑施工用模板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57301发布日期:2023-05-14 17:4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墩柱浇筑施工用模板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墩柱浇筑,具体提供了一种高墩柱浇筑施工用模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桥梁施工等工程建设活动中,需要进行薄壁空心墩柱浇筑;发明人了解到,该薄壁空心墩柱一般采用翻模施工的方式,具体按照以下步骤:结合面凿毛→钢筋加工制作→脚手架搭设→钢筋安装→轮廓线测放→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模板拆除→下道工序。

2、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2211505847.6中,内模具和外模具分别在竖向由内模分段或者外模分段拼接形成,而内模分段沿周向由多个内模板拼接形成,外模分段沿周向由多个外模板拼接形成;利用空心墩柱已浇筑位置顶端的外模分段作为外支架的支撑基础,利用外支架来取代脚手架的功能,操作人员在外支架上进行钢筋绑扎的操作;相对于在承台处从下向上依次绑扎脚手架的方式来说,能够实现工序的省略,减少墩柱浇筑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避免脚手架对于吊运浇筑模板造成的不便。

3、但是在先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仍需要在空中调运内模分段和外模分段中的内模板和外模板,并在每一段混凝土浇筑段,重新拼接组装;这种设置方式需要浪费大量的吊运以及重新拼接组装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墩柱浇筑施工用模板系统及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1.一种高墩柱浇筑施工用模板系统,包括:

3、内模具,内模具包括竖向依次拼接的多个筒形的内模分段;每个内模分段沿筒体的周向具有多个内模板,多个内模板之间可拆卸拼接;

4、外模具,外模具包括竖向依次拼接的多个筒形的外模分段;每个外模分段沿筒体的周向具有多个外模板,多个外模板之间可拆卸拼接;

5、内模具嵌套设置于外模具的内腔,外模具与内模具之间通过连接件张拉,内模具与外模具之间围合形成混凝土的浇筑腔;

6、外环形板,其沿周向由多个弧形板拼接组成,外环形板能够固定于外模具下方,并通过已经浇筑的墩柱固定;

7、内环形板,其沿周向由多个弧形板拼接组成,内环形板能够固定于内模具下方,并通过已经浇筑的墩柱固定,

8、多个液压油缸,安装于外环形板与外模具之间以完成外模具的顶升,或安装于内环形板与内模具之间以完成内模具的顶升。

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墩柱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1,浇筑承台;

11、步骤2,在承台的设定位置安装外支架,利用外支架作为操作平台来绑扎第一钢筋段;

12、步骤3,拆除外支架,在承台的设定位置安装外模具和内模具并形成浇筑腔,第一钢筋段处于浇筑腔中,向浇筑腔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第一混凝土段;

13、步骤4,将处于最下方一段的外模分段和内模分段完全拆除,并将拆除的外模分段固定在外模具最上方,将拆除的内模分段固定在内模具最上方,以形成新的内模具和外模具;

14、步骤5,在外模具的上端安装外支架,外支架通过外模分段支撑,在第一混凝土段的内腔安装与当前外支架等高的内支架,利用外支架作为操作平台来绑扎第二钢筋段;

15、步骤6,拆除外支架,在已经拆除外模分段和内模分段的已浇筑混凝土段处固定外环形板和内环形板,在外环形板与外模具之间安装液压油缸,在内环形板和内模具之间安装液压油缸,拆除所有连接件,将内模具和外模具顶升至

16、只有最下方内模分段和外模分段与已浇筑墩柱接触;并且此时处于最下方的内5模分段和外模分段中的连接件安装孔与已浇筑混凝土段中的通孔对应;然后重

17、新利用连接件张拉内模具和外模具;

18、步骤7,内模具和外模具处于已浇筑混凝土段上方的部分形成新的浇筑腔;

19、步骤8,对新的浇筑腔浇筑混凝土,已形成新的墩柱段;

20、步骤9,重复步骤5-8。

21、0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22、本方案中每一段混凝土墩柱浇筑完毕后,不需要将内模具和内模板的内模板和外模板拆开并重新吊运;只需要将连接件拆除之后就可以利用内环板、外环板以及液压油缸进行顶升;减少了施工工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墩柱的浇筑效率。

23、5附图说明

24、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2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外支架安装第一钢筋段的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模板完成第一混凝土段浇筑的示意图;

2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液压油缸完成内模具和外模具顶升的示意图。0附图标记列表:1、承台;2、外支架;3、第一钢筋段;4、外模具;41、第一

28、外模分段;42、第二外模分段;43、第三外模分段;44、第四外模分段;5、内模具;51、第一内模分段;52、第二内模分段;53、第三内模分段;54、第四内模分段;6、第二钢筋段;7、内环板;8、外环板;9、液压缸;10、顶升基板;11、梯笼。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墩柱浇筑施工用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墩柱浇筑施工用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杆,所述外模具与内模具之间的连接件从已浇筑墩柱处拆除后在已浇筑墩柱处形成通孔,插接杆能够插接至所述通孔中,所述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能够通过插接杆固定于已浇筑墩柱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墩柱浇筑施工用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分段和外模分段的数量以及沿竖向的高度相同。

4.一种高墩柱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墩柱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已经拆除外模分段和内模分段的已浇筑混凝土段处具有连接件拆除后的通孔,在通孔中插入插接杆,利用插接杆实现外环板和内环板在竖向的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墩柱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台的一侧安装有梯笼,所述梯笼沿竖向依次分段安装,所述梯笼通过爬梯与外支架或者外模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墩柱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混凝土段浇筑施工完毕后,分别进行养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墩柱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高墩柱浇筑施工用模板系统及方法,其内模具包括竖向依次拼接的多个筒形的内模分段;每个内模分段沿筒体的周向具有多个内模板,多个内模板之间可拆卸拼接;外模具包括竖向依次拼接的多个筒形的外模分段;每个外模分段沿筒体的周向具有多个外模板,多个外模板之间可拆卸拼接;内模具嵌套设置于外模具的内腔,外模具与内模具之间通过连接件张拉,内模具与外模具之间围合形成混凝土的浇筑腔;外环形板沿周向由多个弧形板拼接组成,外环形板能够固定于外模具下方,并通过已经浇筑的墩柱固定;内环形板沿周向由多个弧形板拼接组成,内环形板能够固定于内模具下方,并通过已经浇筑的墩柱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志,张超,张文龙,王小超,成冠良,宋珍珠,王政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