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

文档序号:31163612发布日期:2022-08-17 08:1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表面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2.水泥混凝土在施工时,由于振捣时振捣不严,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已有离析现象,或施工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控制不严,尤其是水灰比太低等情况下,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蜂窝等病害。此外,机场、高速公路及其收费站与服务区、停车场等水泥混凝土路面服役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或介质侵蚀、长期行车荷载等其他原因,会逐渐形成起皮、起砂、麻面、蜂窝、粗骨料外露等各种病害。尤其当粗骨料外露高度大于5mm(小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时,形成明显的蜂窝,此时粗骨料与原混凝土间的粘结已经很薄弱,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很快就会因“跑子”(粗骨料拨出等)发展成坑槽之类比较严重的病害,增加养护难度和养护成本。
3.目前,这类病害的主要修复方式是混凝土表面打毛,清理灰尘碎屑以保证可靠的新旧面连接强度,然后用修补材料进行罩面。而选用的罩面材料则多为快硬型水泥灌浆料、聚合物改性水泥修补砂浆等。此类修补方式因采用的是水泥基的材料,其韧性有限,即使加入聚合物其韧性有一定改观,但整个修补体系的抗行车冲击剪切能力仍及其有限。而在机场、高速公路及其收费站与服务区、停车场等应用场景下,车辆频繁启动刹车,造成修补结构受冲击剪切破坏的可能性就极大。此外,因此类材料本身的配方缺陷,其与基面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并不强,在修补厚度超过1cm时,结构自身也容易开裂,导致修补效果欠佳。再者,新的修补层由于是薄层修复,一般只会抹光收平,水泥基材料自身提供体系的耐磨与防滑性能较为普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机场、高速公路收费站与服务区、停车场等应用场景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蜂窝麻面的修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强高韧、耐磨防滑的修复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包括涂刷于混凝土基体的环氧渗透剂层、填充于混凝土基体中的环氧砂浆层和喷涂于环氧砂浆层表面的聚脲涂层。
7.其中,环氧渗透剂层的材料选用超低粘度环氧渗透剂,具有极高的渗透性,环氧渗透剂可以下渗到麻面蜂窝混凝土内部的细微裂缝中,使得混凝土基体表层再次形成强度较高的环氧胶粘的混凝土;同时,可以浸润混凝土,作为界面剂,保证修复结构中环氧砂浆层与基体的粘结效果。
8.环氧砂浆层的材料为快硬型韧性环氧砂浆,快硬型韧性环氧砂浆可快速固化,一般2小时内可完成固话,实现短时间内开放交通。抗压抗折强度高,抗冲击剪切能力强(重载
路面碾压无裂纹,不破碎);快硬型韧性环氧砂浆具有高强度的粘接性,可以与渗透剂一起形成的修补体系,完成环氧砂浆层与原混凝土基体之间的高强度粘接。本实用新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环氧砂浆层的修补厚度,即使修补厚度为超薄层,环氧砂浆层也不会破碎和出现裂纹。
9.此外,快硬型韧性环氧砂浆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密封防水、抗冻、耐腐蚀的能力,可进一步保证修复结构的耐久性。
10.聚脲涂层通过喷涂施工附于环氧砂浆层的表面,所述聚脲涂层的厚度为1-2mm。聚脲涂层1的固化时间可控制在几分钟内,喷涂完毕即可开放交通,修复效率高。
11.聚脲涂层的材料本身的柔韧性极佳,可以最大程度吸收车载的冲击能,保证下部结构安全。耐磨性、防滑性远也优于水泥基材料与环氧材料,无需任何刻槽拉毛处理即可抵抗重载超载车辆的磨损,并提供良好的抗滑性能。此外,聚脲层耐高低温特性突出,可在-20℃-80℃条件下长时间服役,耐老化性、耐候性极佳,很好地保护了下部不耐紫外光的环氧砂浆层,防止环氧砂浆层因光照导致起皮脱落。涂层颜色可调,修复后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色泽一致。
12.聚脲涂层的颜色可以调节,优选的,所述聚脲涂层的颜色与原混凝土路面颜色一致,保持路面美观。
13.本混凝土表面修复结构中超低粘度环氧渗透剂具有极高的渗透性,下渗到麻面蜂窝混凝土内部,使得基体表层破碎松散的混凝土再次形成强度更高的整体,为修复体系提供良好的基础;快硬型韧性环氧砂浆层可以实现体系的快速固化开放交通,抗压、抗折、粘结强度高,抗冲击剪切能力强,其与下部的渗透剂一起与原混凝土基体形成很高的粘接强度,与上部强韧聚脲涂层一起抵抗上部制动冲击剪切;强韧的聚脲涂层可保护下部不耐紫外光的环氧砂浆层,提供优异的耐磨性、防滑性,并保证修复后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色泽一致。
14.相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混凝土表面修复结构可相互作用,形成较佳的功能组合;同时,修复结构的结构简单,施工简单便捷、施工后可快速开放交通,修复体系可靠耐久,在重载超载车辆高频率制动的环境中,耐长期疲劳冲击剪切能力极佳,可以维持长时间不开裂、不破碎、不脱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聚脲涂层;2、环氧砂浆层;3、环氧渗透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参照图1,一种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包括涂刷于混凝土基体的环氧渗透剂层3、填充于混凝土基体中的环氧砂浆层2和喷涂于环氧砂浆层2表面的聚脲涂层1。本实施例中,聚脲涂层1的厚度为2mm,聚脲涂层1的颜色与原混凝土路面颜色一致,保持路面美
观。
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刷于破损混凝土基体的环氧渗透剂层(3)、填充于破损混凝土基体中的环氧砂浆层(2)和喷涂于环氧砂浆层(2)表面的聚脲涂层(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涂层(1)的厚度为1-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涂层(1)的颜色与原混凝土路面颜色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涉及混凝土表面修复技术领域,修复结构包括涂刷于混凝土基体的环氧渗透剂层、填充于混凝土基体中的环氧砂浆层和喷涂于环氧砂浆层表面的聚脲涂层,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层之间可相互作用,形成较佳的功能组合,同时本混凝土表面耐磨防滑修复结构的结构简单,施工简单便捷,施工后可快速开放交通,修复体系可靠耐久,在重载超载车辆高频率制动的环境中,耐长期疲劳冲击剪切能力极佳,可以维持长时间不开裂、不破碎、不脱粘。粘。粘。


技术研发人员:李公义 田甜 常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27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