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5884发布日期:2022-12-13 23:1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转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桥梁转体技术领域,采用转体球铰对桥梁施工为常见的技术手段,随着桥梁的重量越来越大,要求支撑桥梁的承重部位也在增大,因此,承重部件的径向尺寸也越来越大,整体式转动球铰已难于在公路或者其它运输工具上进行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进行组装的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
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包括上球铰、下球铰、转轴,所述上球铰包括上球铰承重部件、上球铰连接部件,所述上球铰承重部件为至少两块弧形承重单元连接而成,上球铰承重部件中部为通孔,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中部为与转轴连接的套孔,其外圈设置有与上球铰承重部件中部通孔连接的上球铰连接部件,通过上球铰连接件在连接部将上球铰连接部件与上球铰承重部件连接为一体;所述下球铰包括下球铰承重部件、下球铰连接部件,所述下球铰承重部件为至少两块弧形承重单元连接而成,下球铰承重部件中部为通孔,所述下球铰连接部件中部为与转轴连接的套孔,其外圈设置有与下球铰承重部件中部通孔连接的下球铰连接部件,通过下球铰连接件在连接部将下球铰连接部件与下球铰承重部件连接为一体。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内圈、外圈采用连接杆连接为为幅条结构。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为在上球铰承重部件内孔边缘设置螺栓孔,在上球铰连接部件外圈边缘也设置螺栓孔,所述上球铰连接件为上球铰连接螺栓,上球铰连接螺栓穿过相关螺栓孔后用螺栓进行紧固。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的顶面连接上球铰盖板。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球铰连接部件内圈、外圈采用连接杆连接为为幅条结构。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球铰连接部件为在下球铰承重部件内孔边缘设置螺栓孔,在下球铰连接部件外圈边缘也设置螺栓孔,所述下球铰连接件为下球铰连接螺栓,下球铰连接螺栓穿过相关螺栓孔后用螺栓进行紧固。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球铰承重部件弧形承重单元连接面设置上球铰凹凸槽连接结构。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球铰承重部件弧形承重单元连接面设置下球铰凹凸槽连接结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进行组装,上、下球铰连接部件
处无需进行球面加工。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上球铰1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2的剖面图。
17.图4是下球铰5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图4的剖面图。
19.图6是上球铰承重部件6单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下球铰承重部件10单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上球铰连接部件7的结构示意图。
22.图9是下球铰连接部件14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0是图2的a-a剖面结构图。
24.图11是图4的b-b剖面结构图。
25.附图部件明细为:上球铰1、转轴2、上球铰盖板3、锚杆组件4、下球铰5、上球铰承重部件6、上球铰连接部件7、上球铰连接螺栓8、上球铰紧固螺栓9、下球铰承重部件10、标高调节螺孔11、下球铰连接螺栓12、下球铰紧固螺栓13、下球铰连接部件14,上球铰凹凸槽连接结构15、下球铰凹凸槽连接结构16。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球铰1、下球铰5、转轴2。
30.请参考图2、3,所述上球铰1包括上球铰承重部件6、上球铰连接部件7,所述上球铰承重部件6为两块图6所示的单块弧形承重单元用上球铰紧固螺栓9连接而成,上球铰承重部件6中部为通孔,形成环状结构;所述上球铰承重部件6弧形承重单元连接面设置上球铰凹凸槽连接结构15,如图10所示;所述下球铰承重部件10弧形承重单元连接面设置下球铰凹凸槽连接结构16,如图11所示,利用连接面的凹凸槽结构进行定位和改善连接面的受力。
31.请参考图8,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7中部为与转轴2连接的套孔,上球铰连接部件7内圈、外圈采用连接杆连接为为幅条结构,其外圈设置有与上球铰承重部件6中部通孔连接的上球铰连接部件,通过上球铰连接件在连接部将上球铰连接部件7与上球铰承重部件6连接为一体;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为在上球铰承重部件6内孔边缘设置螺栓孔,在上球铰连接
部件7外圈边缘也设置螺栓孔,所述上球铰连接件为上球铰连接螺栓8,上球铰连接螺栓8穿过相关螺栓孔后用螺栓进行紧固,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7的顶面连接上球铰盖板15,以挡住不让混凝土等杂物进入上球铰连接部件内。
32.请参考图4、5,所述下球铰5包括下球铰承重部件10、下球铰连接部件14,所述下球铰承重部件10为两块图7所示的弧形承重单元用下球铰紧固螺栓13连接而成,下球铰承重部件10中部为通孔,形成环状结构。
33.请参考图9,所述下球铰连接部件14中部为与转轴2连接的套孔,下球铰连接部件14内圈、外圈采用连接杆连接为为幅条结构,其外圈设置有与下球铰承重部件10中部通孔连接的下球铰连接部件,通过下球铰连接件在连接部将下球铰连接部件14与上球铰承重部件10连接为一体;所述下球铰连接部件为在下球铰承重部件10内孔边缘设置螺栓孔,在下球铰连接部件14外圈边缘也设置螺栓孔,所述下球铰连接件为下球铰连接螺栓12,下球铰连接螺栓12穿过相关螺栓孔后用螺栓进行紧固。
34.本实用新型制造时是分体制造,运输时也分体运输,到现场后再进行组装,最终形成一个整体进行施工。
3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包括上球铰(1)、下球铰(5)、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1)包括上球铰承重部件(6)、上球铰连接部件(7),所述上球铰承重部件(6)为至少两块弧形承重单元连接而成,上球铰承重部件(6)中部为通孔,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7)中部为与转轴(2)连接的套孔,其外圈设置有与上球铰承重部件(6)中部通孔连接的上球铰连接部件,通过上球铰连接件在连接部将上球铰连接部件(7)与上球铰承重部件(6)连接为一体;所述下球铰(5)包括下球铰承重部件(10)、下球铰连接部件(14),所述下球铰承重部件(10)为至少两块弧形承重单元连接而成,下球铰承重部件(10)中部为通孔,所述下球铰连接部件(14)中部为与转轴(2)连接的套孔,其外圈设置有与下球铰承重部件(10)中部通孔连接的下球铰连接部件,通过下球铰连接件在连接部将下球铰连接部件(14)与下球铰承重部件(10)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7)内圈、外圈采用连接杆连接为为幅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为在上球铰承重部件(6)内孔边缘设置螺栓孔,在上球铰连接部件(7)外圈边缘也设置螺栓孔,所述上球铰连接件为上球铰连接螺栓(8),上球铰连接螺栓(8)穿过相关螺栓孔后用螺栓进行紧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连接部件(7)的顶面连接上球铰盖板(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铰连接部件(14)内圈、外圈采用连接杆连接为幅条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铰连接部件为在下球铰承重部件(10)内孔边缘设置螺栓孔,在下球铰连接部件(14)外圈边缘也设置螺栓孔,所述下球铰连接件为下球铰连接螺栓(12),下球铰连接螺栓(12)穿过相关螺栓孔后用螺栓进行紧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承重部件(6)弧形承重单元连接面设置上球铰凹凸槽连接结构(1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铰承重部件(10)弧形承重单元连接面设置下球铰凹凸槽连接结构(16)。

技术总结
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转体球铰,上球铰承重部件为至少两块弧形承重单元连接而成,上球铰承重部件中部为通孔,上球铰连接部件中部为与转轴连接的套孔,其外圈设置有与上球铰承重部件中部通孔连接的上球铰连接部件,通过上球铰连接件在连接部将上球铰连接部件与上球铰承重部件连接为一体;下球铰承重部件为至少两块弧形承重单元连接而成,下球铰承重部件中部为通孔,下球铰连接部件中部为与转轴连接的套孔,其外圈设置有与下球铰承重部件中部通孔连接的下球铰连接部件,通过下球铰连接件在连接部将下球铰连接部件与下球铰承重部件连接为一体。其优点是便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进行组装,上、下球铰连接部件处无需进行球面加工。下球铰连接部件处无需进行球面加工。下球铰连接部件处无需进行球面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强 贺建阳 梁欢 杨帆 张振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泰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6
技术公布日:2022/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