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0678发布日期:2022-10-29 03:2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混组合梁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高速公路上跨天桥常采用钢板叠合梁构造形式,天桥吊装完毕后,将进行混凝土桥面板及混凝土防水层现浇施工。由于钢板叠合梁两侧悬臂端没有任何支撑,在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作业时,由于混凝土重量大,钢板叠合梁悬臂端可能发生弯曲变形。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在钢板叠合梁悬臂端下侧及纵向支撑梁之间焊接斜撑,但这种处理方式需要在钢梁外侧进行施工,需要悬挂施工支架或在下侧高速公路上搭设支架进行施工,存在很大安全风险,且无法有效避免钢板叠合梁悬臂端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形发生,因此,对防止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发生变形及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方面进行了思考。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主要解决钢板叠合梁浇混凝土施工作业时,钢板叠合梁的两侧悬臂端发生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包括钢板叠合梁本体,所述钢板叠合梁本体上间隔安装有多块横向加劲板。
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门架结构、斜拉筋和混凝土浇筑侧模,多个所述门架结构间隔安装在所述钢板叠合梁本体上,且每一个所述门架结构均位于相邻的两块所述横向加劲板之间,所述混凝土浇筑侧模安装在所述横向加劲板的两端,每一个所述门架结构与所述混凝土浇筑侧模之间均安装有所述斜拉筋。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多根纵向拉筋,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架结构的两侧均连接有一根所述纵向拉筋。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斜拉筋包括斜拉段和竖直固定段,所述斜拉段和竖直固定段一体成型。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门架结构包括两个立柱和横梁,两个所述立柱竖向安装在所述钢板叠合梁本体上,所述横梁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斜拉段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竖直固定段与所述混凝土浇筑侧模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加劲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
1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其结构简单且施工风险
小,利用斜拉筋、门架结构及混凝土浇筑侧模连接,并依托纵向拉筋将门架结构连接成整体结构,通过门架结构、斜拉筋及混凝土浇筑侧模将钢板叠合梁悬臂端拉住,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且能够避免由于混凝土重量大,钢板叠合梁悬臂端可能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形发生;本实用新型斜拉钢筋由斜拉段与竖向固定段组成,两段由整条钢筋弯折而成一体结构,保证与门架及侧模进行牢固连接。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拉段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7.1、立柱;2、横梁;3、斜拉筋;31、斜拉段;32、竖直固定段;4、混凝土浇筑侧模;5、纵向拉筋;6、横向加劲板;7、钢板叠合梁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
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包括钢板叠合梁本体7,钢板叠合梁本体7上间隔安装有多块横向加劲板6。
21.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门架结构、斜拉筋3和混凝土浇筑侧模4,多个门架结构间隔安装在钢板叠合梁本体7上,且每一个门架结构均位于相邻的两块横向加劲板6之间,混凝土浇筑侧模4安装在横向加劲板6的两端,每一个门架结构与混凝土浇筑侧模4之间均安装有斜拉筋3。
22.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根纵向拉筋5,相邻的两个门架结构的两侧均连接有一根纵向拉筋5,本实用新型依托纵向拉筋5将门架结构连接成整体结构,通过门架结构、斜拉筋3及混凝土浇筑侧模4将钢板叠合梁本体7悬臂端拉住,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且能够避免由于混凝土重量大,钢板叠合梁本体7悬臂端可能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形发生。参阅图3,斜拉筋3包括斜拉段31和竖直固定段32,斜拉段31和竖直固定段32一体成型,保证与门架结构及混凝土浇筑侧模4进行牢固连接。
23.本实施例中,门架结构包括两个立柱1和横梁2,两个立柱1竖向安装在钢板叠合梁本体7上,横梁2连接在两个立柱1的上端,斜拉段31与横梁2连接,竖直固定段32与混凝土浇筑侧模4连接;横向加劲板6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其结构简单且施工风险小,利用斜拉筋3、门架结构及混凝土浇筑侧模4连接,并依托纵向拉筋5将门架结构连接成整体结构,通过门架结构、斜拉筋3及混凝土浇筑侧模4将钢板叠合梁本体7悬臂端拉住,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且能够避免由于混凝土重量大,钢板叠合梁本体7悬臂端可能发生弯曲变
形的情形发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斜拉筋3由斜拉段31与竖向固定段32组成,两段由整条钢筋弯折而成一体结构,保证与门架结构及混凝土浇筑侧模4进行牢固连接;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在桥面混凝土浇注完成凝固后,可进行切割拆除。
26.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包括钢板叠合梁本体(7),所述钢板叠合梁本体(7)上间隔安装有多块横向加劲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门架结构、斜拉筋(3)和混凝土浇筑侧模(4),多个所述门架结构间隔安装在所述钢板叠合梁本体(7)上,且每一个所述门架结构均位于相邻的两块所述横向加劲板(6)之间,所述混凝土浇筑侧模(4)安装在所述横向加劲板(6)的两端,每一个所述门架结构与所述混凝土浇筑侧模(4)之间均安装有所述斜拉筋(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纵向拉筋(5),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架结构的两侧均连接有一根所述纵向拉筋(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筋(3)包括斜拉段(31)和竖直固定段(32),所述斜拉段(31)和竖直固定段(32)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结构包括两个立柱(1)和横梁(2),两个所述立柱(1)竖向安装在所述钢板叠合梁本体(7)上,所述横梁(2)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1)的上端,所述斜拉段(31)与所述横梁(2)连接,所述竖直固定段(32)与所述混凝土浇筑侧模(4)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劲板(6)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混组合梁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叠合梁悬臂浇筑防变形装置,包括钢板叠合梁本体,钢板叠合梁本体上间隔安装有多块横向加劲板,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门架结构、斜拉筋和混凝土浇筑侧模,多个门架结构间隔安装在钢板叠合梁本体上,且每一个门架结构均位于相邻的两块横向加劲板之间,混凝土浇筑侧模安装在横向加劲板的两端,每一个门架结构与混凝土浇筑侧模之间均安装有斜拉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且施工风险小,通过门架结构、斜拉筋及混凝土浇筑侧模将钢板叠合梁本体悬臂端拉住,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且能够避免由于混凝土重量大,钢板叠合梁本体悬臂端可能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形发生的技术特点。可能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形发生的技术特点。可能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形发生的技术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陶小磊 李臣光 梁胡 张杜锋 班钰镇 郑寰宇 袁以堂 朱柏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8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