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0488发布日期:2023-01-31 22:5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杆防撞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2.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设电线的杆,由钢筋和混凝土制作而成,出现于各个农村、田野、马路和街道,在电力设施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由于电线杆一边多架设在道路两旁,随着私家车的增多,道路上车辆也逐渐增多,车辆不小心撞到电线杆上的情况时有发生,发生碰撞时一方面车辆会受到损坏,另一方面电线杆也会被剐蹭或者开裂,非常危险,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墩包捆绑或者焊接防撞条来包围电线杆来减轻撞击对车和电线杆的损伤,这种防撞只能提供一点缓冲,防撞效果差,一般的防撞结构撞坏了以后不能更换防撞零件,有的原状不动,有的只能拆掉不用,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缓冲和转移撞击配合,防撞效果好,能更好的保护车辆和电线杆,撞坏了以后能更换防撞部件,实用性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包括固定在电线杆上的圆环一以及套接在电线杆上的圆环二,所述圆环二可以在电线杆上下移动,所述圆环一和圆环二之间转动设有内筒,所述内筒上下端均设有弧形滑块,所述圆环一、圆环二上均设有配合弧形滑块使用的圆形滑槽,所述内筒外设有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弹簧,所述内筒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内筒通过榫卯结构拼接而成,所述外筒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外筒通过榫卯结构拼接而成。
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弹簧,在受到正面撞击时能够给车和电线杆带来缓冲,内筒和外筒可以转动,侧面撞击时内筒和外筒一边转动转移车辆,一边弹簧向内压缩,能够更好的保护车辆和电线杆,防撞效果更好;装置中间的防撞部件,内筒和外筒受到撞击失去对电线杆的防撞效果后,通过榫卯结构将其拆下来,再更换新的具有防撞结构的防撞部件,实用性高。
6.作为改进,所述外筒不与圆环一、圆环二接触,所述外筒侧面设有若干凸起条,外筒要在受到撞击时向内或向外伸展的,不能与圆环一、圆环二接触,凸起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当受到侧面撞击时可以使装置转动起来,转移冲撞的力。
7.作为改进,所述弹簧有八个,上下两层,每层各有四个,每层四个防撞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部分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10.如图所示:1、圆环一;2、内筒;3、外筒;4、半内筒;5、半外筒;6、凸起条;7、弹簧;8、
圆环二;9、弧形滑块;10、圆形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2.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包括固定在电线杆上的圆环一1以及套接在电线杆上的圆环二8,所述圆环二8可以在电线杆上下移动,所述圆环一1和圆环二8之间转动设有内筒2,所述内筒2上下端均设有弧形滑块9,所述圆环一1、圆环二8上均设有配合弧形滑块9使用的圆形滑槽10,所述内筒2外设有外筒3,所述外筒3不与圆环一1、圆环二8接触,所述外筒3侧面设有若干凸起条6,所述内筒2和外筒3之间设有八个弹簧7,上下两层,每层各有四个,所述内筒2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内筒4通过榫卯结构拼接而成,所述外筒3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外筒5通过榫卯结构拼接而成。
13.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当有车辆正面撞击时,弹簧一面被压缩,一面被拉伸,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当有车辆擦边撞到电线杆时,外筒先接触车辆,外筒外壁上有凸起条,可以增大摩擦力,所以外筒就会带着内筒转动,同时弹簧一侧向内压缩,一侧向外拉伸,将车辆向一边拨动,从而不会撞击的很严重,受到撞击后装置无法再提供防撞保护时,需要更换中间的内筒以及外筒,先将最上面的圆环二向上移动,然后两个半内筒和半外筒上下错开滑动,将内筒和外筒通过榫卯结构分成两半就可以从电线杆上取下来了,再拿过两个新的半内筒、半外筒,通过榫卯结构插接组成,将内筒下端的弧形滑块对准圆环一上的圆形滑槽放进去,再向下移动圆环二,使圆环二上的圆形滑槽对着内筒上端的弧形滑块放进去,就更换好了。
14.内筒是转动在圆环一、圆环二之间,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弹簧,在受到正面撞击时能够给车和电线杆带来缓冲,内筒和外筒还可以转动,侧面擦边撞击时内筒和外筒一边转动转移车辆的撞击,内里一侧弹簧向内压缩,另一侧向外拉伸,两者结合能够更好的保护车辆和电线杆,防撞效果更好;装置中间的内筒和外筒受到撞击失去对电线杆的防撞效果后,可以通过向上移动圆环二,通过榫卯结构,将其上下移动错开拆下来,再更换新的具有防撞结构的防撞部件,实用性高。
1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电线杆上的圆环一(1)以及套接在电线杆上的圆环二(8),所述圆环二(8)可以在电线杆上下移动,所述圆环一(1)和圆环二(8)之间转动设有内筒(2),所述内筒(2)上下端均设有弧形滑块(9),所述圆环一(1)、圆环二(8)上均设有配合弧形滑块(9)使用的圆形滑槽(10),所述内筒(2)外设有外筒(3),所述内筒(2)和外筒(3)之间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弹簧(7),所述内筒(2)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内筒(4)通过榫卯结构拼接而成,所述外筒(3)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外筒(5)通过榫卯结构拼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不与圆环一(1)、圆环二(8)接触,所述外筒(3)侧面设有若干凸起条(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7)有八个,上下两层,每层各有四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电线杆上的圆环一以及套接在电线杆上的圆环二,所述圆环二可以在电线杆上下移动,所述圆环一和圆环二之间转动设有内筒,所述内筒上下端均设有弧形滑块,所述圆环一、圆环二上均设有配合弧形滑块使用的圆形滑槽,所述内筒外设有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弹簧,所述内筒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内筒通过榫卯结构拼接而成,所述外筒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外筒通过榫卯结构拼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缓冲和转移撞击配合,防撞效果好,能更好的保护车辆和电线杆,撞坏了以后能更换防撞部件,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世 雷自强 李建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上嘉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7
技术公布日:2023/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