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9025发布日期:2023-05-25 02:0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市政建设,具体公开了一种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1、道路是人们出行的必经途径,现代生活对道路的要求也在逐渐的增高,道路是否平整、是否具有排水功能都是评价道路好坏的必要标准。

2、现有的道路大多数是依靠自身的坡度进行引流排水,但是排水效果不佳,而对于平坦的道路而言,更是无法排水,只能在其表面形成积水,不仅容易使行人滑倒,而且行人经过时容易使积水飞溅到身上,因此,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道路结构,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道路无法排水而在道路表面形成积水,行人经过时容易使积水飞溅到身上,甚至导致行人滑倒,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道路结构,包括依次由下往上设置的硬质土层、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和路面砖层,所述第二基层与路面砖层之间设有吸水层,路面砖层表面均匀设有若干斜槽,路面砖层竖直设有若干排水通槽,斜槽的最底端均与排水通槽衔接,排水通槽顶端均可拆卸设置有滤网,吸水层底部呈锥状倾斜,吸水层底部竖直连通设有贯穿第二基层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远离吸水层的一端倾斜穿入第一基层内并连通有排水管。

3、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路面砖层表面设置斜槽对积水进行引流,并在路面砖层开设排水通槽便于将路面砖层表面的雨水及积水排入道路内部,通过滤网便于将路面砖层表面的杂物阻隔在滤网上,防止杂物进入排水通槽内引起堵塞,影响积水的渗透与清理。

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基层与路面砖层之间设置吸水层,便于进入排水通槽内的积水渗入到吸水层内,避免雨水聚集滞留在路面砖层表面及其底面而形成积水,影响道路结构的正常使用。

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水管,便于将吸水层渗透下来的积水排出,通过将吸水层底部设为锥状倾斜,便于对吸水层渗透下来的积水向排水管端口引流,提高积水清理的效率。

7、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斜槽、排水通槽、滤网以及吸水层和排水管,对道路表面的积水进行引流、渗透进入道路内部,最终排出,可有效地减少道路表面的雨水的聚集,避免积水对行人造成的困扰与安全隐患,解决了传统的道路无法排水而在道路表面形成积水,行人经过时容易使积水飞溅到身上,甚至导致行人滑倒,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8、进一步,所述第一基层采用粗粒土在硬质土层表面填筑而成。通过采用强度较高的粗粒土为第一基层的原料,不仅使得道路基底牢固稳定,而且具有较强的透水性。

9、进一步,所述第二基层采用级配砾石在第一基层表面填筑而成。通过采用级配砾石作为第二基层的原料,具有较好的防侵蚀性能,并且施工铺设过程简易,成本低。

10、进一步,所述吸水层由透水混凝土制成。透水混凝土具有很多便于透水的细孔,可实现对路面砖层表面的积水进行吸收排放。

11、进一步,所述吸水层底部均匀铺设有活性炭。可对积水中的杂质吸附净化,吸附积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绿色环保的积水排放的目的。

12、进一步,所述路面砖层由若干个均匀铺设的多边形地砖拼接组成。采用多边形的地砖拼接形成路面砖层,便于路面砖层表面结构被破坏时可对单个损坏的地砖进行替换与维护,无需对整个区域的路面进行整修,不仅维修方便,而且有效地节省了维护成本。

13、进一步,所述地砖采用混凝土砌块砖作为原料铺设而成。混凝土砌块砖具有较好的防滑性和透水性,可防止行人滑倒的同时,还可对其表面的雨水积水进行渗透,将积水除去。

14、进一步,所述地砖表面设有防滑层。通过设置防滑层,可进一步防止路面上的行人滑倒,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5、进一步,所述滤网与排水通槽过盈卡接配合安装。通过滤网与排水通槽的过盈卡接,便于对滤网进行固定。

16、进一步,所述排水管与道路就近的河道连通。通过将积水排放至河道内,环保高效,防止积水滞留在排水管内而影响整个路面的排水进程。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由下往上设置的硬质土层、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和路面砖层,所述第二基层与路面砖层之间设有吸水层,路面砖层表面均匀设有若干斜槽,路面砖层竖直设有若干排水通槽,斜槽的最底端均与排水通槽衔接,排水通槽顶端均可拆卸设置有滤网,吸水层底部呈锥状倾斜,吸水层底部竖直连通设有贯穿第二基层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远离吸水层的一端倾斜穿入第一基层内并连通有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层采用粗粒土在硬质土层表面填筑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层采用级配砾石在第一基层表面填筑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由透水混凝土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底部均匀铺设有活性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砖层由若干个均匀铺设的多边形地砖拼接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采用混凝土砌块砖作为原料铺设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表面设有防滑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与排水通槽过盈卡接配合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与道路就近的河道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道路结构,包括依次由下往上设置的硬质土层、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和路面砖层,所述第二基层与路面砖层之间设有吸水层,路面砖层表面均匀设有若干斜槽,路面砖层竖直设有若干排水通槽,斜槽的最底端均与排水通槽衔接,排水通槽顶端均可拆卸设置有滤网,吸水层底部呈锥状倾斜,吸水层底部竖直连通设有贯穿第二基层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远离吸水层的一端倾斜穿入第一基层内并连通有排水管,解决了传统的道路无法排水而在道路表面形成积水,行人经过时容易使积水飞溅到身上,甚至导致行人滑倒,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于卫均,徐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城建第十三工程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