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0802发布日期:2023-03-14 22:2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路面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2.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3.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对于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沥青路面,温度是导致沥青路面损坏的重要原因,温度过高,在荷载作用下,会引起沥青混合料侧向位移,积累形成车辙,对道路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尤其是雨天,极易形成水漂打滑。温度过低,会引起混合料变硬、变脆,在荷载作用下会压裂,形成裂缝。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包括路基结构a和路面结构b组成,所述路基结构a由路基层组成,所述路基结构a由垫层、基层和面层三部分组成,所述基层包括上基层和下基层组成,所述面层由表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三层由上而下通过泥浆剂粘合叠加组成,所述垫层的内部设有排水管口,且所述排水管口呈“十”字型交叉分别在垫层的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由二氧化钛雾封层构成,且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3-5cm。
8.进一步的,所述中面层由水性环氧树脂雾封层构成,且所述中面层的厚度为2-3cm。
9.进一步的,所述下面层由气凝胶复合纤维构成,且所述下面层的后端为5-7cm。
10.进一步的,所述上基层由沥青抗剥落剂混合而成的骨料组成。
11.进一步的,所述下基层为改性乳化沥青和热改性沥青其中的任意一种组成,且所述下基层的厚度为6-8cm。
12.进一步的,所述路基层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刚性基层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柔性基层为沥青混合料基层,所述的半刚性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所述的刚性基层为水泥混凝土类基层。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二氧化钛雾封层的设计,可以增加路面结构表面的耐磨性;通过水性环氧树脂雾封层的设计,增加整体的透水性将少量的水分束缚在中面层内,使面层整体具有缓冲效率;通过抗剥落剂的设计,可以增加整体的抗裂性,使路面结构整体强度的到
提升,同时二氧化钛雾封层在光照条件下还可催化降解汽车尾气,净化空气,利于环境的保护。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17.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8.1、路基层;2、垫层;3、下基层;4、上基层;5、下面层;6、中面层;7、表面层;8、排水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实施例:
23.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包括路基结构a和路面结构b组成,所述路基结构a由路基层1组成,所述路基结构a由垫层2、基层和面层三部分组成,所述基层包括上基层4和下基层3组成,所述面层由表面层7、中面层6和下面层5三层由上而下通过泥浆剂粘合叠加组成,所述垫层2的内部设有排水管口8,且所述排水管口8呈“十”字型交叉分别在垫层2的内部。
25.其中,所述表面层7由二氧化钛雾封层构成,且所述表面层7的厚度为3-5cm,通过二氧化钛雾封层的设计,可以增加路面结构表面的耐磨性。
26.其中,所述中面层6由水性环氧树脂雾封层构成,且所述中面层6的厚度为2-3cm,通过水性环氧树脂雾封层的设计,增加整体的透水性将少量的水分束缚在中面层6内,使面层整体具有缓冲效率。
27.其中,所述下面层5由气凝胶复合纤维构成,且所述下面层5的后端为5-7cm。
28.其中,所述上基层4由沥青抗剥落剂混合而成的骨料组成,且所述沥青抗脱落剂的份量为每公斤0.3%-0.4%,通过抗剥落剂的设计,可以增加整体的抗裂性,使路面结构整体强度的到提升。
29.其中,所述下基层3为改性乳化沥青和热改性沥青其中的任意一种组成,且所述下基层3的厚度为6-8cm。
30.其中,所述路基层1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刚性基层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柔性基层为沥青混合料基层,所述的半刚性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所述的刚性基层为水泥混凝土类基层,通过多组混合料铺设而成的路基层1可以增加路面结构底部的稳定性。
31.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2.本实用新型,在基坑内先浇筑路基结构a使其硬化养护之后,再次浇筑路面机构b,其中通过二氧化钛雾封层的设计,可以增加路面结构表面的耐磨性;通过水性环氧树脂雾封层的设计,增加整体的透水性将少量的水分束缚在中面层内,使面层整体具有缓冲效率;通过抗剥落剂的设计,可以增加整体的抗裂性,使路面结构整体强度的到提升,同时二氧化钛雾封层在光照条件下还可催化降解汽车尾气,净化空气,利于环境的保护,最后通过排水管口8的设计可以排除路基结构a与路面机构b之间水分确保连接处的稳定性。
3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包括路基结构a和路面结构b组成,所述路基结构a由路基层(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结构a由垫层(2)、基层和面层三部分组成,所述基层包括上基层(4)和下基层(3)组成,所述面层由表面层(7)、中面层(6)和下面层(5)三层由上而下通过泥浆剂粘合叠加组成,所述垫层(2)的内部设有排水管口(8),且所述排水管口(8)呈“十”字型交叉分别在垫层(2)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7)由二氧化钛雾封层构成,且所述表面层(7)的厚度为3-5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面层(6)由水性环氧树脂雾封层构成,且所述中面层(6)的厚度为2-3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层(5)由气凝胶复合纤维构成,且所述下面层(5)的后端为5-7cm。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层(4)由沥青抗剥落剂混合而成的骨料组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层(3)为改性乳化沥青和热改性沥青其中的任意一种组成,且所述下基层(3)的厚度为6-8cm。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1)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刚性基层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柔性基层为沥青混合料基层,所述的半刚性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所述的刚性基层为水泥混凝土类基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抗剥落路面结构,涉及路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路基结构A和路面结构B组成,路基结构A由路基层组成,路基结构A由垫层、基层和面层三部分组成,基层包括上基层和下基层组成,面层由表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三层由上而下通过泥浆剂粘合叠加组成,垫层的内部设有排水管口,且排水管口呈“十”字型交叉分别在垫层的内部,该种路面结构能够有效的增加沥青路面整体的强度,同时通过排水管口的设计使该种路面结构具备排水功能,能够使路面表面的积水进行迅速的排离。表面的积水进行迅速的排离。表面的积水进行迅速的排离。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通途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3/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