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4260发布日期:2023-09-09 15:3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市政、公路等大面积高填方,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目前,我国多数城镇道路及国省干道、高速公路等工程仍在大力推进过程当中,而在施工过程中将会越来越多的遇到沿海、湖泊、冻土高水位等软弱地基,同时考虑到南北方施工条件以及原材料等因素,按照常规施工方式,施工周期长、技术难度及质量控制难度较大等因素,不能很好的确保工期、质量以及成本的控制。

2、例如最常见的灰土路基,若用于鱼塘或高水位地区,首先将进行基坑边坡支护,同时翻挖处理,分层回填后收缩性大、易开裂、同时工期较长不利于施工质量及安全保障,且工程造价较高。而单纯采用抛石挤淤需要有较长时间的沉降以及较高的工程造价,对项目进展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公路等大面积高填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设置于淤泥软基顶部,包括支撑层、垫铺层、强夯层和疏水层,其特征在于:

3、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淤泥软基顶部,可防止上层路基的坍塌;

4、垫铺层,所述垫铺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的顶部,可填补所述支撑层的缝隙;

5、强夯层,所述强夯层设置于所述垫铺层的顶部,可通过强夯施工压实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垫铺层;

6、疏水层,所述疏水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所述垫铺层与所述强夯连接的侧边位于水塘的一侧,可疏通所述处理系统的积水。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通过片石进行筑基,所述片石筑基可增强支撑强度。

8、进一步地,所述片石的浸水抗压的强度不小于20mpa。

9、进一步地,所述片石尺寸小于30cm的总量小于所述支撑层总片石数量的20%,且所述片石尺寸不大于80cm。

10、进一步地,所述垫铺层设置有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的高度设置为10cm,可用于填补所述支撑层的缝隙。

11、进一步地,所述垫铺层设置有中沙垫层,所述中沙垫层设置于所述碎石垫层与所述强夯层之间,可填补所述碎石垫层的缝隙。

12、进一步地,所述强夯层通过山皮石强夯构成,可增强所述处理系统的坚实强度。

13、进一步地,所述强夯层厚度为40cm。

14、进一步地,所述疏水层为1:1.5的边坡。

1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材料便于就地取材,由于我国属于多山多丘陵地貌,大多数地区石料、山皮石较为丰富,故而就地取材,集中购买材料较为方便,从而不易受材料限制造成物价上涨且进料困难;由于底层采用大块毛石石料,过程中有小粒径碎石嵌缝,其结构模式简洁且稳定性良好,同时可以极大的减小冻融以及水位变化对路床部分造成的影响;上层采用山皮石分层强夯,稳定性同样得到保障,因工序较为简单,施工进度较快,能够较为集中突击部分施工段落;采用25kj冲击性压路机强夯压实效果更加,尤其面对此类施工作业面,一般远离居民区,从而使震动、噪音的影响减到最小,同时拥有较大施工作业面,能够更好的提高效率,且作用深度足够,能够对下层路床进行不强夯实;整体施工效益较好。因所需作业人员少,材料集中大批量供应价位更低,施工进度更快成本节约,多项综合考虑,能够对项目成本有着极大的节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设置于淤泥软基顶部,包括支撑层、垫铺层、强夯层和疏水层,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通过片石进行筑基,所述片石筑基可增强支撑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石的浸水抗压的强度不小于20mpa。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石尺寸小于30cm的总量小于所述支撑层总片石数量的20%,且所述片石尺寸不大于8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铺层设置有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的高度设置为10cm,可用于填补所述支撑层的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铺层设置有中沙垫层,所述中沙垫层设置于所述碎石垫层与所述强夯层之间,可填补所述碎石垫层的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夯层通过山皮石强夯构成,可增强所述处理系统的坚实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夯层厚度为4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为1:1.5的边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市政、公路等大面积高填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包括支撑层、垫铺层、强夯层与疏水层,其中支撑层设置于淤泥软基顶部,垫铺层设置于支撑层顶部,强夯层设置于垫铺层顶部,可提高系统的坚实度,疏水支撑层、垫铺层与强夯层靠近水面的一侧为疏水层,可疏通积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体施工效益较好。因所需作业人员少,材料集中大批量供应价位更低,施工进度更快成本节约,多项综合考虑,能够对项目成本有着极大的节约。

技术研发人员:崔浩川,孙鹏,王贤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