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人行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3259发布日期:2023-05-19 23:1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属于人行道,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人行道。


背景技术:

1、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它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在城市里人行道是非常普遍的,一般街道旁均有人行道,有些地方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隔着草地或者树木,在乡村人行道比较少,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使用功能已不再单纯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它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人行道上的排水功能也十分重要,人行道上的排水一般都是依靠铺设的透水路砖,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排水功能,在大雨或者梅雨季节时,降水速率超过了透水材料的透水速率时,人行道则会发生积水,会导致路砖下方夯实的素土地基长时间浸泡,发生膨胀,进而容易出现隆起情况,将路砖顶起,需要维护和维修,增加成本,而且雨水得不到排出,则会影响行人的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人行道,具有排水速率高的优点,解决了人行道上的排水功能也十分重要,人行道上的排水一般都是依靠铺设的透水路砖,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排水功能,在大雨或者梅雨季节时,降水速率超过了透水材料的透水速率时,人行道则会发生积水,会导致路砖下方夯实的素土地基长时间浸泡,发生膨胀,进而容易出现隆起情况,将路砖顶起,需要维护和维修,增加成本,而且雨水得不到排出,则会影响行人通行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透水人行道,其包括:素土层、垫石层、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和透水路面砖,所述垫石层铺设在素土层的顶部,所述垫石层的内部预埋有集水管,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铺设在垫石层的顶部,所述透水路面砖铺设在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的顶部,所述集水管的顶部开设有三排穿孔,所述集水管的一侧连通有多个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一侧安装有排水管,所述转接头与排水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3、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透水人行道,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胶合在转接头远离集水管表面一端的外螺纹管,所述排水管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管。

4、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透水人行道,进一步:所述螺纹套管的外侧为六角形,所述螺纹套管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管的表面。

5、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透水人行道,进一步:所述转接头远离集水管的一端开设有供排水管插入的插槽。

6、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透水人行道,进一步:所述排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螺纹套管内腔的限位环,所述排水管的表面套设有位于限位环一侧的密封垫。

7、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透水人行道,进一步:所述集水管的表面铺设有挡网,所述挡网遮盖在穿孔的表面,所述挡网通过铁丝固定在集水管的表面。

8、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透水人行道,进一步:所述透水路面砖处铺设的砖缝填充细砂后洒水封缝。

9、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透水人行道,进一步:所述垫石层的厚度为200mm。

10、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透水人行道,进一步: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的厚度为30mm。

11、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透水人行道,进一步:所述素土层的夯实度大于93%。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在铺设完成后,雨水透过透水路面砖和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进入垫石层中,垫石层中碎石之间的缝隙,可使得雨水迅速下降,避免透水路面砖的上方积水,而且垫石层中雨水可经过穿孔进入集水管中,最后经过排水管快速的排放至市政排水系统中,加快了人行道上的排水效率,有效的避免了人行道上出现积水,影响行人的通行,排水效率的增加,有效的避免了人行道因积水而损坏,降低了维护成本,解决了人行道上的排水功能也十分重要,人行道上的排水一般都是依靠铺设的透水路砖,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排水功能,在大雨或者梅雨季节时,降水速率超过了透水材料的透水速率时,人行道则会发生积水,会导致路砖下方夯实的素土地基长时间浸泡,发生膨胀,进而容易出现隆起情况,将路砖顶起,需要维护和维修,增加成本,而且雨水得不到排出,则会影响行人通行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排水管插入插槽中后,使用者滑动排水管表面的螺纹套管与外螺纹管接触,并拧动螺纹套管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管的表面时,螺纹套管会转动并向集水管运动,会通过限位环带动排水管紧紧的插入插槽的内腔,直至密封垫抵在转接头上,即可实现转接头与排水管的安装,即保证了密封性,也保证了安装的牢固性。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挡网和铁丝的配合使用,通过铁丝将挡网固定在集水管的表面时,并遮盖住穿孔,有效的防止异物堵塞穿孔,影响水的排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透水人行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素土层(1)、垫石层(2)、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3)和透水路面砖(4),所述垫石层(2)铺设在素土层(1)的顶部,所述垫石层(2)的内部预埋有集水管(5),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3)铺设在垫石层(2)的顶部,所述透水路面砖(4)铺设在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3)的顶部,所述集水管(5)的顶部开设有三排穿孔(6),所述集水管(5)的一侧连通有多个转接头(7),所述转接头(7)的一侧安装有排水管(8),所述转接头(7)与排水管(8)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9)包括胶合在转接头(7)远离集水管(5)表面一端的外螺纹管(91),所述排水管(8)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管(9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水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管(92)的外侧为六角形,所述螺纹套管(92)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管(91)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水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7)远离集水管(5)的一端开设有供排水管(8)插入的插槽(9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水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螺纹套管(92)内腔的限位环(94),所述排水管(8)的表面套设有位于限位环(94)一侧的密封垫(9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水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5)的表面铺设有挡网(10),所述挡网(10)遮盖在穿孔(6)的表面,所述挡网(10)通过铁丝(11)固定在集水管(5)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透水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路面砖(4)处铺设的砖缝填充细砂后洒水封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透水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石层(2)的厚度为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透水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3)的厚度为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透水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1)的夯实度大于9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人行道,其包括:素土层、垫石层、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和透水路面砖,所述垫石层铺设在素土层的顶部,所述垫石层的内部预埋有集水管。本技术在铺设完成后,雨水透过透水路面砖和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进入垫石层中,垫石层中碎石之间的缝隙,可使得雨水迅速下降,避免透水路面砖的上方积水,而且垫石层中雨水可经过穿孔进入集水管中,最后经过排水管快速的排放至市政排水系统中,加快了人行道上的排水效率,有效的避免了人行道上出现积水,影响行人的通行,排水效率的增加,有效的避免了人行道因积水而损坏,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马潇,赵威,张福英,权清鹏,叶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