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及胶轮路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5402发布日期:2023-10-06 04:4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及胶轮路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尤其涉及一种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及胶轮路轨结构。


背景技术:

1、胶轮路轨系统是轨道运输的一种形式,它采用了道路交通的轮胎技术。即列车的车轮不再是传统的钢轮,取而代之的是橡胶车轮,其行走的轨道亦有别于传统的钢轮用路轨。

2、在现有的胶轮路轨系统中,列车的橡胶轮胎往往在混凝土材质的轨道上运行,该运行轨道称之为“走行面”。而现有的混凝土材质的走行面对橡胶轮胎的磨损严重,使橡胶轮胎需要频繁更换,增加了列车检修的成本;而且橡胶轮胎在混凝土材质的走行面上行驶时产生的噪音较大、平稳性差,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3、如公开号为cn10719059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胶轮路轨导向轨的施工建造方法,其中的导向轨的两侧分别设置混凝土走行面,其中的混凝土走行面依然存在平整度差、对橡胶轮胎的磨损严重和使列车行驶产生的噪音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可减少列车在运行时橡胶轮胎的磨损,延长橡胶轮胎的更换周期,降低车辆检修成本,降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提升列车运行平稳性,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包括混凝土走行面及其上铺设的多块预制沥青板,相邻两块预制沥青板之间设置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上覆盖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上安装有多个连接螺栓,多个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预制沥青板后与混凝土走行面相连。

3、所述预制沥青板包括基层、面层及之间的粘接层,所述预制沥青板的长度为4500~5000mm、宽度为400~600mm、厚度为75~85mm。

4、所述基层设置为玻璃纤维增强刚性板,所述基层的厚度设置为3~5mm。

5、所述面层设置为沥青混凝土层,所述面层的厚度设置为75~80mm。

6、所述粘接层设置为环氧胶层。

7、所述预制沥青板的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与所述预制沥青板的厚度相等,两个所述预制沥青板对接后使两个定位槽围成与所述连接钢板卡接配合的卡接槽。

8、所述伸缩缝的宽度设置为20~25mm,所述伸缩缝内灌注乳化沥青后形成弹性层。

9、所述连接钢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预制沥青板内预埋有与对应安装孔相对的螺栓套筒,所述连接螺栓穿过安装孔与对应的螺栓套筒后与所述混凝土走行面相连。

10、所述连接钢板设置为梳齿板,所述梳齿板的接缝处与所述伸缩缝相对。

11、一种胶轮路轨结构,包括所述的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所述走行面结构设置有两组且平行布置,两组走行面结构之间的对称中线处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支座,多个安装支座上安装有导向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凝土走行面上铺设多块预制沥青板,相邻两块预制沥青板之间设置伸缩缝,可应对温度变化对走行面产生的影响,而且相邻两块预制沥青板之间通过连接钢板相连,连接钢板上安装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穿过预制沥青板后与混凝土走行面相连,保证了预制沥青板与混凝土走行面连接的牢固性,其中的预制沥青板可提高走行面的平整性,减少列车在运行时橡胶轮胎的磨损,延长橡胶轮胎的更换周期,降低车辆检修成本,降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提升列车运行平稳性,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14、2、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预制沥青板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刚性板形成的基层和沥青混凝土形成的面层,基层和面层之间通过环氧胶层粘接相连,环氧胶层可使基层和面层之间牢固结合,使预制沥青板具有较强的抗剪能力,可以抵抗列车在制动时对不同面层间产生的水平剪力,防止面层间出现滑移的情况,而且环氧胶层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可提升预制沥青板在列车运行时受到反复弯曲荷载工况下的结构可靠性。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制沥青板上设置用于定位连接钢板的定位槽,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走行面的平整性;通过在预制沥青板内预埋螺栓套筒,使连接螺栓穿过螺栓套筒后与混凝土走行面相连,避免了由于预制沥青板开孔而导致的应力集中现象;通过将连接钢板设置为梳齿板,保证其可以与伸缩缝共同变形而不会被破坏。



技术特征:

1.一种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走行面及其上铺设的多块预制沥青板,相邻两块预制沥青板之间设置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上覆盖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上安装有多个连接螺栓,多个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预制沥青板后与混凝土走行面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沥青板的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与所述预制沥青板的厚度相等,两个所述预制沥青板对接后使两个定位槽围成与所述连接钢板卡接配合的卡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缝的宽度设置为20~25mm,所述伸缩缝内灌注乳化沥青后形成弹性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预制沥青板内预埋有与对应安装孔相对的螺栓套筒,所述连接螺栓穿过安装孔与对应的螺栓套筒后与所述混凝土走行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设置为梳齿板,所述梳齿板的接缝处与所述伸缩缝相对。

6.一种胶轮路轨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面结构设置有两组且平行布置,两组走行面结构之间的对称中线处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支座,多个安装支座上安装有导向轨。


技术总结
一种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及胶轮路轨结构,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中的胶轮路轨走行面结构,包括混凝土走行面及其上铺设的多块预制沥青板,相邻两块预制沥青板之间设置有伸缩缝,伸缩缝上覆盖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上安装有多个连接螺栓,多个连接螺栓穿过预制沥青板后与混凝土走行面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减少列车在运行时橡胶轮胎的磨损,延长橡胶轮胎的更换周期,降低车辆检修成本,降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提升列车运行平稳性,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治城,尹燕萍,刘聪灵,孙珣,李源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