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2820发布日期:2023-06-29 15:1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道路桥梁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


背景技术:

1、公路的路面与桥梁因地基因力的影响,以及路桥的刚度差异,难免桥头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沉降差值现象。尤其是新筑的公路与桥梁的衔接处,由于出现较大的高度差异,经常会遇到跳车现象,有时车辆会腾空跃起然后重重地落下,尤其是桥面与路面出现的阶梯形落差。因此在桥头端部通常会设置桥头搭板,以减少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桥头搭板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路基上需要预先浇筑枕梁,然后再在路基上搭建形成桥头搭板,桥头搭板搭建形成后与桥面连接。

2、但新搭建的桥头搭板与路基之间具有高度差,需要使用混合料填充在坡道处,以便于车辆以及其他施工设备的通行,但是后续道路的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混合填充料清除,再形成路面,对混合填料造成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混合填料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坡道斜板,所述坡道斜板的靠近底座的一端铰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坡道斜板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坡道斜板的支撑组件,所述坡道斜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延伸到底座外,所述坡道斜板远离底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坡道斜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坡道斜板宽度的调整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装置吊装到连接路基与桥头搭板的连接处,通过驱动件调节坡道斜板的角度,使得坡道斜板上端的高度与桥头搭板的齐平,再调节第一液压缸伸出活塞杆,将支撑板抵接在枕梁上,从而形成了临时的连接通道,以便于对车辆和设备的通行,方便拆装和重复使用,同时无需使用混合填料进行填充,避免了混合填料的浪费。

5、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液压缸,所述坡道斜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沿坡道斜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滑块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坡道斜板的角度时,通过第二液压缸伸出活塞杆,带动第一滑块向上移动,第一滑块在滑槽内滑动的同时带动坡道斜板的转动上升,从而实现了对坡道斜板角度的调节,以适用于桥头搭板与路基之间不同的高度差。

7、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坡道斜板上滑动设置有多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滑槽内,多个所述第二滑块上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多个第一支撑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穿设在第一支撑杆内,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支撑杆的固定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内,在坡道斜板转动时,第二滑块带动第二支撑杆在第一支撑杆内滑动,在通过固定件将第二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支撑杆内,从而实现了对坡道斜板的支撑,以便于提高坡道斜板的承载能力。

9、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多个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两两对称设置,两两对称的所述支撑块沿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堆叠,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最上层的支撑块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支撑块朝向第一支撑杆的中部滑动的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块位置的调节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支撑杆向上移动时,与第二支撑杆侧壁分离的支撑块朝向第一支撑杆的中部移动,使得第二支撑杆底部保持与支撑块抵接,从而适应第二支撑杆不同高度的调节。

11、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的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与多个支撑块对应设置,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支撑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驱使支撑块朝向第一支撑杆的内部移动,在第二支撑杆上升后,使得支撑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自动移动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以便于对第二支撑杆的支撑。

13、可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的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穿设在位于第一支撑杆同一侧的支撑块内,所述连接杆滑动穿设在调节槽内,所述连接杆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支撑块的滑动方向。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双向丝杠,双向丝杠带动两调节杆相对滑动,两调节杆带动连接杆相对滑动,从而将两侧的支撑块朝向两侧滑动,支撑块与第二支撑杆分离,以便于第二支撑杆的下降。

15、可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设置在坡道斜板两侧的加宽板,所述加宽板铰接在坡道斜板的两侧,所述加宽板上铰接有斜撑杆,坡道斜板的侧边底部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斜撑杆的端部插接在固定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加宽板与坡道斜板平行,并将斜撑杆插接在固定槽中,以实现对加宽板的固定,从而以便于对坡道斜板的加宽,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17、可选的,所述加宽板上滑动穿设有连接轴,所述斜撑杆连接在连接轴上,所述坡道斜板的侧边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l形槽,所述斜撑杆上设置有限位块,当斜撑杆位于限位槽内,限位块与坡道斜板的顶壁抵接时,所述加宽板位于坡道斜板的上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宽板转动到坡道斜板的上方,将斜撑杆转动到限位槽内,并移动连接轴,将斜撑杆移动到限位槽的l形的内部,限位块与坡道斜板抵接,从而将加宽板当作护栏使用。

19、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底部切削成斜面,所述引导板上表面的一端与坡道斜板靠近底座的端部齐平,另一端与地面齐平。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板位于坡道斜板铰接端与地面路基的高度差之间,消除了台阶的存在,从而以便于车辆的通行。

21、可选的,所述坡道斜板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铰接在坡道斜板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板搭接在桥头搭板上,从而避免了坡道斜板与桥头搭板之间的间隙,以便于车辆的通行。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具有至少如下有益效果:

24、1.将装置吊装到连接路基与桥头搭板的连接处,通过驱动件调节坡道斜板的角度,使得坡道斜板上端的高度与桥头搭板的齐平,再调节第一液压缸伸出活塞杆,将支撑板抵接在枕梁上,从而形成了临时的连接通道,以便于对车辆和设备的通行,方便拆装和重复使用,同时无需使用混合填料进行填充,避免了混合填料的浪费;

25、2.在第二支撑杆向上移动时,与第二支撑杆侧壁分离的支撑块朝向第一支撑杆的中部移动,使得第二支撑杆底部保持与支撑块抵接,从而适应第二支撑杆不同高度的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道路桥梁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头搭板上坡道装置,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坡道斜板,坡道斜板的靠近底座的一端铰接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坡道斜板转动的驱动件,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坡道斜板的支撑组件,坡道斜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延伸到底座外,坡道斜板远离底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坡道斜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坡道斜板宽度的调整组件。本申请具有避免混合填料的浪费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陶长河,姚鹏,陈潇,赵中亮,赵海均,赵兴乾,向磊,敬高阳,杨竟,杨畅,徐熊,王渤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