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10569发布日期:2023-05-31 21:0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按照传统施工工艺,在对城市高架防撞墙进行更换施工时,常采用盘踞或绳锯切割铰缝、连续缝以及防撞墙本体,其过程中会产生大梁的粉尘、噪音和污水等,从而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安全系数及工效较低。而城市市区交通繁忙,且很多高架区段紧邻构筑物以及周边居民区商业众多,采用传统施工工艺势必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传统施工工艺中,需要拆除防撞墙本体,降低了整个施工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施工工艺会产生大梁的粉尘、噪音和污水等,从而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安全系数及工效较低,并且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防护装置用于防护水射流设备,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有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所述内防护罩设置在所述高架桥上并位于防撞墙的内侧,所述外防护罩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内防护罩,所述内防护罩和所述外防护罩之间形成有工作腔,所述外防护罩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避让孔,两个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工作腔相连通,以使所述防撞墙贯穿于两个所述避让孔和所述工作腔;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3、通过所述水射流设备对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连接进行拆除;

4、对所述板梁边梁和防撞墙一起进行吊装。

5、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水射流设备对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连接进行拆除,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降低了粉尘、噪声产生的可能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另外,上述施工方法无需拆除防撞墙,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6、较佳地,步骤通过水射流设备对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连接进行拆除,包括:

7、将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铰缝破碎;

8、将连续缝内的铺装钢筋网片截断拆除,并对伸缩缝进行破除。

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利用水射流设备将板梁边梁与次边梁的铰缝以及部分桥面铺装混凝土破碎,从而方便后续工作的进行;在对铺装钢筋网片截断拆除时,相邻跨桥面铺装钢筋应该保留预设长度,以便与新铺装的钢筋网进行焊接。

10、较佳地,在步骤将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铰缝破碎,之前,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破除桥面铺装混凝土,切断所述桥面铺装钢筋。

11、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进一步切断了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连接。

12、较佳地,破除桥面铺装混凝土,切断所述桥面铺装钢筋,包括:

13、多个所述铺装钢筋沿所述桥面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4、所述钢筋包括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沿所述桥面的延伸方向交替设置,剪断多个所述第一钢筋,以使剪断的所述第一钢筋的长度达到预设距离后,保留若干根所述第二钢筋不剪断。

15、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进一步降低了板梁边梁(含防撞墙)拆除前的倾覆风险。

16、较佳地,在步骤对所述板梁边梁和防撞墙进行吊装,之前,剪断所述第二钢筋。

17、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吊装之前无需剪断第二钢筋,降低了板梁边梁拆除前倾覆的风险;待到对板梁边梁预计防撞墙进行吊装时,剪断第二钢筋,从而可以成功将板梁边梁(含防撞墙)与次边梁的分离。

18、较佳地,步骤将铰接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铰缝破碎,具体包括:

19、破除所述铰缝;

20、保留少量所述铰缝的底部混凝土。

21、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避免打穿铰缝造成需要保留的板梁损伤及污水泄漏。铰缝底部混凝土可后续使用手持风镐破除。

22、较佳地,所述水射流设备包括机器人、高压水泵和高压管,所述高压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器人和所述高压水泵连接;所述机器人、所述高压水泵设置于桥上,供水车位于桥下。

2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方便了机器人以及高压水泵进行操作。

24、较佳地,将铰接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铰缝破碎,之前,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板梁边梁的两端安装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板梁边梁的翼板下缘。

25、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防止板梁边梁与次边梁断开连接后由于偏心导致倾覆。

26、较佳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27、将桥面沥青混凝土铣刨清除;

28、对防撞墙通过防护装置进行加固。

2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提高了防撞墙结构的结构强度。

30、较佳地,对防撞墙通过防护装置进行加固,包括:

31、将待拆跨防撞墙与盖梁脊骨梁上的防撞墙(含背包)进行临时连接;

32、所述防护装置包括14#槽钢和10#槽钢,所述14#槽钢和所述10#槽钢通过焊接拼接进行连接。

3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确保待拆边梁在铰缝及桥面铺装拆除时不会发生倾覆,提高了施工时的稳定性。

34、较佳地,对所述板梁边梁和防撞墙进行吊装,具体包括:

35、在所述板梁边梁顶面标记吊装位置;

36、在所述吊装位置钻吊装孔;

37、将钢丝绳穿过吊装孔,通过钢丝绳吊装所述板梁边梁。

38、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9、通过水射流设备对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连接进行拆除,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降低了粉尘、噪声产生的可能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另外,上述施工方法无需拆除防撞墙,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用于防护水射流设备,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有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所述内防护罩设置在高架桥上并位于防撞墙的内侧,所述外防护罩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内防护罩,所述内防护罩和所述外防护罩之间形成有工作腔,所述外防护罩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避让孔,两个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工作腔相连通,以使所述防撞墙贯穿于两个所述避让孔和所述工作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通过水射流设备对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连接进行拆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将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铰缝破碎,之前,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破除桥面铺装混凝土,切断所述桥面铺装钢筋,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铰接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铰缝破碎,具体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射流设备包括机器人、高压水泵和高压管,所述高压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器人和所述高压水泵连接;所述机器人、所述高压水泵设置于桥上,供水车位于桥下。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铰接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铰缝破碎,之前,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防撞墙通过防护装置进行加固,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板梁边梁和防撞墙进行吊装,具体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架桥梁带防撞墙的施工方法,防护装置用于防护水射流设备,防护装置包括有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内防护罩设置在高架桥上并位于防撞墙的内侧,外防护罩可拆卸地连接于内防护罩,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之间形成有工作腔,外防护罩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避让孔,两个避让孔与工作腔相连通,以使防撞墙贯穿于两个避让孔和所述工作腔;施工方法包括:通过水射流设备对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连接进行拆除;对板梁边梁和防撞墙一起进行吊装。通过水射流设备对板梁边梁与次边梁之间的连接进行拆除,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降低了粉尘、噪声产生的可能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另外,上述方法无需拆除防撞墙,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丽,沈国煜,倪文全,赵磊,付武荣,蒋海里,李倩文,谢钦官,张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