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5045发布日期:2023-07-27 13:3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爬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爬模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爬模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桥梁塔柱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爬模技术进行施工,爬模技术施工方便,能够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程工期,但是在施工建筑的高度较高时,爬模架体的结构稳定性不够,导致每节的施工高度较小,从而需要较多次的爬模施工,降低了爬模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爬模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爬模结构爬模施工分节高度小,爬模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爬模系统,其包括:用于固定于已浇结构的爬升系统;架体系统,所述架体系统安装于所述爬升系统,所述架体系统包括若干数量相等的拐角架体与平面架体,所述拐角架体与所述平面架体交替相连的围成施工区域;所述拐角架体连接有用于形成建筑拐角的拐角模板,所述平面架体连接有用于形成建筑侧面的平面模板,所述拐角模板与所述平面模板交替相连的围成浇筑空间。

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面架体的相对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拐角架体,且所述平面架体与所述拐角架体相连位置可沿所述平面架体的长度方向调节。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面架体与所述拐角架体可拆卸的相连。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拐角架体包括分设于其两端的第一架体以及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呈夹角设置,所述拐角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架体相连,所述拐角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架体相连。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拐角架体还包括中间过渡架体,所述中间过渡架体设于所述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所述中间过渡架体、第一架体以及第二架体等高设置且互呈夹角。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升系统包括用于固定于已浇结构的支撑架体以及若干设于所述支撑架体顶部的爬升驱动件,所述爬升驱动件可竖向伸缩;每个所述拐角架体连接有两个所述爬升驱动件,其中一个所述爬升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底部,另一所述爬升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架体的底部。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拐角架体固定连接有伸缩长度可调的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远离所述拐角架体的一端与所述拐角模板固定连接。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拐角架体上连接有多个所述脱模装置,多个所述脱模装置的伸缩方向平行设置,且所述脱模装置的伸缩方向与该所述脱模装置相连的拐角架体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的角平分线方向同向。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模系统还包括防护系统,所述防护系统围设在所述架体系统的外侧。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系统包括平面防护模块以及拐角防护模块,所述拐角防护模块设于所述拐角架体的外侧与所述拐角架体相连,所述平面防护模块设于所述平面架体的外侧与所述平面架体相连。

1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爬模系统,由于其具有拐角架体,在拐角架体处连接有用于形成建筑拐角的拐角模板,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形成外侧面呈夹角的拐角结构与拐角模板固定连接,相比于通过平面模板与混凝土的单一外侧面相连而言,可受到混凝土两个侧面的约束,提高了模板在更大分节高度下水平力较大情况下的稳定性,且拐角模板与拐角架体相连,当架体系统在承受较大水平力作用时,可通过拐角架体将水平力传递至侧面,提高了爬模装置的稳定性,使爬模装置可以采用更大分节高度的爬模施工,减少了爬模施工的次数,提高了爬模施工的效率。且由于具有形成建筑拐角的拐角模板,使施工建筑的间隙调至便于人工处理的平面区域,降低了施工建筑在拐角处漏浆的风险,提高了爬模施工的质量。因此,提供了一种爬模施工效率高且爬模施工质量高的爬模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爬模系统,其包括:用于固定于已浇结构的爬升系统;架体系统,所述架体系统安装于所述爬升系统,所述架体系统包括若干数量相等的拐角架体与平面架体,所述拐角架体与所述平面架体交替相连的围成施工区域;所述拐角架体连接有用于形成建筑拐角的拐角模板,所述平面架体连接有用于形成建筑侧面的平面模板,所述拐角模板与所述平面模板交替相连的围成浇筑空间。提高了爬模装置的稳定性,使爬模装置可以采用更大分节高度的爬模施工,减少了爬模施工的次数,提高了爬模施工的效率。且由于具有形成建筑拐角的拐角模板,使施工建筑的间隙调至便于人工处理的平面区域,降低了施工建筑在拐角处漏浆的风险,提高了爬模施工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毛伟琦,李旭,姚森,赵鹍鹏,周功建,涂满明,代皓,王艳峰,何明辉,张旭,王成,刘幸福,黄海超,郭尚谦,赵吉祥,吴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