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路面结构的铺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72068发布日期:2023-10-07 21:1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路面结构的铺设方法

本发明属于道路维修铺设,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路面结构的铺设方法及使用该该铺设方法的维修方法。其中,损坏路面结构指损坏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1、半刚性路面是指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其在前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学性质,后期的强度和刚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最终的强度和刚度仍远小于水泥混凝土。由于这种材料的刚性处于柔性路面与刚性路面之间,因此,把这种基层和铺筑在它上面的沥青面层统称为半刚性路面。

2、半刚性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行车舒适性,适合于各种车辆的通行,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滑、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因而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半刚性材料的干缩特性和半刚性材料的温度收缩特性,在车辆荷载及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如基层开裂、反射裂缝、纵向裂缝和路面局部凹陷龟裂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

3、在平交路口与重载交通路段,半刚性沥青路面承受车辆较大的荷载作用,行车道的沥青路面易出车辙,半刚性基层易产生横向裂缝,并且反射到沥青面层上,缩短了路面的寿命,给车辆行驶带来了安全隐患。

4、因此需要一种技术,能够在已铺就的半刚性沥青路面出现问题时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最好能够通过铺设一种新的路面结构对损坏的半刚性沥青路面进行替换,以便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达到最佳的行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路面结构的铺设方法。

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合路面结构的铺设方法,所述铺设方法包括:

3、步骤s101,碎石垫层铺设;

4、步骤s102,贫混凝土基层铺设;

5、步骤s103,铺设隔离滑动层;

6、步骤s104,铺设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下面层;进一步的,该步骤包括:

7、步骤s104-1,预制边板和中板;

8、步骤s104-2,按照边板、若干中板、边板的顺序由首至尾依次安装;纵向相邻板间预留有18cm-22cm的间隙,用于设置自应力缝;边缘处,与两侧半刚性沥青路面之间预留2cm-3cm的空隙;

9、步骤s104-3,对自应力缝进行处理;

10、步骤s105,灌注调平层;

11、步骤s106,沥青砂浆接缝处理;

12、步骤s107,黏层铺设;

13、步骤s108,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铺设。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03中进一步包括:

15、步骤s103-1,在所述贫混凝土基层上洒布乳化沥青;

16、步骤s103-2,在所述乳化沥青上铺设一层土工布;

17、步骤s103-3,在所述土工布上铺设双层塑料布;

18、步骤s103-4,在所述双层塑料布之间涂抹润滑油。

1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边板和中板的宽度比一个车道窄4cm-6cm,厚度为16cm-24cm,长度为6m-9m;设计标号为35mpa-45mpa;钢绞线均布在板中偏下1cm的位置;

20、在所述中板的两端设置有一一对应且均布的双层自应力缝连接筋;

21、在所述边板的外侧端部设置有自应力张拉装置与高膨胀混凝土,内侧端部设置有与所述中板一一对应的双层自应力连接筋。

22、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04-3进一步为:

23、用建筑胶密封所述自应力缝中的所述边板、中板和隔离滑动层以及半刚性沥青路面之间的空隙;

24、一一对应焊接自应力缝连接筋,并绑扎自应力缝箍筋;

25、浇筑高膨胀混凝土,所述高膨胀混凝土的膨胀剂量为8%-12%。

26、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05进一步包括:

27、拌和乳化沥青砂浆;

28、将所述沥青砂浆排放至储料漏斗中,待储料漏斗达到容量的80%后,打开阀门,所述沥青砂浆通过灌注孔灌入板底;

29、灌注完毕后用高标号砂浆封闭所述灌注孔。

30、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08进一步包括:

31、步骤s108-1,在所述黏层上铺设厚度为3cm-5cm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并压实;

32、步骤s108-2,设置车道标线。

33、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所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中高模量剂的掺量为0.5%-0.6%。

3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损坏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的维修方法,所述维修方法包括:

35、切割并凿除损坏的半刚性沥青路面;

36、铺设复合路面结构;

3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提供的复合路面结构的铺设方法对所述复合路面结构进行铺设。

3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切割并凿除损坏的半刚性沥青路面进一步包括:

39、根据所述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损坏程度,确定切割尺寸;

40、根据所述切割尺寸,确定铣刨尺寸,并用铣刨机对所述半刚性沥青路面进行铣刨;

41、根据所述切割尺寸,对所述半刚性沥青路面进行一次性切割;

42、将所述一次性切割的所述半刚性沥青路面切割成若干小块;

43、凿除所述半刚性沥青路面。

4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45、所述切割尺寸为:

46、切割的长度为所述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损坏长度,宽度为一个车道的宽度,深度为用于替换所述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沥青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复合路面的厚度;

47、所述铣刨尺寸为:

48、铣刨的长度为所述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损坏长度,宽度比原车道每边宽20cm-30cm,深度为3cm-5cm。

49、本发明采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形成调平层,解决了预应力路面板和基层难以贴合在一起而引起应力集中的问题;基层、垫层铺设不需要大型机械,对平交路口通行影响小;上面层由高模量的沥青混凝土组成,抗变形能力强;下面层由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组成,由于预应力和自应力的存在,整个下面层无缝工作,并具有隔离基层反射裂缝的作用,可有效减少面层的维修次数。与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相比,采用本发明中的铺设方法铺设的复合路面结构使用寿命更长,经济性更高,且可从根源上消除车辙与横向裂缝引起的交通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路面结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中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和中板的宽度比一个车道窄4cm-6cm,厚度为16cm-24cm,长度为6m-9m;设计标号为35mpa-45mpa;钢绞线均布在板中偏下1cm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4-3进一步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5进一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8进一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中高模量剂的掺量为0.5%-0.6%。

8.一种损坏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的维修方法,所述维修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并凿除损坏的半刚性沥青路面进一步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路面结构的铺设方法,所述铺设方法包括:碎石垫层铺设;贫混凝土基层铺设;铺设隔离滑动层;铺设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下面层;进一步的,该步骤包括:预制边板和中板;按照边板、若干中板、边板的顺序由首至尾依次安装;纵向相邻板间预留有18cm‑22cm的间隙,用于设置自应力缝;边缘处,与两侧半刚性沥青路面之间预留2cm‑3cm的空隙;对自应力缝进行处理;灌注调平层;沥青砂浆接缝处理;黏层铺设;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铺设。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损坏路面结构的维修方法。采用本发明铺设方法或维修方法形成的复合路面结构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岭,刘胜林,万林,王昊,邴秋颖,谭彦永,刘明,李晋,王书云,甄景良,孙路,戚云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