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77732发布日期:2023-11-09 20:4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一直以来,工程技术人员对风积沙填料的特性、对填料的改良进行了相应研究,在新疆、内蒙古、陕西3省(区)典型风积沙,进行了风积沙原材料的级配、天然含水量、相对密度、cbr、回弹模量、压缩以及室内剪切等试验,提出了将风积沙和砂砾土按一定比例进行拌合后作为路基填料。最大程度利用当地风积沙资源,减少远距离运输砂砾土的方量,节约工程成本。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利用风积沙作为路基填心材料,砂砾土包边,包边土可以减少风的侵蚀,从而发挥隔断层的作用,避免路基内的风积沙在长期风蚀、风腐作用下遭受破坏。除此之外,设置包边土还可以有效强化路基边坡的稳定,提高其耐久性。但是,目前的研究结果及现状对常规机械设备作业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路基后期运营存在的病害改善有限,因此,沙漠地区公路长期服役性能亟需提升,迫切需要采用适宜当地环境,便于施工、有效的风积沙路基灾变控制技术,研究改良型风积沙路基的施工技术,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3、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4、步骤1、测量放线:

5、通过测量工具规划好需要施工的路基;

6、步骤2、基底处理:

7、填筑路基前,清除路基表土,在基底均匀铺筑15-20cm厚的砂砾土,砂砾土采用湿压法进行碾压,碾压后的砂砾土形成第一层砂砾土层,第一层砂砾土层的顶部铺设一层聚丙烯编织布,聚丙烯编织布的顶部铺筑15-20cm砂砾土,新铺设的砂砾土继续采用湿压法进行碾压,碾压后的砂砾土形成第二层砂砾土层;

8、步骤3、砂砾土包边:

9、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基边缘处设置宽度不小于2.5m的砂砾土包边,每层砂砾土包边的厚度不超过15-20cm,砂砾土包边采用湿压法进行碾压,碾压后的砂砾土包边形成砂砾土包边层;

10、步骤4、风积沙填心:

11、两层砂砾土包边层填筑后进行风积沙填心,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法,风积沙每层填筑厚度控制在40-50cm,风积沙采用干压法进行碾压,碾压后的风积沙形成风积沙层;

12、步骤5、砂砾土夹层填筑:

13、两层风积沙层填筑完成后,顶面全宽填筑15-20cm厚的天然砂砾土,天然砂砾土采用湿压法进行碾压,碾压后的天然砂砾土形成砂砾土夹层;

14、步骤6、铺设土工格室:

15、每1.5-2m在风积沙填心位置铺设一层增强型土工格室,增强型土工格室张拉成网状并在网状孔中填入风积沙;

16、步骤7、重复铺设:

17、下一结构层交替循环步骤3至步骤5;

18、步骤8、路床铺设:

19、在最顶层的砂砾土夹层的顶部全宽填筑0-80cm厚的天然砂砾土,天然砂砾土采用湿压法进行碾压,碾压后的天然砂砾土形成路床顶;

20、步骤9、路基整修、防护:

21、路基整修时,将其两侧超填宽度40-50cm切除,用坡度尺及时校核,避免超挖边坡缺土时用人工或机械补土,并及时进行边坡防护。

22、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步骤2中清除路基表土30cm。

23、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步骤2中第一层砂砾土层底20cm范围内风积沙压实度不小于90%。

24、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步骤3中路基边缘处设置宽度为3m的的砂砾土包边。

25、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步骤6中根据实际高度确定增强型土工格室的层数,增强型土工格室用u型钢筋钉固定,相邻的增强型土工格室之间的间距为1m,增强型土工格室紧贴下承层铺平,增强型土工格室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基横断面方向,增强型土工格室的纵横向应与路面平行,增强型土工格室展开方向应于路基纵向中心线垂直,增强型土工格室上风积沙摊铺采用推土机和装载机,增强型土工格室不容许直接卸载土工格室上面,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成的路基上。

26、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湿压法为振动压路机静压2遍,羊角碾碾压5遍。

27、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干压法为履带式推土机碾压,稳压2遍,复压5遍,先纵向碾压后横向碾压,履带重叠1/2。

28、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碾压的顺序为:碾压时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的程序进行;碾压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横向接头时重叠40-50c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保证压实均匀。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0、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干湿结合的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碾压方法,即风积沙路基采用干压法,天然砂砾土采用湿压法,在确保压实度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大量减少了用水量,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取水困难的问题,适宜当地环境作业,便于工程施工,便于风积沙路基的建设。



技术特征:

1.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清除路基表土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第一层砂砾土层底20cm范围内风积沙压实度不小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路基边缘处设置宽度为3m的的砂砾土包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根据实际高度确定增强型土工格室的层数,增强型土工格室用u型钢筋钉固定,相邻的增强型土工格室之间的间距为1m,增强型土工格室紧贴下承层铺平,增强型土工格室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基横断面方向,增强型土工格室的纵横向应与路面平行,增强型土工格室展开方向应于路基纵向中心线垂直,增强型土工格室上风积沙摊铺采用推土机和装载机,增强型土工格室不容许直接卸载土工格室上面,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成的路基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压法为振动压路机静压2遍,羊角碾碾压5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压法为履带式推土机碾压,稳压2遍,复压5遍,先纵向碾压后横向碾压,履带重叠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的顺序为:碾压时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的程序进行;碾压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横向接头时重叠40-50c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保证压实均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步骤1、测量放线;步骤2、基底处理;步骤3、砂砾土包边;步骤4、风积沙填心;步骤5、砂砾土夹层填筑;步骤6、铺设土工格室;步骤7、重复铺设;步骤8、路床铺设;步骤9、路基整修、防护。有益效果:提出了一种干湿结合的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碾压方法,即风积沙路基采用干压法,天然砂砾土采用湿压法,在确保压实度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大量减少了用水量,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取水困难的问题,适宜当地环境作业,便于工程施工,便于风积沙路基的建设。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德,曹志枫,黄瑞,丁亚飞,冯辉,牟时珪,马国清,芮文斌,于俊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第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