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栈桥与转运站变形缝的防水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25992发布日期:2023-12-09 14:2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栈桥与转运站变形缝的防水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栈桥,特别是一种栈桥与转运站变形缝的防水节点。


背景技术:

1、栈桥广泛用于货物运输或供人员经过。从结构上来讲,栈桥往往与转运站联合使用。关于栈桥与转运站接合处的变形缝,其需要满足栈桥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形需求,这是因为货物运输或人员经过时会导致栈桥在竖直方向上发生震动。

2、以货物运输所涉及的输煤发电场景为例,规范的要求是:变形缝不应穿过厕所/卫生间、盥洗室和浴室等用水的房间,传统的图集做法中也不存在有水房间处的变形缝节点;而输煤发电工业厂区内,输煤用的栈桥与转运站均需设置水冲洗,且冲洗后水质浑浊,两者之间的变形缝处防水节点,按传统图集设计均有螺栓锚固,由于震动、年久均会产出漏水、影响栈桥的服役寿命及污染转运站外墙的现象。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栈桥与转运站间变形缝处的防水节点,从而作为更好的防止漏水的结构。

3、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栈桥与转运站变形缝的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节点作为一种结构,其包括,

2、栈桥结构部分、转运站结构部分、踏步板结构部分;

3、在所述转运站结构部分朝向栈桥结构部分的第一端部处,所述转运站结构部分包括“┘”型缺口,所述“┘”型缺口设有形如“凵”且具有第一中空部的第一钢结构;

4、在所述栈桥结构部分朝向转运站结构部分的第二端部处,所述栈桥结构部分包括“└”型缺口,所述“└”型缺口设有形如“凵”且具有第二中空部的第二钢结构;

5、所述踏步板结构部分,其为形如“冂”且具有第三中空部的第三结构,

6、其中,

7、第三结构的左竖立面插入第一钢结构的第一中空部,且第三结构的左竖立面的下端活动的抵接于第一钢结构的底面;

8、第三结构的右竖立面插入第二钢结构的第一中空部,且第三结构的右竖立面的下端活动的抵接于第二钢结构的底面;

9、以使得,

10、第三结构的左竖立面与第一钢结构的左竖立面之间的空间,用作第一类型防水结构i;

11、第三结构的右竖立面与第二钢结构的右竖立面之间的空间,用作第一类型防水结构ii;

12、第三结构的左竖立面与第三结构的右竖立面之间的空间,用作第二类型防水结构。

13、优选的,

14、第一钢结构包括:右侧用于贴合“┘”型缺口竖立面的右竖立面,和底部用于贴合“┘”型缺口水平面的水平面,以及左侧用于自上而下垂直于“┘”型缺口水平面左边沿的左竖立面。

15、优选的,

16、第二钢结构包括:左侧用于贴合“└”型缺口竖立面的左竖立面,和底部用于贴合“└”型缺口水平面的水平面,以及右侧用于自上而下垂直于“└”型缺口水平面左边沿的右竖立面。

17、优选的,

18、第一钢结构的左竖立面高于右竖立面。

19、优选的,

20、第二钢结构的右竖立面高于左竖立面。

21、优选的,

22、第三结构的左竖立面齐平于右竖立面。

23、优选的,

24、第一钢结构的左竖立面齐平于第二钢结构的右竖立面。

25、优选的,

26、第三结构的水平面覆盖第一钢结构的左竖立面以及第二钢结构的右竖立面。

27、优选的,

28、第一钢结构、第二钢结构的各自中空部填充弹性聚氨酯。

29、优选的,

30、第一钢结构的左竖立面与第二钢结构的右竖立面之间设有第四钢结构,第四钢结构的中空部实行玻璃棉填充。

31、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2、相比于现有技术,构造简单,各个钢结构都是一体成型,施工简单,防水性能强,无需任何螺栓构件,即可采用两种类型防水结构形成全密封防水设计,提高了变形缝的防水效果,实现了一种栈桥与转运站变形缝的防水节点,在栈桥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栈桥与转运站变形缝的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节点作为一种结构,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节点,其中,优选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节点,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节点,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节点,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节点,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节点,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节点,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节点,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节点,其中,


技术总结
一种栈桥与转运站变形缝的防水节点,包括栈桥结构部分、转运站结构部分、踏步板结构部分,转运站结构部分包括设有第一钢结构,栈桥结构部分设有第二钢结构,踏步板结构部分具有第三结构,其中,第三结构的左竖立面与第一钢结构的左竖立面之间的空间,用作第一类型防水结构I,第三结构的右竖立面与第二钢结构的右竖立面之间的空间,用作第一类型防水结构II,第三结构的左竖立面与第三结构的右竖立面之间的空间,用作第二类型防水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各个钢结构一体成型,施工简单,无需任何螺栓构件,采用两种类型防水结构形成全密封防水设计,防水性能强,提高了变形缝的防水效果,在栈桥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万艳红,任庆彬,刘吉林,程旺旺,黄凌帅,徐颖,欧阳雷,陈飘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