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78182发布日期:2023-11-18 00:4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边跨梁段施工,尤其涉及一种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悬索桥的构造方式是19世纪初被发明的,许多桥梁使用这种结构方式。现代悬索桥,是由索桥演变而来。适用范围以大跨度及特大跨度公路桥为主,当今大跨度桥梁全采用此结构,是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

2、大跨悬索桥往往通航净空比较高,钢梁距离平台的高差较大,山区悬索桥由于地形条件决定,边跨塔根部钢梁距离平台的高度往往也较大,因此搭设支架存在材料投入大、作业安全风险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尤其对于缆载吊机法,还存在设备租赁、钢梁场内运输滑道及便道、基础处理等费用,安装、拆除、进退场等工序,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通过将梁段的水平拼接转为竖直拼接,减少了水平平台的使用面积,减小了场地硬化面积,减小了支架的搭建面积,降低支架材料的投入和支架搭设、拆除的人工及机械费用,极大地节约了施工成本。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涉及一种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所述边跨梁段至少包括一跨边跨梁段,且单跨边跨梁段沿顺桥向分为多节单节梁段,所述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001、从位于中跨侧的运输船中沿竖向起吊待施工边跨的首节梁段,并朝向边跨侧将起吊的梁段荡移至索塔靠近中跨侧的平台上;

5、s002、将落于中跨侧平台上的梁段的其中一端作为与平台连接的支点,其另一端向上移动以转动梁段,并使得梁段转动至竖直状态;

6、s003、将该节梁段从所述索塔的中跨侧吊装至边跨侧,并使该节梁段落于边跨侧预设的地面滑移支架上;

7、s004、将落至边跨侧的地面滑移支架上的梁段逐节移动至边跨对接拼装处,并沿竖直方向将单节梁段逐段拼接形成整体;

8、s006、沿竖向提升拼装为整体的单跨边跨梁段至设计高度,将该边跨梁段由竖直状态转向为水平状态,调整边跨梁段的高度以使其靠近边跨侧的端部落于辅助墩墩顶,其靠近中跨侧的端部通过吊索连接,完成单跨边跨梁段的安装。

9、进一步设置:所述单节梁段沿顺桥向的两端设置有转动吊耳,且每节单节梁段靠近边跨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平台预设的转向支架连接的转动铰。

10、进一步设置:所述s001中,运输船内的单节梁段通过安装在中跨主缆上的缆载吊机进行提升,索塔的下横梁上设有用于与单节梁段连接以牵引其梁段荡移至索塔靠近中跨侧的平台上的卷扬机。

11、进一步设置:在所述s002中,梁段靠近中跨的端侧的转动吊耳作为起吊点,其另一端的转动铰与转向支架连接以作为支点,位于中跨主缆上的缆载吊机与单节梁段作为起吊点的转动吊耳连接,缆载吊机向上提升单节梁段以使单节梁段绕着转动铰转动至与平台呈设计角度的位置。

12、进一步设置:待单节梁段转动至与平台呈设计角度后,通过设置在索塔下横梁上的卷扬机与单节梁段靠近其转动铰一端的转动吊耳连接,解除单节梁段的转动铰与平台上转动支架的连接,卷扬机对单节梁段进行缓慢放绳,使得单节梁段绕其与缆载吊机连接的端侧朝向中跨侧转动以达到竖直状态,解除卷扬机与位于单节梁段底部的转动的连接。

13、进一步设置:所述设计角度为与平台呈60°夹角。

14、进一步设置:索塔位于边跨侧的平台上设有卷扬机,卷扬机与单节梁段顶部的转动吊耳连接以牵引单节梁段从索塔的下横梁的上方越过直至落到设置在索塔边跨侧的地面滑移支架上。

15、进一步设置:所述边跨梁段包括两跨边跨梁段时,先按照s001至s005的步骤施工靠近边跨非连续端的第一跨边跨梁段,第一跨边跨梁段端部的吊索为设于边跨侧主缆上的临时吊索;

16、施工靠近中跨侧的第二跨边跨梁段时,按照s001至s004的步骤完成第二跨边跨梁段的焊接拼装,沿竖向提升第二跨边跨梁段至设计高度,并调整竖直状态的第二跨边跨梁段转为水平状态,调整第二跨边跨梁段的水平高度至其端部与第一跨梁段的端部对接,将第一跨边跨梁段与第二跨边跨梁段的相邻端进行焊接,且第二跨边跨梁段靠近边跨连续端的端部与吊索连接。

17、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跨边跨梁段包括多节无吊索梁段,所述第二跨边跨梁段包括多节无吊索梁段和一节有吊索梁段,所述有吊索梁段靠近中跨侧设置。

18、进一步设置:所述有吊索梁段与中跨主缆的第一对吊索连接。

19、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20、1.在本申请涉及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中,通过运输船将分节梁段运输到索塔附近,利用荡移的方式将单节梁段吊装到的平台上,将水平状态的梁段调整为竖直状态,又通过荡移的方式将梁段从索塔的中跨侧吊装至边跨侧,解决了索塔地处滩涂地,存在淤泥而导致运输船和运输车无法直接就位的问题。

21、2.在本申请涉及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中,将同一单跨的多节梁段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拼装,能够充分利用竖向空间来施工,减小了场地硬化面积,减小了支架的搭建面积,降低支架材料的投入和支架搭设、拆除的人工及机械费用。

22、3.在本申请涉及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中,本申请将梁段的荡移过程分为两段进行,能够确保梁段的荡移角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荡移角度过大而导致缆载吊机的吊装不稳定性。

23、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跨梁段至少包括一跨边跨梁段,且单跨边跨梁段沿顺桥向分为多节单节梁段,所述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节梁段沿顺桥向的两端设置有转动吊耳,且每节单节梁段靠近边跨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平台预设的转向支架连接的转动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01中,运输船内的单节梁段通过安装在中跨主缆上的缆载吊机进行提升,索塔的下横梁上设有用于与单节梁段连接以牵引其梁段荡移至索塔靠近中跨侧的平台上的卷扬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002中,梁段靠近中跨的端侧的转动吊耳作为起吊点,其另一端的转动铰与转向支架连接的一端作为支点,位于中跨主缆上的缆载吊机与单节梁段作为起吊点的转动吊耳连接,缆载吊机向上提升单节梁段以使单节梁段绕着转动铰转动至与平台呈设计角度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单节梁段转动至与平台呈设计角度后,通过设置在索塔下横梁上的卷扬机与单节梁段靠近其转动铰一端的转动吊耳连接,解除单节梁段的转动铰与平台上转动支架的连接,卷扬机对单节梁段进行缓慢放绳,使得单节梁段绕其与缆载吊机连接的端侧朝向中跨侧转动以达到竖直状态,解除卷扬机与位于单节梁段底部的转动吊耳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角度为与平台呈60°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索塔位于边跨侧的平台上设有卷扬机,卷扬机与单节梁段顶部的转动吊耳连接以牵引单节梁段从索塔的下横梁的上方越过直至落到设置在索塔边跨侧的地面滑移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跨梁段包括两跨边跨梁段时,先按照s001至s005的步骤施工靠近边跨非连续端的第一跨边跨梁段,第一跨边跨梁段端部的吊索为设于边跨侧主缆上的临时吊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边跨梁段包括多节无吊索梁段,所述第二跨边跨梁段包括多节无吊索梁段和一节有吊索梁段,所述有吊索梁段靠近中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吊索梁段与中跨主缆的第一对吊索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边跨梁段的荡移式竖向提升安装方法,解决了索塔地处滩涂地,存在淤泥而导致运输船和运输车无法直接就位的问题,其通过运输船将分节梁段运输到索塔附近,利用荡移的方式将单节梁段吊装到平台上,将水平状态的梁段调整为竖直状态,又通过荡移的方式将梁段从索塔的中跨侧吊装至边跨侧,并且将同一单跨的多节梁段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拼装,能够充分利用竖向空间来施工,减小了场地硬化面积,减小了支架的搭建面积,降低支架材料的投入和支架搭设、拆除的人工及机械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卢冠楠,肖向荣,安邦,杨鑫,胡建飞,姜栋,李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