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85077发布日期:2023-11-10 06:2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轨道桥梁挂篮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


背景技术:

1、由于高铁的速度非常快,为了保持高铁线路的平直稳定因此高铁轨道建设多采用高架桥的方式,在高架桥建设过程中,一般采用挂篮施工的方式。其中在浇筑较大跨度的悬臂桥梁时,两个桥梁支点之间的桥体为变截面箱梁。

2、挂篮浇筑施工过程为,挂篮安装在1号段后进行2号段的浇注,2号段浇筑完成之后待达到规定强度值后,进行挂篮行走操作,挂篮行走之前需要进行脱模操作,现有技术中内模大多为定制的模板,内模与桁架之间连接在一起,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模板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拆除,使得模板不直接与箱梁的内壁接触,以便模板能够顺利的移动,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在对模板进行定位安装,由于箱梁的截面变化,新安装的模板的尺寸也要进行更换并且需要重新适配安装,内模的脱模以及安装新的模板过程繁琐,并且精度不稳定,安装过程中两侧的模板不能实现同时安装,精度不高使得后续的标高调整难度增加。此外,模板直接移动时,模板与箱梁内壁贴合接触部分会产生摩擦,不仅难移动而且对模板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挂篮内模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不方便,挂篮整体行走时,内模与箱梁内臂摩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包括支撑桁架,所述支撑桁架滑动设置在挂篮的滑梁上;内顶模,所述内顶模固定在所述支撑桁架上;内侧模,两个所述内侧模关于所述内顶模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内侧模转动于所述内顶模两侧;调节模,每一个所述内侧模远离所述内顶模的侧边均转动设置有所述调节模;所述调节模沿所述内侧模宽度方向的长度由所述内侧模与所述内顶模的夹角变化产生变化;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桁架上,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支撑桁架的中间位置;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内侧模和所述安装架之间,所述转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内侧模和所述调节模绕所述内顶模转动;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调节模与所述内侧模之间,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调节模沿所述内侧模宽度方向的长度。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侧模与所述内顶模之间设置有连接模,所述连接模与所述内侧模之间固定并形成大于90°的夹角,所述连接模与所述内顶模之间转动连接。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杆、连接架、液压缸,所述驱动杆纵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内,所述驱动杆沿所述安装架的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桁架上,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连接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架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的两侧,所述连接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侧模上,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杆上。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模由多个模板单元组成,多个所述模板单元沿其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形成所述调节模,相邻两个所述模板单元之间的转动轴处设置有扭簧,与所述内侧模相邻的所述模板单元与所述内侧模转动轴处设置有扭簧。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连接板、牵引钢丝、收放钢丝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调节模与所述内侧模之间,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调节模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滑动座、滑动杆、弹簧,所述滑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内侧模上,所述调节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座内,所述调节板沿所述调节模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调节板的下端为弧形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模板单元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滑动座上固定设置有耳座,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滑动杆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另一端穿设在所述耳座内,所述滑动杆与所述调节板平行,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耳座之间,所述连接板将多个所述调节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牵引钢丝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收放钢丝组件相连,所述收放钢丝组件用于卷收牵引钢丝或放线牵引钢丝。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调节模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三组,所述牵引钢丝沿所述内侧模、所述内顶模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内侧模、所述内顶模上设置有定滑轮,所述牵引钢丝沿所述定滑轮布设。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杆为转轴,所述安装架内滑动设置有轴套,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轴套内,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在所述轴套上,所述收放钢丝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所述收放钢丝组件包括卷筒、齿条、第一棘齿、齿轮、第一掣动块、换向件、第一容置槽,所述卷筒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牵引钢丝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上,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齿条沿所述安装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齿轮转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轮端面开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调节槽、两个第一枢接槽,所述第一棘齿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棘齿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一调节槽内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掣动块,两个所述第一掣动块与两个第一枢接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掣动块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枢接槽内,所述第一掣动块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的第一侧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换向件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掣动块之间;

9、所述轴套远离所述齿轮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调节槽、一个第二枢接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设置有第二棘齿,所述第二棘齿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调节槽内设置有第二掣动块、限位块,所述第二掣动块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枢接槽内,所述限位块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槽内,所述第二掣动块与所述第二调节槽的第二侧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v形弹片。

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挂篮内模结构紧凑、安装拆卸方便,通过液压缸能够方便快捷的调节内侧模与内顶模的夹角,使得挂篮内模在移动时能够避免与箱梁内侧壁接触,减少摩擦阻力。

13、(2)通过调节组件和收放钢丝组件以及转动机构的联动配合,使得内顶模下移时具有更大的空间,并且使得调节模能够根据节段浇筑截面的不同自动调节宽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桁架(4),所述支撑桁架(4)滑动设置在挂篮的滑梁(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模(8)与所述内顶模(7)之间设置有连接模(9),所述连接模(9)与所述内侧模(8)之间固定并形成大于90°的夹角,所述连接模(9)与所述内顶模(7)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杆(12)、连接架(13)、液压缸(14),所述驱动杆(12)纵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架(6)内,所述驱动杆(12)沿所述安装架(6)的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液压缸(14)固定在所述支撑桁架(4)上,所述液压缸(14)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杆(12)连接,所述连接架(1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架(13)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杆(12)的两侧,所述连接架(13)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侧模(8)上,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杆(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10)由多个模板单元(11)组成,多个所述模板单元(11)沿其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形成所述调节模(10),相邻两个所述模板单元(11)之间的转动轴处设置有扭簧,与所述内侧模(8)相邻的所述模板单元(11)与所述内侧模(8)转动轴处设置有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15)、连接板(22)、牵引钢丝(23)、收放钢丝组件(24),所述调节组件(15)设置在所述调节模(10)与所述内侧模(8)之间,所述调节组件(15)沿所述调节模(10)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所述调节组件(15)包括调节板(16)、滑动座(17)、滑动杆(18)、弹簧(19),所述滑动座(17)固定设置在所述内侧模(8)上,所述调节板(16)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座(17)内,所述调节板(16)沿所述调节模(10)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调节板(16)的下端为弧形板,所述调节板(16)与所述模板单元(11)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滑动座(17)上固定设置有耳座(20),所述调节板(16)上设置有连接座(21),所述滑动杆(18)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21)上,另一端穿设在所述耳座(20)内,所述滑动杆(18)与所述调节板(16)平行,所述弹簧(19)套设在所述滑动杆(18)上,所述弹簧(19)位于所述连接座(21)与所述耳座(20)之间,所述连接板(22)将多个所述调节板(16)连接在一起,所述牵引钢丝(23)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收放钢丝组件(24)相连,所述收放钢丝组件(24)用于卷收牵引钢丝(23)或放线牵引钢丝(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5)沿所述调节模(10)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三组,所述牵引钢丝(23)沿所述内侧模(8)、所述内顶模(7)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内侧模(8)、所述内顶模(7)上设置有定滑轮,所述牵引钢丝(23)沿所述定滑轮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2)为转轴,所述安装架(6)内滑动设置有轴套(25),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轴套(25)内,所述液压缸(14)的输出端固定在所述轴套(25)上,所述收放钢丝组件(24)设置在所述驱动杆(12)上,所述收放钢丝组件(24)包括卷筒(26)、齿条(27)、第一棘齿(28)、齿轮(29)、第一掣动块(30)、换向件(31)、第一容置槽(32),所述卷筒(26)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牵引钢丝(23)远离所述连接板(22)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26)上,所述齿条(27)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6)上,所述齿条(27)沿所述安装架(6)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齿轮(29)转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齿条(27)与所述齿轮(29)啮合,所述齿轮(29)端面开设有第一容置槽(32)、第一调节槽(33)、两个第一枢接槽(34),所述第一棘齿(28)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棘齿(28)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32)内,所述第一调节槽(33)内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掣动块(30),两个所述第一掣动块(30)与两个第一枢接槽(34)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掣动块(30)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枢接槽(34)内,所述第一掣动块(30)与所述第一调节槽(33)的第一侧面(3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换向件(31)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掣动块(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v形弹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梁挂篮内模,包括支撑桁架、内顶模、内侧模、调节模、安装架、转动机构、调节机构,支撑桁架滑动设置在挂篮的滑梁上;内顶模固定在支撑桁架上;两个内侧模关于内顶模对称并转动设置在内顶模上,每一个内侧模远离内顶模的侧边均转动设置有调节模;安装架竖直设置在支撑桁架上,安装架位于支撑桁架的中间位置;转动机构设置在内侧模和安装架之间,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内侧模和调节模绕内顶模转动;调节机构设置在调节模与内侧模之间,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调节模沿内侧模宽度方向的长度。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挂篮内模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不方便,挂篮整体行走时,内模与箱梁内臂摩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王磊,王刚,孙雅博,唐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