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16085发布日期:2024-01-06 23:1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土木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多。城市交通立体化的步伐飞速迈进,在满足城市桥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引入了莱昂哈特提出的“桥梁美学”这一概念,对城市桥梁的文化艺术、景观造型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一种自带花槽的桥梁边护栏就是这一概念的产物。对于具有花箱护栏的施工,一般是直接将花槽镶嵌于桥梁护栏内,为了保证空间的富裕,模板一般制成直角u型,受其结构形式的限制其模板通常采用生拉硬撬的方式进行拆除,随着周转次数的增多,模板易发生变形,且施工安全性差,施工效率低。

2、中国专利文献cn 114351625 a记载了一直钢筋混凝土花箱护栏及施工方法,由于护栏是根据桥面进行适应性设置,桥梁上不同位置的桥面板其尺寸角度均不相同,该方法并无法适应桥面的变化,使用存在缺陷;中国专利文献cn 112663493 a记载了一种桥梁带花箱混凝土防撞护栏结构,但是其没有具体记载如何保证花箱的施工精度,亦存在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护栏上的花箱施工效率低,花箱模板安拆不便,整体的施工精度不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包括第一护栏模板和第二护栏模板,第一护栏模板和第二护栏模板的上侧通过支撑架连接,支撑架上穿设有第一吊杆,第一吊杆的底部通过驱动单元连接有花箱伸缩模,花箱伸缩模包括底模,底模两侧对称设有侧模,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底模在第一吊杆的轴线方向移动,底模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吊杆,第二吊杆的上侧和支撑架固定,第二吊杆上套设有滑套和弹簧,滑套外侧设有耳板,耳板通过连接板和侧模铰接,弹簧用于为滑套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3、优选的方案中,支撑架包括横梁和竖梁,竖梁抵靠在第二护栏模板的外侧,竖梁通过螺钉和第二护栏模板连接,横梁相对竖梁的一侧设有圆杆,圆杆穿设在第一护栏模板上,圆杆通过螺母和第一护栏模板连接。

4、优选的方案中,侧模的上部通过轴杆铰接有压板,压板的底部设有凸起,凸起用于填补两侧的侧模分别与第一护栏模板及第二护栏模板之间的缺口,压板通过锁钩分别与第一护栏模板及第二护栏模板连接。

5、优选的方案中,第一护栏模板和第二护栏模板的顶部分别平行设有竖杆,压板的顶部通过螺钉铰接有锁钩,锁钩可拆卸的和竖杆卡接。

6、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吊杆的底部固设有顶板,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套和顶升套,顶升套固设在顶板的底部,固定套通过底座和底模连接,固定套内转动设有螺杆,螺杆底部固设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设置在电机上,电机和底模连接,螺杆和顶升套螺纹连接。

7、优选的方案中,第二斜齿轮的下侧设有转杆,转杆上套设有限位套,底模上设有轴承,转杆穿设在轴承上,限位套抵靠在轴承顶部。

8、优选的方案中,固定套内侧设有第一台阶,顶升套外侧设有第二台阶,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相匹配。

9、优选的方案中,滑套的两侧分别设有锁套,锁套和第二吊杆螺纹连接,弹簧两侧分别抵靠在锁套和滑套上。

10、优选的方案中,底模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接触板,侧模的内侧设有第二接触板,第二接触板上平行设有多个第一肋板,两个第一接触板之间通过第二肋板连接,第一接触板上贯穿设有腰圆槽,第二接触板上贯穿设有通孔,螺钉穿设在腰圆槽和通孔内,螺钉通过螺母将底模和侧模连接,连接板和第一肋板铰接。

11、优选的方案中,一种花箱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根据设计图纸完成各部件的加工,并进行校准核验;

13、s2、将驱动单元安装到花箱伸缩模内,并调试运行;

14、s3、通过驱动单元调整花箱伸缩模至开模状态;

15、s4、完成第一护栏模板和第二护栏模板的定位,并用支撑架将第一护栏模板和第二护栏模板进行固定;

16、s5、将花箱伸缩模和驱动单元整体吊装至支撑架的下部,通过螺母分别对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完成锁止;

17、s6、通过驱动单元调整花箱伸缩模至合模状态,并通过螺钉调整整体的密封性;

18、s7、通过压板分别和两侧的第一护栏模板与第二护栏模板进行开合,从而完成整体的横向纠偏,保证安装支撑架和花箱伸缩模的位置安装准确;

19、s8、打开压板,进行浇筑振捣施工,待振捣完成后,关闭压板;

20、s9、待浇筑养护完成后进行拆模,保证各部件和已浇筑混凝土面脱离,整体运输至下一施工点;

21、s10、循环操作s4~ s9直至施工完成。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支撑架为花箱伸缩模提供安装基础,同时压板可以同时起到检测第一护栏模板和第二护栏模板之间的浇筑护栏的尺寸宽度、以及浇筑完成后的花箱相对浇筑护栏的位置的精确度的作用,装置整体结构可靠,模板拆卸方便,避免了采用传统方式施工时的生拉硬撬,最后导致模板使用寿命较短,使用成本高的状况,使用时,只需要驱动电机即可完成整体的合模或开模,调整弹簧下面的锁套即可改变整体的侧模缩回的速度和距离,维护方便,能保证施工的高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护栏模板(1)和第二护栏模板(2),第一护栏模板(1)和第二护栏模板(2)的上侧通过支撑架(3)连接,支撑架(3)上穿设有第一吊杆(4),第一吊杆(4)的底部通过驱动单元(8)连接有花箱伸缩模(6),花箱伸缩模(6)包括底模(601),底模(601)两侧对称设有侧模(602),驱动单元(8)用于驱动底模(601)在第一吊杆(4)的轴线方向移动,底模(601)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吊杆(9),第二吊杆(9)的上侧和支撑架(3)固定,第二吊杆(9)上套设有滑套(11)和弹簧(12),滑套(11)外侧设有耳板(19),耳板(19)通过连接板(20)和侧模(602)铰接,弹簧(12)用于为滑套(11)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其特征是:支撑架(3)包括横梁(301)和竖梁(302),竖梁(302)抵靠在第二护栏模板(2)的外侧,竖梁(302)通过螺钉(16)和第二护栏模板(2)连接,横梁(301)相对竖梁(302)的一侧设有圆杆(303),圆杆(303)穿设在第一护栏模板(1)上,圆杆(303)通过螺母(5)和第一护栏模板(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其特征是:侧模(602)的上部通过轴杆(13)铰接有压板(14),压板(14)的底部设有凸起(15),凸起(15)用于填补两侧的侧模(602)分别与第一护栏模板(1)及第二护栏模板(2)之间的缺口,压板(14)通过锁钩(17)分别与第一护栏模板(1)及第二护栏模板(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其特征是:第一护栏模板(1)和第二护栏模板(2)的顶部分别平行设有竖杆(18),压板(14)的顶部通过螺钉(16)铰接有锁钩(17),锁钩(17)可拆卸的和竖杆(18)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其特征是:第一吊杆(4)的底部固设有顶板(7),驱动单元(8)包括固定套(801)和顶升套(802),顶升套(802)固设在顶板(7)的底部,固定套(801)通过底座(807)和底模(601)连接,固定套(801)内转动设有螺杆(806),螺杆(806)底部固设有第二斜齿轮(805),第二斜齿轮(805)啮合连接有第一斜齿轮(804),第一斜齿轮(804)设置在电机(803)上,电机(803)和底模(601)连接,螺杆(806)和顶升套(802)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其特征是:第二斜齿轮(805)的下侧设有转杆(808),转杆(808)上套设有限位套(809),底模(601)上设有轴承(810),转杆(808)穿设在轴承(810)上,限位套(809)抵靠在轴承(810)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其特征是:固定套(801)内侧设有第一台阶(811),顶升套(802)外侧设有第二台阶(812),第一台阶(811)和第二台阶(812)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其特征是:滑套(11)的两侧分别设有锁套(10),锁套(10)和第二吊杆(9)螺纹连接,弹簧(12)两侧分别抵靠在锁套(10)和滑套(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其特征是:底模(60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接触板(603),侧模(602)的内侧设有第二接触板(604),第二接触板(604)上平行设有多个第一肋板(607),两个第一接触板(603)之间通过第二肋板(608)连接,第一接触板(603)上贯穿设有腰圆槽(605),第二接触板(604)上贯穿设有通孔(606),螺钉(16)穿设在腰圆槽(605)和通孔(606)内,螺钉(16)通过螺母(5)将底模(601)和侧模(602)连接,连接板(20)和第一肋板(607)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一种花箱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准施工的花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护栏模板和第二护栏模板,第一护栏模板和第二护栏模板的上侧通过支撑架连接,支撑架上穿设有第一吊杆,第一吊杆的底部通过驱动单元连接有花箱伸缩模,花箱伸缩模包括底模,底模两侧对称设有侧模,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底模在第一吊杆的轴线方向移动,底模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吊杆,第二吊杆的上侧和支撑架固定,第二吊杆上套设有滑套和弹簧,滑套外侧设有耳板,耳板通过连接板和侧模铰接,弹簧用于为滑套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雷,许哲,王子龙,达欣,何新朋,刘威扬,杨高阳,陈立斌,严登鹏,王志敏,刘运喆,左怡林,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