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岩地层条件下隧道锚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97212发布日期:2023-11-21 00:3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软岩地层条件下隧道锚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桥梁建筑,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软岩地层条件下隧道锚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悬索桥是以承受拉力的缆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主要由主缆、桥塔、锚碇、缆索和加劲梁组成,因其跨越能力大,是山区公路桥梁建设普遍采用的一种桥梁结构形式。其中,锚碇是悬索桥锚固主缆的关键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主缆张力传递给地基。悬索桥的锚碇分为自锚式和地锚式两种,地锚式又有重力式和隧道式之分。其中,隧道式锚碇(简称“隧道锚”)能较好地结合锚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利用锚塞体与其周边岩体的共同作用,具有工程规模小,性价比高、对周边环境扰动小的优势。

2、设置隧道锚需要考虑仰坡放坡的稳固性,通常坡脚位置应力集中,稳定性差,现有常采用锚索等柔性结构对坡脚进行加固。但在某些峡谷地区,场地地质条件差,坡体上部分布为硬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而坡体下部分布为软岩,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极破碎,呈显著的“上硬下软”的地层特点,在软岩部位使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施工周期长、施工质量风险大、锚索控制变形效果差,达不到“固脚”的目的,对坡体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软岩地层条件下隧道锚的支护结构;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为提供上述支护结构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支护结构,利用“抗滑桩+承台”的体系,用于支撑加固隧道锚洞口的稳定性,则隧道锚洞室上方山体载荷,传力模式清晰明确,加固效果良好、解决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陡边坡坡脚开挖隧道锚的稳定性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软岩地层条件下隧道锚的支护结构,包括两排抗滑桩组件,以及设于抗滑桩组件上方的承台;

4、每个抗滑桩组件均包括两个抗滑桩,且一个抗滑桩组件内的两个抗滑桩分别设于隧道锚的两侧;

5、所述抗滑桩组件和承台均设于山体内,用于支撑山体载荷。

6、优选地,靠近山体内侧的抗滑桩组件中抗滑桩的长度,长于靠近山体外侧的抗滑桩组件中抗滑桩的长度。

7、优选地,一个抗滑桩组件中的两个抗滑桩长度相等。

8、优选地,所述抗滑桩的下端埋设于山体内,且抗滑桩的顶部高于隧道锚的顶部;

9、所述承台位于一级边坡内。

10、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护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每排抗滑桩组件中的一个抗滑桩同时施做,且同时施做的抗滑桩处于对角位置;

12、s2、施做每排抗滑桩组件中的另一个抗滑桩;

13、s3、施做承台;

14、s4、开挖隧道锚的洞室,进行隧道锚的施工。

15、优选地,步骤s4后,还包括回填反压的步骤。

16、本申请提供的支护结构,利用“抗滑桩+承台”的体系,用于支撑加固隧道锚洞口的稳定性,在隧道锚洞室两侧各分布两个抗滑桩,同时四个抗滑桩上方设置承台,则上方山体和边坡的载荷传递至承台,再经由多个抗滑桩传递至下方基岩中,传力模式清晰明确,加固效果良好、稳固,确保坡体的整体稳定性,为隧道锚顺利开挖创造有力条件,避免了软岩部位锚索失效带来的隧道锚开挖安全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软岩地层条件下隧道锚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排抗滑桩组件,以及设于抗滑桩组件上方的承台(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岩地层条件下隧道锚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山体内侧的抗滑桩组件中抗滑桩(1)的长度,长于靠近山体外侧的抗滑桩组件中抗滑桩(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岩地层条件下隧道锚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抗滑桩组件中的两个抗滑桩(1)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软岩地层条件下隧道锚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1)的下端埋设于山体内,且抗滑桩(1)的顶部高于隧道锚(a)的顶部;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后,还包括回填反压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岩地层条件下隧道锚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排抗滑桩组件,以及设于抗滑桩组件上方的承台(2);每个抗滑桩组件均包括两个抗滑桩(1),且一个抗滑桩组件内的两个抗滑桩(1)分别设于隧道锚(a)的两侧;所述抗滑桩组件和承台(2)均设于山体内,用于支撑山体载荷。本申请还提供上述支护结构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支护结构,利用“抗滑桩+承台”的体系,则隧道锚洞室上方山体载荷,传力模式清晰明确,加固效果良好、解决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陡边坡坡脚开挖隧道锚的稳定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靖,田学军,陈应高,李春风,杨健,刘建军,李银斌,杨鸿波,张安睿,郑戈瑞,陈仕,曹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