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9864发布日期:2024-02-02 20:5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道闸,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生,机器人的比赛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机器人足球赛、灭火竞赛和综合竞赛等,而在大多数机器人赛事中,都需要用到道闸系统:在道闸开启时,机器人能够从中通过,而在道闸关闭时,对机器人进行阻挡,以此计算机器人的得分。

2、但是,现有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在机器人赛事中使用时往往还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3、1、在道闸关闭后,由于机器人的惯性和操作人员的反应等原因,导致机器人无法及时停止,仍然容易撞击在道闸上,而现有的开闭道闸系统,又无法对机器人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导致道闸容易由于撞击导致发生损坏;

4、2、当道闸关闭,而机器人无法及时停止,导致撞击在道闸上时,撞击的反作用力同样会传递给机器人,进而导致机器人容易向后摔倒,并发生损坏,增加了机器人赛事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将弧形缓冲板降下,防止机器人向后摔倒的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包括:

4、两个底座,每个所述底座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顶板,两块所述顶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板;

5、两个防撞机构,每个所述防撞机构包括两个滑槽、移动板、推板、两个第一弹簧、空腔、两个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两个所述滑槽均开设于底座的上壁,所述移动板和推板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槽内,所述移动板和推板分别通过两个第一弹簧与滑槽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空腔开设于底座的内部,所述移动板和推板底部均延伸至空腔内,所述移动板和推板延伸至空腔内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空腔内,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分别与第一齿轮的上方和下方相互啮合。

6、优选地,还包括:两个缓冲机构,每个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伸缩杆、两个滑块、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第一铰接座、两根连杆、螺纹杆、升降板、两个第二铰接座、两块支撑板、转杆、导向辊、导向块、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顶板的下壁,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伸缩杆的两侧输出端上,每个所述滑块均通过第二弹簧与伸缩杆的两侧弹性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部均设有第一铰接座,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上均铰接有连杆,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伸缩杆的下方,所述升降板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上,所述升降板的上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铰接座,两根所述连杆远离第一铰接座的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第二铰接座上,两块所述支撑板均固定连接于升降板的上壁,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两块支撑板之间,所述导向辊固定连接于转杆上,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于顶板的上壁,所述导向块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转轴靠近第二齿条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互啮合。

7、优选地,还包括:两个防锈机构,每个所述防锈机构包括凸轮、两块c形板、两块传动板、两个抽吸室、两根推杆、两个第三弹簧、两个储液室、两根抽液管和两根排液管,所述凸轮固定连接于螺纹杆的底部,两块所述c形板均固定连接于底座上,两块所述c形板内均滑动连接有传动板,两块所述c形板内部均设有抽吸室,每块所述传动板靠近抽吸室的一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每块所述传动板均通过第三弹簧与抽吸室的外壁弹性连接,每块所述c形板的上壁均固定连接有储液室,所述抽吸室通过抽液管与储液室的内部连通,所述抽吸室通过排液管与外界连通,且所述排液管处于第一弹簧的正上方。

8、优选地,每块所述移动板上均设有挡板。

9、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螺纹升角大于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

10、优选地,每根所述推杆均延伸至抽吸室内,每根所述推杆位于抽吸室内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密封滑动连接于抽吸室的内壁。

11、优选地,每根所述抽液管内均设有第一单向阀。

12、优选地,每根所述排液管内均设有第二单向阀。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的优点在于:

14、1、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撞机构,在道闸关闭,机器人撞击道闸时,通过撞击产生的冲击力推动推板,进而带动第一齿条移动,通过第一齿轮带动另一个第一齿条同步移动,从而使得推板和移动板同步做相互靠近的运动,进而通过两个第一弹簧的弹力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防止机器人撞击时对道闸的损坏。

15、2、本发明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在冲击力较大时,移动板和推板的相互靠近,将挤压两个滑块,使得两个滑块相互靠近,此时通过两个第二弹簧的弹力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缓冲,同时通过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连杆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通过导向辊对导向块进行挤压推动,从而使得第二齿条移动,通过第二齿轮带动弧形缓冲板向下摆动,对机器人进行防护,防止机器人由于撞击道闸导致向后倾倒,避免了机器人的摔倒损坏。

16、3、本发明通过设置防锈机构,在升降板垂直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通过凸轮往复的对传动板进行挤压推动,从而通过推杆和活塞抽吸出储液室内的润滑液,并通过排液管将其滴至第一弹簧上,防止第一弹簧上锈,保证了第一弹簧弹力对于冲击力的缓冲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移动板(22)上均设有挡板(2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6)的螺纹升角大于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推杆(45)均延伸至抽吸室(44)内,每根所述推杆(45)位于抽吸室(44)内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密封滑动连接于抽吸室(44)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抽液管(48)内均设有第一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排液管(49)内均设有第二单向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道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赛事的智能开闭道闸系统,包括两个底座,每个所述底座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顶板,两块所述顶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板;两个防撞机构,每个所述防撞机构包括两个滑槽、移动板、推板、两个第一弹簧、空腔、两个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两个所述滑槽均开设于底座的上壁。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撞机构,在道闸关闭,机器人撞击道闸时,通过撞击产生的冲击力推动推板,进而带动第一齿条移动,通过第一齿轮带动另一个第一齿条同步移动,从而使得推板和移动板同步做相互靠近的运动,进而通过两个第一弹簧的弹力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防止机器人撞击时对道闸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李秉昂,王渲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县嘉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