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索抗风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06444发布日期:2024-02-09 12:5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缆索抗风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缆索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缆索抗风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出现越来越多的大跨度桥梁施工工程,大跨径悬索桥在我国大量兴起,悬索桥又名吊桥,指的是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缆索吊应用到悬索桥加劲梁的吊装中,缆索吊起吊重物后可以沿中跨全跨范围内进行移动,起吊点位置不受限制,其架设速度极快、成本低,成为了悬索桥加劲梁吊装一种可行方案,然而,风灾是自然灾害中发生最频繁的一种,当桥梁结构刚度较小,且风绕过桥梁结构后,结构振动受到激发,这时的空气力不仅具有静力作用还有动力作用,但目前桥梁抗风结构较为复杂,造成了缆索施工难度增加及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缆索抗风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缆索抗风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浇筑主塔,对塔柱位置进行划分,确定浇筑的节段,浇筑主塔,在塔柱外配置塔吊和电梯,搭建液压爬模,逐层绑扎钢筋,埋件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以构建主塔;

4、s2:塔架安装,首先对地锚进行施工,为了确保预应力岩锚的成孔精度,先浇筑锚墙再进行预应力岩锚的施工,然后安装塔架,每个塔架使用无缝钢管作为立柱,并通过塔吊吊装安装;

5、s3:缆绳架设,在地锚处设置转向轮,并往转向轮的表面绕过承重绳,承重绳架设完毕后,在索塔的工作平台上安装跑马滑车,跑马滑车安装在承重绳上,组装完成后安装运载梁、分配梁、上下挂架;

6、s4:设置桥梁加强桁架,将加强桁架安置在桥梁结构的桥面上,并靠近桥梁结构中最大悬臂端,并根据桥梁结构上的挂孔位置,将加强桁架固定在桥梁结构的桥面上;

7、s5:起吊绳安装,起重索先由起吊卷扬机上牵拉出来,经布置在重力锚砼上方的托轮,再从底座上方的压轮下穿过,利用拽拉器将起吊绳牵拉至索塔穿过索鞍和制索器,再穿过跑马上挂架和下挂架,完成起吊绳的安装;

8、s6:牵引绳安装,牵引绳先从牵引卷扬机处牵拉出来,经过地锚上方的压轮,再翻过塔顶塔架上的索鞍,钢绳穿过跑车索引装置导轮,拉回跨过塔顶索鞍锚固在地锚上,形成双线牵引系统。

9、为了分层浇筑锚墙砼,本发明改进有,所述s2中,预应力岩锚的施工需要先测量放样,通过拉线的方式将放样位置划出来,然后分层浇筑锚墙砼。

10、为了使承重绳形成串联,本发明改进有,所述s3中,当承重绳绕过转向轮后,需要对接起来,使承重绳形成一个串联结构。

11、为了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改进有,所述s4中,加强桁架的施工方法中还包括在桥梁下灌注灌浆料。

12、为了确定绳卡数量,本发明改进有,所述s6中,牵引绳的锚固点处接头绳卡不少于8个,每个绳卡间距为25cm,绳卡将钢绳压扁1/3左右。

13、为了测试塔架变形和应力情况,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在塔架处安装应变片,以测试塔架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14、为了确定不同梁段的吊点位置,本发明改进有,所述跑马下挂架下连接三角吊架作为起吊工具,三角吊架为等边三角形,三角吊架底下设一根工字钢承重作为不同梁段的吊点分配,吊架安装通过销子直接与缆索吊下挂架连接。

15、为了用作索鞍的支撑平台,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塔架顶部设置两道横向工字钢承重梁,两道工字钢间距为3.5米,承重梁顶面铺满工字钢作为索鞍的支撑平台。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7、本发明中,利用岩锚和锚墙作为地锚的后锚结构,可以缩减地锚成本,塔架可以直接利用主体索塔结构作为塔架的基础,不需设置庞大的塔架结构,节约了施工成本,缆索吊承重绳地锚后锚位置,可通过转向轮来实现各根钢丝绳之间的串联,使承重绳自行调节到基本一致的高度,承重绳受力基本均衡,另外,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加强桁架,有效加强桥梁结构的强度,可有效的抵抗横风和竖风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并能有效抑制抖振,降低缆索施工难度增加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缆索抗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抗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预应力岩锚的施工需要先测量放样,通过拉线的方式将放样位置划出来,然后分层浇筑锚墙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抗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当承重绳绕过转向轮后,需要对接起来,使承重绳形成一个串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抗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加强桁架的施工方法中还包括在桥梁下灌注灌浆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抗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牵引绳的锚固点处接头绳卡不少于8个,每个绳卡间距为25cm,绳卡将钢绳压扁1/3左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抗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塔架处安装应变片,以测试塔架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抗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马下挂架下连接三角吊架作为起吊工具,三角吊架为等边三角形,三角吊架底下设一根工字钢承重作为不同梁段的吊点分配,吊架安装通过销子直接与缆索吊下挂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缆索抗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顶部设置两道横向工字钢承重梁,两道工字钢间距为3.5米,承重梁顶面铺满工字钢作为索鞍的支撑平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缆索抗风施工方法,涉及缆索施工技术领域,S1:浇筑主塔,对塔柱位置进行划分,确定浇筑的节段,浇筑主塔,在塔柱外配置塔吊和电梯,搭建液压爬模,逐层绑扎钢筋,埋件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以构建主塔,岩锚和锚墙作为地锚的后锚结构,可以缩减地锚成本,塔架可以直接利用主体索塔结构作为塔架的基础,不需设置庞大的塔架结构,节约了施工成本,缆索吊承重绳地锚后锚位置,可通过转向轮来实现各根钢丝绳之间的串联,使承重绳自行调节到基本一致的高度,承重绳受力基本均衡,另外,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加强桁架,有效加强桥梁结构的强度,可有效的抵抗横风和竖风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并能有效抑制抖振,降低缆索施工难度增加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星,周泽林,张明金,朱磊,胡伟山,杨威,李鑫,付弦,周迎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