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8881发布日期:2023-07-28 06:1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清扫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1、清扫车的吸嘴体是清扫车上的重要组成部件,清扫车清扫过程中,液压油缸控制吸嘴体下降,清扫车风机运转对垃圾箱形成的真空吸力,把路面上的垃圾通过吸嘴体及连接管道吸入到垃圾箱内。清扫完毕后,液压油缸控制吸嘴体升起,清扫车即可在道路上快速行驶。

2、传统的清扫车因底盘较高、轴距较长,所以安装空间大,吸嘴体油缸可垂直放置,不影响其余工作部件的布置。但是,有部分小型清扫车受底盘限制,底盘高度较低,轴距较短,扫盘布置在车身两侧后就没有了吸嘴体的安装空间,不能满足传统的液压提升油缸布置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在最小的空间内实现吸嘴提升及下落功能的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包括:

4、安装座,固定安装于车架上;

5、提升油缸,所述提升油缸沿横向布置于车架的下方,所述提升油缸的缸筒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6、第一导向轮座,固定安装于车架上,所述第一导向轮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导向轮;

7、第二导向轮座,固定安装于车架上,所述第二导向轮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二导向轮;

8、第三导向轮座,固定安装于车架上,所述第三导向轮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三导向轮;

9、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三导向轮的外周面上分别开设有斜槽;

10、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提升油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三导向轮后与吸嘴体固定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三导向轮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架上安装有油缸固定卡。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轮座、第二导向轮座及第三导向轮座上分别设置有牵引绳限位结构。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轮座、第二导向轮座及第三导向轮座分别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焊接有两安装板,各导向轮分别通过销轴转动安装于两安装板之间。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绳限位结构为设置于两安装板之间的限位螺栓。

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为l型折弯结构。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18、(1)提升油缸为横向布置,可以有效利用底盘空间,便于其余工作部件的安装;三个导向轮座的位置关系通过巧妙的设计,通过三个安装方向不同的导向轮配合使牵引绳受力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带动位于底盘底部的吸嘴体提升或下降,这样可以达到在最小的空间实现吸嘴体提升及下落的目的。

19、(2)采用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使小型车辆实现了在底部安装吸嘴体的可能,让车辆两侧扫刷距离布置在中间的吸嘴体更近,使车辆道路清扫效果更好。

20、(3)本提升装置可以适应任何底盘的吸嘴提升,不仅满足小轴距的车辆,大轴距车辆也可安装使用,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和稳定可靠的特点,通用性极强。



技术特征:

1.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三导向轮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安装有油缸固定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座、第二导向轮座及第三导向轮座上分别设置有牵引绳限位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座、第二导向轮座及第三导向轮座分别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焊接有两安装板,各导向轮分别通过销轴转动安装于两安装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限位结构为设置于两安装板之间的限位螺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为l型折弯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扫车吸嘴体变向提升装置,包括安装座、提升油缸、第一导向轮座、第二导向轮座、第三导向轮座及牵引绳,所述提升油缸沿横向布置于车架下方,第一导向轮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三导向轮的外周面上分别开设有斜槽;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提升油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三导向轮后与吸嘴体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三个安装方向不同的导向轮配合使牵引绳受力方向发生改变,可以达到在最小的空间实现吸嘴体提升及下落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何锦成,徐飞,周子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