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间高四周低深基坑的物料运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90118发布日期:2023-07-25 17:5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中间高四周低深基坑的物料运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涉及一种基于中间高四周低深基坑的物料运输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中,为了增加土地的利用率,需要施工深基坑。而在一些工况下,深基坑需要在中间高四周低工况,即形成了一个“孤岛型”突出结构。从自然地坪、槽底到“孤岛”,无法直接进行物料运输,对施工形成交通制约。

2、为了解决上述运输问题,通常需要在中间场地的周围留置一圈自然土堆积的马道,在自然地坪边设置通向较低槽底的土马道。如此设置,不但施工周期长,而且还影响相关结构及工序的施工;此外,土马道使用完成后的土方清除工作也耗时费力。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基于中间高四周低深基坑的物料运输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基于中间高四周低深基坑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结构合理,将栈桥组件与土马道组合,在满足物料运输的同时,降低了大量土方留置及施工作业面,减少了对现场施工作业的影响。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间高四周低深基坑的物料运输结构,其包括栈桥组件,所述栈桥组件包括第一坡道、平直道和第二坡道,三者连接为一体;所述平直道设置于基坑四周的深处,所述第一坡道的一端搭接于基坑顶部的自然地坪,所述第二坡道的一端搭接于基坑中间的高处;还包括土马道,其设置于基坑四周的深处,并且,所述土马道与基坑顶部的自然地坪相对应。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坡道、平直道和第二坡道的顶面配置有支撑板。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为花纹钢板,其厚度为10mm。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直道的下方配置有结构梁。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梁由型材拼焊而成,其置入基坑深处的内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梁由工字钢拼焊而成。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的下方配置有支撑柱。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坡道对应的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坡道对应的支撑柱的高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马道朝向所述自然地坪倾斜向下延伸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括栈桥组件的纵向宽度等于所述土马道的纵向宽度。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间高四周低深基坑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结构合理,将栈桥组件与土马道组合,在满足物料运输的同时,降低了大量土方留置及施工作业面,减少了对现场施工作业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中间高四周低深基坑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栈桥组件(10),所述栈桥组件(10)包括第一坡道(11)、平直道(12)和第二坡道(13),三者连接为一体;所述平直道(12)设置于基坑四周的深处,所述第一坡道(11)的一端搭接于基坑顶部的自然地坪(30),所述第二坡道(13)的一端搭接于基坑中间的高处;还包括土马道(20),其设置于基坑四周的深处,并且,所述土马道(20)与基坑顶部的自然地坪(30)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道(11)、平直道(12)和第二坡道(13)的顶面配置有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花纹钢板,其厚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道(12)的下方配置有结构梁(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40)由型材拼焊而成,其置入基坑深处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40)由工字钢拼焊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道(11)和第二坡道(13)的下方配置有支撑柱(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坡道(13)对应的支撑柱(50)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坡道(11)对应的支撑柱(50)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马道(20)朝向所述自然地坪(30)倾斜向下延伸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括栈桥组件(10)的纵向宽度等于所述土马道(20)的纵向宽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中间高四周低深基坑的物料运输结构,其包括栈桥组件,所述栈桥组件包括第一坡道、平直道和第二坡道,三者连接为一体;所述平直道设置于基坑四周的深处,所述第一坡道的一端搭接于基坑顶部的自然地坪,所述第二坡道的一端搭接于基坑中间的高处;还包括土马道,其设置于基坑四周的深处,并且,所述土马道与基坑顶部的自然地坪相对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中间高四周低深基坑的物料运输结构,其结构合理,将栈桥组件与土马道组合,在满足物料运输的同时,降低了大量土方留置及施工作业面,减少了对现场施工作业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郭雅兴,罗浩博,王文婷,王怡森,宫富强,张晁硕,孙程博,王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