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条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9030发布日期:2023-07-07 17:2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弹条扣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铁路轨道配件的,具体涉及弹条扣件。


背景技术:

1、在轨道交通设施中,弹条扣件是轨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弹条扣件是系统中唯一具备将钢轨扣压在轨枕上,使钢轨与轨枕、轨下垫板等部件形成可靠有效连接能力的部件。轨道系统具有边使用边维修的特征,对轨道系统的日常检修和保养是保证轨道车辆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轨道系统中弹条扣件发生损伤、断裂是系统中常见的故障。

2、从弹条扣件损伤断裂的情况分析,弹条扣件发生破断现象位置多发生在弹条扣件的中肢与后拱,研究表明轨道振动等外界因素会引起弹条扣件过早出现损伤并发展成断裂现象。因此减少外界因素造成弹条扣件过早发生断裂的现象,需要通过提高弹条扣件结构强度。同时由于轨道沿线弹条扣件布置数量庞大,各类影响因素造成弹条出现微小损伤或者断裂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日常的人工目视或仪器巡检发现弹条产生微小损伤较为困难,不易于巡检人员或其他仪器设备辨识进行及时维修更换,当发现损伤情况也是弹条扣件已经处于断裂状态,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条扣件,本实用新型的弹条扣件不仅结构强度高,不易断裂,而且当弹条扣件出现损伤时易于巡检人员或其他仪器设备辨识,便于巡检人员进行及时的维修更换,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条扣件,包括弹条本体、挡肩、挡套;

3、所述弹条本体具有中肢和后拱;所述中肢和所述后拱连接,所述挡套套设在所述中肢上,所述挡肩设于所述中肢上,所述挡肩位于所述挡套沿着靠近所述后拱的方向的移动路径上,所述后拱上设有肋筋,所述后拱上覆盖有发光层。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肢具有安装端和与所述后拱连接的连接端;所述挡肩环设在所述中肢的连接端上,所述后拱和所述肋筋均沿第一圆弧轨迹延伸,所述挡肩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圆弧轨迹相切。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拱沿着所述第一圆弧轨迹的截面呈圆形,所述挡肩的直径大于所述后拱的直径。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肋筋有多条,多条所述肋筋沿着所述后拱的周向间隔布设在所述后拱的外表面。

7、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肋筋在所述挡肩上的投影均位于挡肩的外轮廓围成的区域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着所述第一圆弧轨迹且背离所述挡肩的方向上,各所述肋筋在所述挡肩径向上的高度逐渐降低。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套呈圆环状,所述中肢呈圆柱状,所述挡套具有套孔,所述挡套通过所述套孔套设在所述中肢上,所述挡套的外径大于所述中肢的直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为通过发光材料覆盖在所述后拱的外表面上的涂装层。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套包括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所述第一挡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挡环的外径,所述第一挡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挡环的内径,所述第一挡环的其中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二挡环的其中一个端面圆滑连接,且所述第二挡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挡环的孔壁形成定位槽,所述挡肩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环和所述第二挡环均为橡胶件且一体成型,沿着背离所述第一挡环的方向,所述第二挡环的外圆周侧面的直径逐渐减小。

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弹条扣件通过设置肋筋提高了后拱的强度,通过设置挡肩和挡套提高了隔振效果,使得弹条扣件整体的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断裂。后拱上设有发光层,评测发光层的光强可以鉴别当前弹条扣件的受力情况,因此可以通过获取一定长度线路上的弹条扣件的受力发光情况从而评测弹条扣件是否具备继续服役能力和弹条扣件使用的时间周期,当弹条扣件出现损伤时,利用弹条扣件的受力发光情况来便于巡检人员或其他仪器设备进行损伤辨识,便于巡检人员对损伤的弹条扣件进行及时的维修更换,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弹条扣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条本体、挡肩、挡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肢具有安装端和与所述后拱连接的连接端;所述挡肩环设在所述中肢的连接端上,所述后拱和所述肋筋均沿第一圆弧轨迹延伸,所述挡肩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圆弧轨迹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拱沿着所述第一圆弧轨迹的截面呈圆形,所述挡肩的直径大于所述后拱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筋有多条,多条所述肋筋沿着所述后拱的周向间隔布设在所述后拱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条扣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肋筋在所述挡肩上的投影均位于挡肩的外轮廓围成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条扣件,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第一圆弧轨迹且背离所述挡肩的方向上,各所述肋筋在所述挡肩径向上的高度逐渐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弹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套呈圆环状,所述中肢呈圆柱状,所述挡套具有套孔,所述挡套通过所述套孔套设在所述中肢上,所述挡套的外径大于所述中肢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弹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为通过发光材料覆盖在所述后拱的外表面上的涂装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弹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套包括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所述第一挡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挡环的外径,所述第一挡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挡环的内径,所述第一挡环的其中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二挡环的其中一个端面圆滑连接,且所述第二挡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挡环的孔壁形成定位槽,所述挡肩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环和所述第二挡环均为橡胶件且一体成型,沿着背离所述第一挡环的方向,所述第二挡环的外圆周侧面的直径逐渐减小。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条扣件,弹条扣件包括弹条本体、挡肩、挡套;所述弹条本体具有中肢和后拱;所述中肢和所述后拱连接,所述挡套套设在所述中肢上,所述挡肩设于所述中肢上,所述挡肩位于所述挡套沿着靠近所述后拱的方向的移动路径上,所述后拱上设有肋筋,所述后拱上覆盖有发光层。本技术的弹条扣件不仅结构强度高,不易断裂,而且当弹条扣件出现损伤时易于巡检人员或其他仪器设备辨识,便于巡检人员进行及时的维修更换,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明,刘逸平,傅忆宾,孙涛,李滨,彭睿,陈泽滨,杨德坚,钟盛华,周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