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9757发布日期:2023-08-10 01:5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防护,特别是一种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全国公路网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往山区延伸发展,由于山区的特点,为控制项目成本,道路的桥隧比较大,而桥梁多为高墩大跨,在新建道路上跨既有道路状况下,进行桥梁施工。在桥梁施工中,预制t梁应用广泛,在预制t梁架设完成后,在预制t梁面板湿接缝施工之前,还需要架桥机过孔作业、预制t梁端头湿接缝、横隔板湿接缝等操作,需要在预制t梁面板上过人、过机械等。由于预制t梁面板湿接缝处未封闭、且预制t梁墩柱高度较高,所以该未封闭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人员坠落或物体掉落,影响既有道路安全。

2、目前用于桥梁桥面湿接缝处覆盖的方式很多,有钢筋网片、有竹跳板、有自制钢丝网、有钢板网等等,但都存在几个缺点,一是质量太重,不便于施工,安装麻烦;二是重复利用率低,损耗大;三是容易变形,抗压性能差;四是安全性能差,不能起到有效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重复利用低且安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4、铺底模板,定义铺底模板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铺底模板用于对应桥梁湿接缝设置在两个预制t梁的底部;

5、顶部固定件,用于对应桥梁湿接缝沿左右方向搭设在两个预制t梁上;

6、吊杆,包括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两者中的至少一个长度可调,第一吊杆与第二吊杆的底端均与铺底模板的顶部铰接,第一吊杆与第二吊杆的顶端均穿过顶部固定件且与顶部固定件可拆连接,第一吊杆与第二吊杆用于拉紧铺底模板以使铺底模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预制t梁的底部抵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吊杆长度可调,第二吊杆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底端与铺底模板铰接,第一连接段的顶端设置有螺杆段,第二连接段包括螺管部分和设置在螺管部分上方的螺杆段,第二连接段的螺管部分和第一连接段的螺杆段螺纹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上的螺杆段的旋向和第二连接段上的螺纹段的旋向相同。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螺纹段的顶端设置有调节段,调成段的截面为正多边形,且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不大于第二连接段的螺纹段的小径。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与铺底模板连接的位置的连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11、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固定件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杆状件或管状件,顶部固定件对应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穿装长孔。

12、进一步的,所述铺底模板的底部设置有背楞。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在铺底模板上铰接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第二吊杆的长度可调,便于对铺底模板进行吊运,且可通过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对铺底模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在顶部固定件的作用下共同对铺底模板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安装固定和拆卸,同时铺底模板对应湿接缝设置在预制t梁底部,在物体或人员通过湿接缝坠落时,铺底模板能够进行承接防护,对桥梁湿接缝处的防护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与铺底模板铰接,在湿接缝处底部设置防护,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固定效果好,铺底模板在预制t梁底部进行防护,避免了人员物品从湿接缝处坠落后直接坠落到地面,具有较高的防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杆长度可调,第二吊杆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底端与铺底模板铰接,第一连接段的顶端设置有螺杆段,第二连接段包括螺管部分和设置在螺管部分上方的螺杆段,第二连接段的螺管部分和第一连接段的螺杆段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上的螺杆段的旋向和第二连接段上的螺纹段的旋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螺纹段的顶端设置有调节段,调成段的截面为正多边形,且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不大于第二连接段的螺纹段的小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与铺底模板连接的位置的连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固定件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杆状件或管状件,顶部固定件对应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穿装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铺底模板的底部设置有背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桥梁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铺底模板、顶部固定件和吊杆,铺底模板用于对应桥梁湿接缝设置在两个预制T梁的底部,顶部固定件用于对应桥梁湿接缝沿左右方向搭设在两个预制T梁上,吊杆包括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两者中的至少一个长度可调,第一吊杆与第二吊杆设置在铺底模板和顶部固定件之间,用于拉紧铺底模板以使铺底模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预制T梁的底部抵接。本技术的桥梁湿接缝处安全防护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与铺底模板铰接,在湿接缝处底部设置防护,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具有较高的防护效果,且可重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颜子一,李贵,刘威,王浩錡,钱锐,史志阳,秦璐遥,邵剑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