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3215发布日期:2023-08-18 12:1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


背景技术:

1、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经常需要对一些道路进行改扩建,就需要将原有的旧路基与新路基进行搭接。然而经过多年的车辆载荷,公路原有的旧路基的沉降变形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而加宽部分的新路基填料还会产生压缩变形和沉降变形,这就使得新旧路基之间强度差异不同而产生差异沉降,进而导致新旧路基结合部位的路面结构出现严重的开裂分离。

2、公开号为cn2174191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旧路基搭接结构,包括旧路基段以及新路基段;旧路基段包括旧基础层、旧基层以及旧路面层,新路基段包括新基础层、新基层以及新路面层;新基础层与旧基础层之间呈阶梯状拼接;新基层与旧基层之间呈阶梯状拼接;新路面层与旧路面层相互对接,且新路面层与旧路面层之间通过拉力杆进行对拉连接。仅仅在路面层设置拉力杆,难以抵挡由于深层的新基层和新基础层的压缩变形和沉降而导致的结合部位路面开裂分离。此外,此申请还设置了钢塑土工格栅以提高新旧路基的连接强度,搭接处路基沉降时会发生竖向变形和横向变形,土工格栅阻碍路基侧向移动的能力较好,但土工格栅为柔性材料,阻碍路基竖向移动的能力较差,使得每个台阶上的新旧路面搭接结构抗裂效果不佳。

3、为此,提出一种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包括:旧路基和新路基的连接处设置的若干台阶,所述台阶包括水平拼接面和竖直拼接面,所述水平拼接面上的新路基和旧路基的连接处铺设有土工格栅,所述土工格栅一半在所述新路基上,一半在所述旧路基上;所述竖直拼接面上穿插设置有拉力筋,所述拉力筋一半插入所述旧路基,一半插入所述新路基;所述土工格栅位于所述新路基的一侧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底部与所述旧路基固接。

2、优选的,所述旧路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旧底基层、旧下基层、旧上基层和旧面层,所述新路基由下至上依次为新底基层、新下基层、新上基层和新面层;所述旧底基层和新基底层之间、所述旧下基层和新下基层之间,所述旧上基层和新上基层之间,所述旧面层和新面层之间均水平插设有拉力筋。

3、优选的,所述拉力筋两侧外壁面周向固接有若干倒刺,所述倒刺尖端朝向所述拉力筋中心,所述拉力筋中心位置外侧固接有加固环。

4、优选的,所述土工格栅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土工格栅、第二土工格栅和第三土工格栅;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旧底基层与第二土工格栅之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辅助杆和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底面固接于所述支撑杆顶部,所述支撑面顶面与所述第二土工格栅抵接,所述辅助杆一端固接于所述支撑杆底部侧面,另一端设有地钉,所述地钉和所述支撑杆底端穿过所述第三土工格栅插入所述旧底基层内。

5、优选的,所述旧下基层和所述第一土工格栅之间设置有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面顶面与所述第一土工格栅抵接,所述地钉和所述支撑杆底端穿过所述第二土工格栅插入所述旧下基层内。

6、优选的,所述土工格栅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格栅条和纵向格栅条,多根所述横向格栅条和纵向格栅条形成栅格,所述栅格内固接有加强筋。

7、优选的,所述土工格栅上设置有若干u形钉,所述u形钉开口朝下。

8、优选的,所述土工格栅下方固接有若干固定钉,所述固定钉侧面开设有若干环形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本申请新路基和旧路基之间通过台阶相互搭接,通过面-面接触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在搭接处铺设土工格栅增加了新路基和旧路基之间的横向联系,对路基的横向移动形成阻碍;拉力筋在竖直拼接面上对左右两侧的新路基和旧路基进行牵拉,防止新路基和旧路基分离开裂,提高新路基和旧路基衔接处的抗剪强度;支撑组件位于土工格栅新路基的一侧的下方,底部与旧路基固接,为土工格栅提供竖向的支撑,阻碍新路基的竖向移动;本申请通过土工格栅和支撑组件的配合,对新路基给予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支撑,阻碍新路基的位移,减少新旧路基之间的沉降差异,避免开裂;又在竖直拼接面上设置若干拉力筋,对新旧路基两方施以拉力,多方联合作用,避免衔接部位开裂。



技术特征:

1.一种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旧路基(2)和新路基(1)的连接处设置的若干台阶(3),所述台阶(3)包括水平拼接面(31)和竖直拼接面(32),所述水平拼接面(31)上的新路基(1)和旧路基(2)的连接处铺设有土工格栅(4),所述土工格栅(4)一半在所述新路基(1)上,一半在所述旧路基(2)上;所述竖直拼接面(32)上穿插设置有拉力筋(5),所述拉力筋(5)一半插入所述旧路基(2),一半插入所述新路基(1);所述土工格栅(4)位于所述新路基(1)的一侧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6),所述支撑组件(6)底部与所述旧路基(2)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旧路基(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旧底基层(21)、旧下基层(22)、旧上基层(23)和旧面层(24),所述新路基(1)由下至上依次为新底基层(11)、新下基层(12)、新上基层(13)和新面层(14);所述旧底基层(21)和新基底层之间、所述旧下基层(22)和新下基层(12)之间,所述旧上基层(23)和新上基层(13)之间,所述旧面层(24)和新面层(14)之间均水平插设有拉力筋(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4)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土工格栅(401)、第二土工格栅(402)和第三土工格栅(403);所述支撑组件(6)设置于所述旧底基层(21)与第二土工格栅(402)之间,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支撑杆(61)、辅助杆(62)和支撑面(63),所述支撑面(63)底面固接于所述支撑杆(61)顶部,所述支撑面(63)顶面与所述第二土工格栅(402)抵接,所述辅助杆(62)一端固接于所述支撑杆(61)底部侧面,另一端设有地钉(64),所述地钉(64)和所述支撑杆(61)底端穿过所述第三土工格栅(403)插入所述旧底基层(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旧下基层(22)和所述第一土工格栅(401)之间设置有所述支撑组件(6);所述支撑面(63)顶面与所述第一土工格栅(401)抵接,所述地钉(64)和所述支撑杆(61)底端穿过所述第二土工格栅(402)插入所述旧下基层(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4)上设置有若干u形钉(7),所述u形钉(7)开口朝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新旧路基衔接缝的搭接结构,包括旧路基和新路基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台阶,台阶包括水平拼接面和竖直拼接面,水平拼接面上的新路基和旧路基的连接处铺设有土工格栅,土工格栅一半在新路基上,一半在旧路基上;竖直拼接面上穿插设置有拉力筋,拉力筋一半插入旧路基,一半插入新路基;土工格栅位于新路基的一侧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底部与旧路基固接。本申请通过土工格栅和支撑组件的配合,对新路基给予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支撑,阻碍新路基的位移,减少新旧路基之间的沉降差异,避免开裂;又在竖直拼接面上设置若干拉力筋,对新旧路基两方施以拉力,多方联合作用,避免衔接部位开裂。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陈涛,官伟强,朱江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建筑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