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面压实机的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2118发布日期:2024-02-07 12:1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用于地面压实机的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面压实机的轮组件(radbaugruppe)。


背景技术:

1、被设计成所谓的橡胶轮滚轮的地面压实机在压实机框架上包括至少一组一般被设计成橡胶轮的轮,这些轮在压实操作中可围绕操作轮转动轴线转动,并且在此通过静态负载对待压实的材料,例如沥青进行压实。为了实现对待压实材料的最充分的压实,这种轮组件中的轮在操作轮转动轴线的方向上有一个相对较小的距离,这个距离通常小于这种轮在操作轮转动轴线方向上的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地面压实机的轮组件,为了进行安装或维修工作,甚至也可以很容易地接近位于轮组件中心区域中的、操作轮转动轴线方向上的轮。

2、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目的由用于地面压实机的轮组件来实现,该轮组件包括沿操作轮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支撑在轮主支架上的多个轮,其中,沿操作轮转动轴线的方向布置在第一轮和第二轮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轮形成安装辅助轮,并且借助于辅助轮支架支撑在轮主支架上,其中,辅助轮支架在辅助轮操作状态下与轮主支架固定耦合,并且在辅助轮安装状态下相对于轮主支架可绕枢转轴线枢转,并且可在枢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

3、特别是,如果必须对至少一个安装辅助轮本身或在操作轮转动轴线的方向上跟随它的轮(即第一轮或第二轮)进行维修,或必须更换这样的轮,则可在辅助轮安装状态下通过辅助轮支架的枢转或移动将辅助轮支架引入安装位置,在该安装位置,辅助轮支架上支撑的至少一个安装辅助轮被枢转出轮组件的其他轮的区域,从而可以很容易地接近至少一个安装辅助轮或接近第一轮和第二轮。

4、为了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结构,建议枢转轴线被定向与操作轮转动轴线基本平行。

5、为了确保辅助轮支架在进行压实操作时也有固定的、限定的定位,建议辅助轮支架在辅助轮操作状态下借助于多个耦合机构(优选螺栓),在固定耦合区域中与轮主支架固定耦合。

6、为此,固定耦合区域例如可以包括在辅助轮支架上的至少一个第一耦合板和在轮主支架上的至少一个第二耦合板,该第二耦合板可以通过耦合机构固定地耦合到至少一个第一耦合板。

7、为了能够在辅助轮安装状态下以简单的方式将辅助轮支架引入安装位置,建议将辅助轮支架在枢转耦合区域中与轮主支架围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并且沿枢转轴线的方向可移动地耦合。

8、为此,枢转耦合区域可以在轮主支架上包括沿枢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枢转/滑动轴,并且在辅助轮支架上包括在枢转/滑动轴上围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并沿枢转轴线的方向可移动地被引导的至少一个枢转/滑动套筒。

9、对于稳定的且还限定了位移端部位置的设计方案,枢转/滑动轴可以借助于轮主支架上的轴支架元件支撑在其每个轴向端部区域中。

10、为了一方面能够确保在辅助轮操作状态下的固定的、稳定的定位,另一方面也能够在辅助轮安装状态下实现可枢转和可移动,建议枢转轴线相对于操作轮转动轴线横向于竖直方向偏移。

11、由于上述偏移通常导致当辅助轮支架被枢转到安装位置时,其上支撑的至少一个安装辅助轮相对于轮组件的其他轮在竖直方向上最初被降低,因此为了避免最初必须提升整个地面压实机的必要性而建议的是,辅助轮支架的长度是可变的,以改变在枢转轴线与辅助轮支架上支撑的至少一个安装辅助轮的辅助轮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

12、为此,辅助轮支架可包括围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并沿枢转轴线的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在轮主支架上的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以及,在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上基本沿相对于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的辅助轮支架纵向轴线的方向可移动的第二辅助轮支架元件。

13、为了确保在压实操作中在辅助轮支架上支撑的至少一个安装辅助轮的稳定定位,第二辅助轮支架元件相对于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在操作位移位置是可锁定的。此外,两个辅助轮支架元件相对于彼此的移动可以通过第二辅助轮支架元件借助于执行机构(例如活塞/气缸组件)相对于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可移动来实现。

1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轮组件中,第一轮对可以借助于第一轮对支架支撑在轮主支架上,并且第二轮对可以借助于第二轮对支架支撑在轮主支架上。第一轮对中的一个轮在此可以形成第一轮,并且第二轮对中的一个轮可以形成第二轮。因此,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具有支撑在辅助轮支架上的至少一个安装辅助轮的辅助轮支架被布置在两个轮对之间。有利的是,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第一轮对支架和第二轮对支架以基本刚性的方式,即以位置不变的方式固定在轮主支架上。

15、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地面压实机,其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至少一个轮组件。

16、两个轮组件可以在地面压实机纵向方向上依次布置在压实机框架上,其中至少一个轮组件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有利地,两个轮组件中的第一轮组件的轮相对于两个轮组件中的第二轮组件的轮在基本上与地面压实机纵向正交的地面压实机横向方向上有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地面压实机的轮组件,所述轮组件包括沿操作轮转动轴线(b)的方向依次支撑在轮主支架(24)上的多个轮,其中,沿所述操作轮转动轴线(b)的方向布置在第一轮(202)和第二轮(203)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轮形成安装辅助轮(205),并且借助于辅助轮支架(34)支撑在所述轮主支架(24)上,其中,所述辅助轮支架(34)在辅助轮操作状态下与所述轮主支架(24)固定耦合,并且在辅助轮安装状态下相对于所述轮主支架(24)能绕枢转轴线(s)枢转,并且能在所述枢转轴线(s)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轴线(s)平行于所述操作轮转动轴线(b)定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支架(34)在辅助轮操作状态下借助于多个耦合机构(38)在固定耦合区域(36)与所述轮主支架(24)固定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机构(38)是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耦合区域(36)包括在所述辅助轮支架(34)上的至少一个第一耦合板(40)和在所述轮主支架(24)上的至少一个第二耦合板(41),所述第二耦合板(41)能通过所述耦合机构(38)固定地耦合到至少一个第一耦合板(4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支架(34)在枢转耦合区域(42)中与所述轮主支架(24)围绕所述枢转轴线(s)能枢转地并且沿所述枢转轴线(s)的方向能移动地耦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耦合区域(42)在所述轮主支架(24)上包括沿所述枢转轴线(s)的方向延伸的枢转/滑动轴(44),并且所述枢转耦合区域(42)在所述辅助轮支架(34)上包括在所述枢转/滑动轴(44)上围绕所述枢转轴线(s)能枢转地并且沿所述枢转轴线(s)的方向能移动地被引导的至少一个转动/滑动套筒(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滑动轴(44)在其每个轴向端部区域中借助于轴支架元件(46、48)支撑在所述轮主支架(2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轴线(s)相对于所述操作轮转动轴线(b)横向于竖直方向(r)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支架(34)的长度是能改变的,以改变在所述枢转轴线(s)与支撑在所述辅助轮支架(34)上的至少一个安装辅助轮(205)的辅助轮转动轴线(h)之间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支架(34)包括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54)和第二辅助轮支架元件(56),所述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54)围绕所述枢转轴线(s)能枢转地并且沿所述枢转轴线(s)的方向能移动地支撑在所述轮主支架(24)上,所述第二辅助轮支架元件(56)能在所述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54)上沿相对于所述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54)的辅助轮支架纵向轴线(t)的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轮支架元件(56)相对于所述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54)在操作移动位置上是能锁定的,或/和,所述第二辅助轮支架元件(56)借助于执行机构(58)相对于所述第一辅助轮支架元件(54)是能移动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轮对(30)借助于第一轮对支架(26)支撑在所述轮主支架(24)上,第二轮对(32)借助于第二轮对支架(28)支撑在所述轮主支架(24)上,并且所述第一轮对(30)的轮形成第一轮(202),所述第二轮对(32)的轮形成第二轮(203)。

14.一种地面压实机,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组件(1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地面压实机,其特征在于,两个轮组件(16)沿地面压实机纵向方向(l)依次布置在压实机框架(12)上,其中,两个轮组件(16)中的第一轮组件的轮在地面压实机横向方向(q)上相对于两个轮组件(16)中的第二轮组件的轮偏移,所述地面压实机横向方向(q)正交于所述地面压实机纵向方向(l)。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地面压实机的轮组件,包括沿操作轮转动轴线(B)的方向依次支撑在轮主支架(24)上的多个轮(20),其中,沿操作轮转动轴线(B)的方向布置在第一轮和第二轮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轮形成安装辅助轮(20<subgt;5</subgt;)并且借助于辅助轮支架(34)支撑在轮主支架(24)上,其中,辅助轮支架(34)在辅助轮操作状态下与轮主支架(24)固定耦合,并且在辅助轮安装状态下相对于轮主支架(24)可绕枢转轴线枢转,并可在枢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C·伍纳,R·克罗考尔,G·马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姆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