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8341发布日期:2023-09-27 14:2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跨沟的填方路基基本采取避让的方式,单独设置填方渠道或是修建跨沟渡槽,单独设置填方渠道存在较大的占地问题,修建跨沟渡槽存在投资较大的问题,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有序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包括路基边坡和道路路面,在所述路基边坡上端设置主体渠道结构,路基边坡的斜面上设置台阶状结构,所述主体渠道结构的一侧与道路路面之间留设距离形成回填空间,该回填空间内填充有素土回填层,主体渠道结构的另一侧设置培土护坡。

4、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渠道结构包括主体渠道,所述主体渠道下方布置有素混凝土垫层,所述素混凝土垫层下方布置渠道基础,渠道基础与所述路基边坡连接的一面设为斜面。

5、优选地,渠道基础底部在路基边坡位置开挖成大台阶状,台阶开挖顶线距离路面不小于0.5m。

6、优选地,所述渠道基础材料为消石灰和水泥的混合物,渠道基础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7、优选地,所述素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小于10cm,所述渠道基础的厚度不低于2.5m。

8、进一步地,所述渠道基础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小于30°。

9、优选地,所述培土护坡与路基边坡之间采用填土培厚,厚度不小于3m。

10、优选地,所述培土护坡坡度不小于1:2.0;培土护坡的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

11、优选地,所述培土护坡沿路基边坡表面平行设置,培土护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渠道结构设置于填方路基的一侧边坡上,充分利用路基填方,降低渠道基础填方工程量,节约工程占地面积,从而降低工程的总投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充分利用了路基边坡的承载能力,通过灰土垫层形成的防渗层阻断渗水对路基结构的影响,培土边坡可保证渠道主体结构的稳定,大大的降低了工程占地,占地节省新增工程占地80%以上,节约了工程的总投资。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包括路基边坡(6)和道路路面(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路基边坡(6)上端设置主体渠道结构,路基边坡(6)的斜面上设置台阶状结构,所述主体渠道结构的一侧与道路路面(7)之间留设距离形成回填空间,该回填空间内填充有素土回填层(4),主体渠道结构的另一侧设置培土护坡(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素混凝土垫层(2)的厚度不小于10cm,所述渠道基础(3)的厚度不低于2.5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渠道基础(3)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渠道基础(3)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小于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土护坡(5)沿路基边坡(6)表面平行设置,培土护坡(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土护坡(5)与路基边坡(6)之间采用填土培厚,厚度不小于3m。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土护坡(5)坡度不小于1:2.0;培土护坡(5)的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路基边坡的渠道结构,包括路基边坡和道路路面,在所述路基边坡上端设置主体渠道结构,路基边坡的斜面上设置台阶状结构,所述主体渠道结构的一侧与道路路面之间留设距离形成回填空间,该回填空间内填充有素土回填层,主体渠道结构的另一侧设置培土护坡。本技术提供的该渠道结构可有效防止渠道内水压力对渠道边墙的破坏及伸缩缝渗水对路基的破坏,较好的保护了渠道结构及路基结构;并有效建设了工程占地及土方量,降低了工程的总投资,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陈艳林,顾嵋杰,王波雷,陈磊,闫飞,刘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