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2275发布日期:2023-11-06 19:0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工程建筑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


背景技术:

1、倒虹吸管是渠道与河流、谷地、道路冲沟及其他渠道相交时,为连接渠道而设置的压力输水管道,是交叉建筑物之一,倒虹吸管的管路布置需要结合地形、地质、施工、流量大小、水头高低、交通以及洪水影响等因素通过分析比较选定,当倒虹吸管穿过深切河谷及山洪沟时,为了避免在深槽中设管的困难,降低管中段的压力水头,缩短管道长度和减小管路中的沿程损失,可在深槽部分建桥,在其上铺设管道,成为桥式倒虹吸管。传统的虹吸管桥在连接过程中多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组装过程中大量采用焊接进行固定,工作人员的操作强度高,同时容易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存在有工作人员组装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组装的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包括蹲座,所述蹲座设置有两个,两个蹲座相对设置,两个蹲座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虹吸管道,虹吸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和连接套,连接环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环分别套设在两个虹吸管道相互靠近一端的周向侧壁,且连接环与虹吸管道之间固定连接,连接环的周向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连接套的内径与连接环的外径相适配,连接套两端的周向侧壁均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相邻的两个连接环均插入连接套内,直至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一一对齐,将紧固螺栓插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后,通过紧固螺栓对连接环和连接套固定连接,从而将相邻的虹吸管道进行安装固定,以此代替焊接固定,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了降低工作人员组装难度的效果。

5、可选的,所述连接环背离虹吸管道的侧壁固设有衔接凸翼,连接件朝向虹吸管道的侧壁开设有与衔接凸翼插接适配的封装卡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将衔接凸翼与封装卡槽插接适配,使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处于一一对齐的状态,实现了对连接环与连接套定位的效果。

7、可选的,两个所述蹲座相对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架,支撑梁架与虹吸管道之间设置支撑板,支撑板远离支撑梁架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背离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与虹吸管道外壁卡接适配的卡接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虹吸管道的外壁与卡接槽卡接适配,从而通过支撑梁架和支撑板对虹吸管道起到支撑的作用,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对虹吸管道进行安装固定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支撑块之间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调节板朝向支撑板的底壁开设有与支撑板插接适配的调节槽,支撑板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调节孔,调节板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孔与第二调节孔之间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使调节板的调节槽与支撑板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由此对调节板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将定位螺栓插入第一调节孔与第二调节孔内对调节板与支撑板之间进行固定。通过以上结构,通过对调节板高度的调节使支撑块与虹吸管道之间保持贴合,实现了提高虹吸管道水平稳定性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固设有限位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调节板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板对调节板起到导向的作用,使调节板不易于脱离支撑板,从而实现了对调节板限位的效果。

13、可选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环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密封胶垫,密封胶垫均设置在连接套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垫使连接环与连接套之间不易于留有缝隙,从而使连接环与连接套连接紧密,实现了虹吸管道不易于泄漏的效果。

15、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蹲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沉沙池,虹吸管道与沉沙池内相连通,沉沙池内设置有第一滤网。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滤网对沉沙池内的水进行过滤,从而实现了虹吸管道内不易于堵塞的效果。

17、可选的,所述沉沙池内设置有第二滤网,第二滤网设置在第一滤网朝向虹吸管道的一侧,且第二滤网的滤孔孔径小于第一滤网的滤孔孔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滤网对沉沙池内的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进一步实现了虹吸管道内不易于堵塞的效果。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将紧固螺栓插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对连接环和连接套固定连接,从而将相邻的虹吸管道进行安装固定,以此代替焊接固定,实现了降低工作人员组装难度的效果;

21、2.通过支撑梁架和支撑板对虹吸管道起到支撑的作用,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对虹吸管道进行安装固定的效果;

22、3.通过对调节板高度的调节使支撑块与虹吸管道之间保持贴合,实现了提高虹吸管道水平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包括蹲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蹲座(1)设置有两个,两个蹲座(1)相对设置,两个蹲座(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虹吸管道(2),虹吸管道(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环(31)和连接套(32),连接环(31)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环(31)分别套设在两个虹吸管道(2)相互靠近一端的周向侧壁,且连接环(31)与虹吸管道(2)之间固定连接,连接环(31)的周向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311),连接套(32)的内径与连接环(31)的外径相适配,连接套(32)两端的周向侧壁均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321),第二连接孔(321)与第一连接孔(3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连接孔(311)与第二连接孔(321)之间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1)背离虹吸管道(2)的侧壁固设有衔接凸翼(312),连接件朝向虹吸管道(2)的侧壁开设有与衔接凸翼(312)插接适配的封装卡槽(3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蹲座(1)相对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架(5),支撑梁架(5)与虹吸管道(2)之间设置支撑板(6),支撑板(6)远离支撑梁架(5)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7),支撑块(7)背离支撑板(6)的表面开设有与虹吸管道(2)外壁卡接适配的卡接槽(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与支撑块(7)之间设置有调节板(8),调节板(8)远离支撑板(6)的一端与支撑块(7)之间固定连接,调节板(8)朝向支撑板(6)的底壁开设有与支撑板(6)插接适配的调节槽(81),支撑板(6)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调节孔(61),调节板(8)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二调节孔(82),第一调节孔(61)与第二调节孔(82)之间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两端均固设有限位板(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环(31)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密封胶垫(323),密封胶垫(323)均设置在连接套(3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蹲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沉沙池(11),虹吸管道(2)与沉沙池(11)内相连通,沉沙池(11)内设置有第一滤网(1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池(11)内设置有第二滤网(112),第二滤网(112)设置在第一滤网(111)朝向虹吸管道(2)的一侧,且第二滤网(112)的滤孔孔径小于第一滤网(111)的滤孔孔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属于工程建筑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蹲座,所述蹲座设置有两个,两个蹲座相对设置,两个蹲座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虹吸管道,虹吸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和连接套,连接环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环分别套设在两个虹吸管道相互靠近一端的周向侧壁,且连接环与虹吸管道之间固定连接,连接环的周向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连接套的内径与连接环的外径相适配,连接套两端的周向侧壁均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本申请具有降低组装难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石晓磊,毛炳义,许伟舟,陈明,周贺,金冰冰,刘哲乾,刘启文,赵兴来,王建川,杨蒙山,苏莹,宋子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