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4245发布日期:2023-08-18 08:0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路障,具体与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有关。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目前,可移动的轻型路障,如拒马机构,其广泛使用于高速公路、城市街道等临时设卡检查的情况下,但现有的拒马一般是固定式的,随车至拦截点放置,但随着出行方式的变化,有时方便携带且快速安装移动的拒马机构,但是原有拒马机构布置固定且笨重不能拆卸、不易运输,给警务出警运输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分体结构,可快速安装且可移动式的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包括分体结构且可组装成一体的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上横管、下横管一、下横管二、一组竖管;其中,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下横管二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三个顶点处形成稳定的架体,一组竖管依次分别固定在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上横管、下横管二之间。

4、进一步,上横管上设有一组通孔,一组竖管的顶端穿过通孔伸出至上横管上方固定距离,竖管的顶部安装堵头。

5、进一步,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两底部分别安装可升降滚轮结构。

6、进一步,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三个顶点处分别向内固定设有支撑管,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下横管二的端头分别插入到支撑管内并通过侧方螺母组件连接固定。

7、进一步,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三个顶点处分别形成通孔,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下横管二的端头分别插入到通孔内并通过螺母组件连接固定。

8、进一步,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下横管二上分别设有一组插孔,一组竖管分别插置在插孔内并通过卡扣固定。

9、进一步,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上方及侧方设有感应灯具。

10、进一步,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底端分别向外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分别通过推拉压紧式快速夹钳安装一万向轮形成可升降滚轮结构。

11、进一步,卡扣为自锁卡扣或者防水卡扣。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体部分可拆卸,方便运输,且结构简单,快速安装,底部安装升降脚轮,需要固定时升起脚轮起固定作用,移动时放下脚了下方便推动,实现拒马在布防状态和移动状态时快速切换。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结构且可组装成一体的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上横管、下横管一、下横管二、一组竖管;其中,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下横管二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三个顶点处形成稳定的架体,一组竖管依次分别固定在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上横管、下横管二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其特征在于:上横管上设有一组通孔,一组竖管的顶端穿过通孔伸出至上横管上方固定距离,竖管的顶部安装堵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其特征在于: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两底部分别安装可升降滚轮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其特征在于: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三个顶点处分别向内固定设有支撑管,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下横管二的端头分别插入到支撑管内并通过侧方螺母组件连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其特征在于: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三个顶点处分别形成通孔,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下横管二的端头分别插入到通孔内并通过螺母组件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其特征在于: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下横管二上分别设有一组插孔,一组竖管分别插置在插孔内并通过卡扣固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其特征在于: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上方及侧方设有感应灯具。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其特征在于: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底端分别向外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分别通过推拉压紧式快速夹钳安装一万向轮形成可升降滚轮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其特征在于:卡扣为自锁卡扣或者防水卡扣。


技术总结
一种带升降脚轮的可拆卸拒马,包括分体结构且可组装成一体的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上横管、下横管一、下横管二、一组竖管;其中,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下横管二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三个顶点处形成稳定的架体,一组竖管依次分别固定在上横管、下横管一及上横管、下横管二之间,两端部三角形支撑架的两底部分别安装可升降滚轮结构;可实现快速安装且可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刘妹娥,饶晖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裕金祥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