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1642发布日期:2023-10-22 05:2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防渗,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1、城市道路一般较公路宽阔,为适应复杂的交通工具,多划分机动车道、公共汽车优先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等,道路两侧有高出路面的人行道和房屋建筑,人行道下多埋设公共管线,为美化城市而布置绿化带和雕塑艺术品,为保护城市环境卫生,要少扬尘和少噪声,公路则在车行道外设路肩,两侧种行道树,边沟排水。

2、由于目前多数部分防渗结构使用的是路拱横坡,在排水过程中,水中杂质随着长时间的累计容易产生堆积,从而导致排水堵塞影响整体防渗结构的运用效果,且在部分城市的两旁人行道并未设置排水结构,这就导致部分雨水会顺高度差流入车行道,从而易在低洼地区产生积水影响行车道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泥土层,所述泥土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行路板,所述地基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承重层,所述承重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石块层,所述地基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沉板,所述第一下沉板的右侧中部设置有保护槽,所述第一下沉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透水孔,所述第一下沉板的右侧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下沉板的右侧顶部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筛孔,所述盖板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下沉板,所述第二下沉板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沥青路面,所述第二下沉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透水孔。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承重层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排水仓,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引水孔,所述过滤箱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引水孔。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碎石层固定连接在第一下沉板的左侧中部,左侧所述泥土层固定连接在第一下沉板的左侧,左侧所述水泥层固定连接在第一下沉板的左端,所述人行路板固定连接在第一下沉板的左侧顶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右侧所述水泥层固定连接在过滤箱的右侧中部,所述石块层固定连接在过滤箱的右端,所述沥青路面固定连接在第二下沉板的右侧顶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隔离层为向左角度倾斜设计。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过滤箱滑动连接在第一下沉板的右侧,所述过滤箱滑动连接在第二下沉板的左侧,所述过滤箱滑动连接在右侧所述固定块的顶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石块层固定连接在右侧所述泥土层的底侧。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右侧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第二下沉板的左侧底部。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过滤箱、盖板、筛孔、排水仓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实现减少了因水中杂质沉积堵塞从而导致排水结构失效破坏整体防渗结构的情况,有效增加了积水的排水效率。

19、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人行路板、第一引水孔、碎石层、排水仓等部件的配合使用,避免了人行道上积水因高度差流入车行道,从而产生积水渗透腐蚀地基的情况,有效保证了道路的使用耐久和行车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碎石层(2),所述碎石层(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泥土层(3),所述泥土层(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层(4),所述水泥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行路板(5),所述地基(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承重层(6),所述承重层(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层(7),所述隔离层(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石块层(8),所述地基(1)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沉板(10),所述第一下沉板(10)的右侧中部设置有保护槽(11),所述第一下沉板(10)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透水孔(12),所述第一下沉板(10)的右侧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第一下沉板(10)的右侧顶部滑动连接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筛孔(15),所述盖板(14)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下沉板(16),所述第二下沉板(16)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沥青路面(9),所述第二下沉板(16)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透水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层(6)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排水仓(18),所述固定块(1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箱(19),所述过滤箱(1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引水孔(20),所述过滤箱(19)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引水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2)固定连接在第一下沉板(10)的左侧中部,左侧所述泥土层(3)固定连接在第一下沉板(10)的左侧,左侧所述水泥层(4)固定连接在第一下沉板(10)的左端,所述人行路板(5)固定连接在第一下沉板(10)的左侧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水泥层(4)固定连接在过滤箱(19)的右侧中部,所述石块层(8)固定连接在过滤箱(19)的右端,所述沥青路面(9)固定连接在第二下沉板(16)的右侧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7)为向左角度倾斜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9)滑动连接在第一下沉板(10)的右侧,所述过滤箱(19)滑动连接在第二下沉板(16)的左侧,所述过滤箱(19)滑动连接在右侧所述固定块(13)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块层(8)固定连接在右侧所述泥土层(3)的底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固定块(13)固定连接在第二下沉板(16)的左侧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防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泥土层,所述泥土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行路板,所述地基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承重层,所述承重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石块层。本技术中,实现减少了因水中杂质沉积堵塞从而导致排水结构失效破坏整体防渗结构的情况,有效增加了积水的排水效率,且避免了人行道上积水因高度差流入车行道,从而产生积水渗透腐蚀地基的情况,有效保证了道路的使用耐久和行车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潘轶玮,周浩君,朱超斐,佟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潘轶玮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