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4144发布日期:2023-10-06 04:1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


背景技术:

1、运梁车,将在预制厂或桥梁现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梁桥桥面板运送到架桥机的专用车辆。分轨行式和轮胎式等。主要由几十个驱动轮与从动轮、车架、驾驶室、操纵控制系统、辅助装置等组成。由于载重大,故要求高度低,以降低架桥机总体高度。是架桥机施工的配套设备。

2、在修筑公路、码头桥梁、构件吊装、架设、运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路面有断开、沟槽、小河沟等地理因素情况的发生。当出现断开路面或非连接路面情况发生时,运梁车的底部车轮直径如果小于断开路面或非连接路面跨度时,就不能顺利通过。如果强行通过会发生运梁车底部车轮陷入断开路面或非连接路内。为了保证运梁车的连贯作业性和不间断运行,同时保证施工的连贯延展性,一般是在断开路面或非连接路面的断开、沟槽、小河沟等结构内进行混凝土的填充,等待混凝土凝结牢固后再进行行进作业的推进;或者为了节省和缩短施工时间,在断开、沟槽、小河沟等结构顶部进行外部支撑的搭建,通过搭建作业使断开、沟槽、小河沟的顶部与路面平齐,然后在实施运梁车的通过,在将全部构件安装完成后再对断开、沟槽、小河沟顶部的支撑体进行拆除,然后实施混凝土浇筑或者其他链接方式进行最后的固定连接作业。

3、由上可知,在应对断开、沟槽、小河沟时,传统运梁车想要持续行进需要再断开、沟槽、小河沟的位置设置支撑体,保证运梁车轮体底部能得到支撑,从而保证整个运行车平稳的通过断开、沟槽或小河沟。但是无论采用浇筑后凝固在前进运行或者采取在跨度断开位置设置顶部支撑后再使运梁车通过的方式,均会影响运梁车的行进,导致运梁车停滞后的等待作业,即便在断开、沟槽、小河沟的断开位置实施长期支撑构架作业,但是在后期扔需要进行拆除,拆除作业和构建作业增加了施工步骤,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时整体劳动强度加大,需要进行稳定的连接支撑,保证运梁车能够安全的通过。因此,整体施工难度加大,工期延长,劳动强度加大,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和运行。

4、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在预制梁、钢混梁的吊装、架设、运输过程中,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支撑牢固,适用范围广、性能优良、操作简便,满足不同适应现场的道路情况,可使运梁车顺利通过沟槽,施工方法简单易操作的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预制梁、钢混梁的吊装、架设、运输过程中,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支撑牢固,适用范围广、性能优良、操作简便,满足不同适应现场的道路情况,可使运梁车顺利通过沟槽,施工方法简单易操作的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包括底层支撑体,所述的底层支撑体的前后两端的下方均安装有行进轮体,在行进轮体之间的底层支撑体下方至少安装有一个辅助支撑轮体,在底层支撑体的顶面活动安装有中部支撑平台,中部支撑平台上固定安装有顶层架运支撑装置。

3、所述的顶层架运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中部支撑平台上的顶层支撑架或者固定安装在中部支撑平台上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桁架,顶层支撑架的底部与中部支撑平台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桁架的上方均通过行走支架安装有移动平台,移动平台的顶部安装有提升下小车,提升下小车的输出升降端头位于两个支撑桁架之间。

4、所述的底层支撑体是采用可扩展延伸桁架制成的方形支撑体结构,在底层支撑体的前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行进轮体,在底层支撑体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行进轮体。

5、所述的行进轮体为轮轨式或者轮胎式结构,行进轮体的动力输入端位于底层支撑体的底部,行进轮体的动力传输方式为链条传输、电机减速机传输、皮带轮传输或传动轴传输。

6、所述的辅助支撑轮体为轮轨式或者轮胎式结构,辅助支撑轮体设置在底层支撑体下方的中部、中前侧或中后侧位置,辅助支撑轮体为无动力辅助支撑轮体结构。

7、所述的底层支撑体的顶部铺设有平移轨道或者开设有平移限位槽,在平移轨道或者该平移限位槽上活动安装有平移动力轮体,在平移动力轮体的侧面设置有配套安装的平移动力减速电机,中部支撑平台固定安装在平移动力轮体上,在底层支撑体的顶面设置有与平移轨道或者该平移限位槽相配合的位移限位块。

8、所述的中部支撑平台为方形板状支撑结构,中部支撑平台的长度不大于底层支撑体长度的二分之一,中部支撑平台的宽度与底层支撑体的宽度相等。

9、所述的顶层支撑架的形状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顶层支撑架的顶部宽度不小于顶层支撑架底部的宽度。

10、所述的支撑桁架为方形桁架结构,行走支架为三角形桁架结构,行走支架顶部的移动平台下方设置有移动平台行走动力减速电机。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产品利用底层支撑体以及中部支撑平台的双层结构,实现架运一体的运梁作业,行进轮体以及辅助支撑轮体在底层支撑体运行过程中,当底层支撑体前端遇到路面沟槽时,利用后部设置的行进轮体与辅助支撑轮体的配合作用,并同时利用底层支撑体后部的中部支撑平台的自重以及上部托运构件的重力作用,实现底层支撑体前端沟槽的跨越式行进作业,当底层支撑体中部遇到路面沟槽时,利用前部设置的行进轮体与后部设置的行进轮体的配合作用,并同时利用底层支撑体前部的中部支撑平台的自重以及上部托运构件的重力作用,实现底层支撑体前端沟槽的跨越式行进作业,当底层支撑体后部遇到路面沟槽时,利用前部设置的行进轮体与辅助支撑轮体的配合作用,并同时利用底层支撑体前部的中部支撑平台的自重以及上部托运构件的重力作用,实现底层支撑体前端沟槽的跨越式行进作业。

12、其次,在整体运行过程中,底部支撑体提供跨越沟槽的底部行进和支撑作业,中部支撑平台的底部通过平移动力轮体实现在底部支撑体顶面的平移作业,以便配合底部支撑体的前部、中部或者后部的跨越沟槽时的整体配重协调作业。在运行过程中,本产品设计了多种动力传动形式的选择,同时提供底层支撑体底部的轮轨式或者轮胎式运行方式,并且底层支撑体的顶部铺设有平移轨道或者开设有平移限位槽,为产品的稳定性提高的选择性操作提供支持。

13、整体与传统的单层运梁车相比,本产品适用范围广、性能优良、操作简便,适合预制梁、钢混梁的吊装、架设、运输设备。产品满足修筑公路、码头时桥梁、构件吊装、架设、运输的要求。双层结构的设置扩大了使用范围,更能适应现场的道路情况。双层设计有效解决通行中路面有断开、沟槽、小河沟的情况。通过双层结构以及顶部构件前后移动配合方式,使处于沟槽处的底层支撑体的车轮不受力,可使运梁车顺利通过沟槽,适合运输梁片也可架设梁片。



技术特征:

1.一种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包括底层支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支撑体(1)的前后两端的下方均安装有行进轮体(3),在行进轮体(3)之间的底层支撑体(1)下方至少安装有一个辅助支撑轮体(5),在底层支撑体(1)的顶面活动安装有中部支撑平台(8),中部支撑平台(8)上固定安装有顶层架运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层架运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中部支撑平台(8)上的顶层支撑架(7)或者固定安装在中部支撑平台(8)上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桁架(11),顶层支撑架(7)的底部与中部支撑平台(8)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桁架(11)的上方均通过行走支架(12)安装有移动平台(10),移动平台(10)的顶部安装有提升下小车(9),提升下小车(9)的输出升降端头位于两个支撑桁架(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支撑体(1)是采用可扩展延伸桁架制成的方形支撑体结构,在底层支撑体(1)的前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行进轮体(3),在底层支撑体(1)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行进轮体(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进轮体(3)为轮轨式或者轮胎式结构,行进轮体(3)的动力输入端位于底层支撑体(1)的底部,行进轮体(3)的动力传输方式为链条传输、电机减速机传输、皮带轮传输或传动轴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支撑轮体(5)为轮轨式或者轮胎式结构,辅助支撑轮体(5)设置在底层支撑体(1)下方的中部、中前侧或中后侧位置,辅助支撑轮体(5)为无动力辅助支撑轮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支撑体(1)的顶部铺设有平移轨道(6)或者开设有平移限位槽,在平移轨道(6)或者该平移限位槽上活动安装有平移动力轮体(2),在平移动力轮体(2)的侧面设置有配套安装的平移动力减速电机,中部支撑平台(8)固定安装在平移动力轮体(2)上,在底层支撑体(1)的顶面设置有与平移轨道(6)或者该平移限位槽相配合的位移限位块(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支撑平台(8)为方形板状支撑结构,中部支撑平台(8)的长度不大于底层支撑体(1)长度的二分之一,中部支撑平台(8)的宽度与底层支撑体(1)的宽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层支撑架(7)的形状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顶层支撑架(7)的顶部宽度不小于顶层支撑架(7)底部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桁架(11)为方形桁架结构,行走支架(12)为三角形桁架结构,行走支架(12)顶部的移动平台(10)下方设置有移动平台行走动力减速电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架运一体双层运梁车,底层支撑体的前后两端的下方均安装有行进轮体,在行进轮体之间的底层支撑体下方至少安装有一个辅助支撑轮体,在底层支撑体的顶面活动安装有中部支撑平台,中部支撑平台上固定安装有顶层架运支撑装置;利用底层支撑体以及中部支撑平台的双层结构,实现架运一体的运梁作业,行进轮体以及辅助支撑轮体在底层支撑体运行过程中,当底层支撑体前端遇到路面沟槽时,利用后部设置的行进轮体与辅助支撑轮体的配合作用,并同时利用底层支撑体后部的中部支撑平台的自重以及上部托运构件的重力作用,实现底层支撑体前端沟槽的跨越式行进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寇刚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强科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