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1351发布日期:2023-09-27 22:0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


背景技术:

1、体外预应力加固作为一种主动加固技术,对中小跨径装配式连续t梁或工形梁在长期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梁体下挠及开裂病害处理具有成熟的施工工艺,可较大程度的恢复待加固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减震器同转向块一样,是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减轻由于车辆通过桥面引起梁体振动,继而引起体外束振动的影响;对体外束振动起到缓冲作用,减小由于体外束振动而引起的疲劳效应。

2、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115369742a)公开了一种加固型桥梁体外预应力减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u型安装座、压辊组件、限位辊组件、支撑座、限位座等,该体外预应力减震装置可以对预应力索进行有效的限位和缓冲。然而,上述体外预应力减震装置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其只能安装于桥梁体的一侧,需与梁体锚固连接,连接稳定性较差;减震器位置处体外预应力束的标高在梁底之上,体外预应力束的线形受到限制;现有的应用在中小跨径装配式连续t梁或工形梁中的减震器多为钢结构,马蹄侧面两个转向管通过梁底钢板整体焊接,对于不同跨径的t梁或工形梁,马蹄宽度不一致,在进行桥梁加固设计时,减震器需向工厂定制以适应不同的马蹄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包括t梁梁体、钢板支撑架、螺栓锚固系统、减震管机构、体外预应力束,所述钢板支撑架包括梁侧钢板、梁侧加劲肋、底板;所述钢板支撑架各组成钢板通过角焊缝焊接为一整体;所述螺栓锚固系统包括连接梁侧两个减震管机构的梁底螺栓和连接减震管机构与t梁梁体钻孔的植入式锚栓,所述梁底螺栓与植入式锚栓均采用垫片及双螺母;所述减震管机构包括两片支撑钢板、dn100无缝钢管、减震橡胶圈,所述支撑钢板的两端分别与钢板支撑架的底板和dn100无缝钢管焊接;所述体外预应力束穿过减震橡胶圈与设置在t梁梁体两端的转向块连接,继而通过锚固装置固定在梁端锚固块上。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dn100无缝钢管内壁采用减震橡胶圈包裹体外预应力束,所述dn100无缝钢管的壁厚为8mm,且其内壁需平整光滑,边缘打磨光滑,没有锯齿状缺口或锋利状刀口。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钢板支撑架中的梁侧钢板与t梁梁体马蹄侧面的接触面采用粘钢胶进行压力注胶粘贴,所述梁侧钢板底端伸出底板为5cm,伸出部分用于固定梁底螺栓。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t梁梁体梁底设置一排梁底螺栓,共计两颗,所述梁底螺栓在垂直方向上与植入式锚栓在同一铅垂面上,水平方向上与t梁梁体梁底平齐,所述植入式锚栓与t梁梁体梁底接触表面需清理干净。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植入式锚栓采用m16锚栓,植入深度不小于12cm,采用垫片及双螺母,所述植入式锚栓与梁侧钢板连接的位置不预先开孔。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梁底螺栓采用高强度半螺纹型双头螺栓,无螺纹段长度不大于t梁梁体的马蹄最小宽度,采用垫片及双螺母,所述梁底螺栓与梁侧钢板连接的位置预先开孔,所述梁底螺栓进行四氧化三铁保护膜除锈发黑处理。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高强梁底螺栓连接t梁梁体的马蹄侧两个减震管机构,相较于传统减震管机构,钢板用量减少,节约施工成本。

15、2、本实用新型中,较传统适用于t梁梁体上的减震管机构,避免了在梁底钢板上钻孔种植植入式锚栓,减小了对梁体的损伤。

16、3、本实用新型中,相较传统的减震管机构同转向器一样需向工厂提前定制,能够省去工厂定制步骤,缩短施工工期;且连接强度可满足设计要求,安装简便,极大的缩短桥面保通时间,提高施工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包括t梁梁体(1)、钢板支撑架(2)、螺栓锚固系统(3)、减震管机构(4)、体外预应力束(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支撑架(2)包括梁侧钢板(21)、梁侧加劲肋(22)、底板(23);所述钢板支撑架(2)各组成钢板通过角焊缝焊接为一整体;所述螺栓锚固系统(3)包括连接梁侧两个减震管机构(4)的梁底螺栓(32)和连接减震管机构(4)与t梁梁体(1)钻孔的植入式锚栓(31),所述梁底螺栓(32)与植入式锚栓(31)均采用垫片及双螺母;所述减震管机构(4)包括两片支撑钢板(41)、dn100无缝钢管(42)、减震橡胶圈(43),所述支撑钢板(41)的两端分别与钢板支撑架(2)的底板(23)和dn100无缝钢管(42)焊接;所述体外预应力束(5)穿过减震橡胶圈(43)与设置在t梁梁体(1)两端的转向块连接,继而通过锚固装置固定在梁端锚固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n100无缝钢管(42)内壁采用减震橡胶圈(43)包裹体外预应力束(5),所述dn100无缝钢管(42)的壁厚为8mm,且其内壁需平整光滑,边缘打磨光滑,没有锯齿状缺口或锋利状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支撑架(2)中的梁侧钢板(21)与t梁梁体(1)马蹄侧面的接触面采用粘钢胶进行压力注胶粘贴,所述梁侧钢板(21)底端伸出底板(23)为5cm,伸出部分用于固定梁底螺栓(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梁梁体(1)梁底设置一排梁底螺栓(32),共计两颗,所述梁底螺栓(32)在垂直方向上与植入式锚栓(31)在同一铅垂面上,水平方向上与t梁梁体(1)梁底平齐,所述植入式锚栓(31)与t梁梁体(1)梁底接触表面需清理干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式锚栓(31)采用m16锚栓,植入深度不小于12cm,采用垫片及双螺母,所述植入式锚栓(31)与梁侧钢板(21)连接的位置不预先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螺栓(32)采用高强度半螺纹型双头螺栓,无螺纹段长度不大于t梁梁体(1)的马蹄最小宽度,采用垫片及双螺母,所述梁底螺栓(32)与梁侧钢板(21)连接的位置预先开孔,所述梁底螺栓(32)进行四氧化三铁保护膜除锈发黑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领域,公开了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减震器装置,包括T梁梁体、钢板支撑架、螺栓锚固系统、减震管机构、体外预应力束,所述钢板支撑架包括梁侧钢板、梁侧加劲肋、底板;所述钢板支撑架各组成钢板通过角焊缝焊接为一整体;所述螺栓锚固系统包括连接梁侧两个减震管机构的梁底螺栓和连接减震管机构与T梁梁体钻孔的植入式锚栓,所述梁底螺栓与植入式锚栓均采用垫片及双螺母。本技术中,采用高强梁底螺栓连接减震管机构,节约施工成本,避免钻孔植入,减小了对梁体的损伤,省去工厂定制步骤,缩短施工工期,且增强连接强度,安装简便,极大的缩短桥面保通时间,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童刚,王丽,黄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华怡道桥技术工程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