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6769发布日期:2023-10-25 17:3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缆索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


背景技术:

1、缆索常用于桥梁等结构的牵拉,以提供牵拉力,起到保持桥梁结构稳定和分散受力的效果,不过由于缆索为金属材质,尽管有保护壳包裹,其内部仍然可能由于潮湿等原因而锈蚀,影响结构强度。

2、为了检测缆索内部的湿度,会采用在缆索内部设置光纤,但由于光纤本身强度较差,故而一般采用将缆索的钢丝上设置安装的凹槽,并将光纤放置到凹槽中,而为了提供余量,避免钢丝的扭转等将光纤破坏,光纤的尺寸需要小于凹槽的尺寸,这就使得在将设置有光纤的钢丝与其他钢丝扭结成索股时,可能由于光纤在凹槽中移动而突出于凹槽外,从而使得其他钢丝对光纤摩擦,造成破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包括钢丝本体,所述钢丝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光纤,所述安装槽内还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光纤保持接触,所述钢丝本体的外壁上还包覆有保护层。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丝本体为结构主体,起到确定主要形状和实现抗拉功能;安装槽用于安装光纤以及其余部分部件;光纤用于实现湿度检测的功能;限位块用于限制光纤的移动;限位槽的设置,使得光纤仅可以沿安装槽前后移动;保护壳用于进一步保护光纤。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呈直线,且所述安装槽的走向与所述钢丝本体的轴线平行。

5、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槽为直线,安装光纤更加便捷。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呈螺旋形,且所述安装槽以所述钢丝本体的轴线为螺旋中轴。

7、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槽位螺旋形,安装后,光纤更不容易移动。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底面呈圆弧形,且所述安装槽的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槽的直径。

9、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槽的底面呈圆弧形,使得在安装限位槽时,光纤能被自动定位至安装槽中部,从而便于限位槽的对齐。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丝本体的直径为4mm~7mm。

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与现有技术相比: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块以及保护层,使得光纤在安装槽内仅能沿安装槽的走向进行前后移动,从而使得在光纤不会弹出安装槽,从而避免扭结时其他钢丝对于钢线的破坏;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壳实现对光纤进一步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包括钢丝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本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安装槽(101),所述安装槽(101)内设置有光纤(20),所述安装槽(101)内还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块(30),所述限位块(30)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槽(301),所述限位槽(301)与所述光纤(20)保持接触,所述钢丝本体(10)的外壁上还包覆有保护层(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1)呈直线,且所述安装槽(101)的走向与所述钢丝本体(10)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1)呈螺旋形,且所述安装槽(101)以所述钢丝本体(10)的轴线为螺旋中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1)的底面呈圆弧形,且所述安装槽(101)的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槽(30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本体(10)的直径为4mm~7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桥梁缆索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多功能智能钢丝,包括钢丝本体,所述钢丝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光纤,所述安装槽内还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光纤保持接触,所述钢丝本体的外壁上还包覆有保护层。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块以及保护层,使得光纤在安装槽内仅能沿安装槽的走向进行前后移动,从而使得在光纤不会弹出安装槽,从而避免扭结时其他钢丝对于钢线的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何旭初,张海良,顾庆华,黄冬芳,方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