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5529发布日期:2023-10-22 07:0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防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防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速路桥用安全防落装置。


背景技术:

1、有的高速公路分为两个相邻的桥梁,每个桥梁上表面的两边缘均固定有混凝土护栏,两个桥梁上相互靠近的两个混凝土护栏之间的间隙即为桥梁间隙,又称中央分隔带,设计时主要考虑车辆安全,近年来,高速公路桥梁堵车时为了避免追尾,驾驶人员错误站立在分隔带坠落事故频频见诸报道,从而在高速桥梁间隙设置防落装置避免人员掉落。

2、如中国专利公开的公开号为cn217710291u的一种高速公路用防坠落安全设施,涉及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框、底板、设置于安装框与底板之间的底端缓冲机构以及设置于安装框上的连接调节机构,底端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块、滑柱以及滑杆,四个固定块上端均与安装框外部下方固定连接,四个固定块分别与四个滑柱上端中心位置连接,四个滑柱另一端分别与四个滑杆靠近安装框的一端活动连接,四个滑杆另一端均与底板上方对应位置连接,连接调节机构包括卡座以及连接杆,四个卡座下端均与安装框外部上方连接,且沿安装框中轴线对称设置,四个卡座另一端分别与四个连接杆靠近安装框的一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滑柱与滑杆之间活动连接改变安装框与底板之间的距离。

3、上述现有的一种高速公路用防坠落安全设施使用时发现一些问题,首先装置主体无法调节,从而当高速桥梁间隙过大于主体长度时,装置主体与高速桥梁之间会存有间隙,人员翻越至隔离带时,仍然有一定的坠落风险,且高速桥梁间隙为狭长的一段,需要多个防坠装置连接在一起,才能有效防止坠落的情况发生,现有装置无法便捷拼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的防坠装置,同时整体造价较高,大范围应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防落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靠近另一端边缘处位置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内转动安装有转环,所述转环上固定安装有套接环,所述套接环内设置有钢丝绳。

3、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开设有限位连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限位连接槽与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

5、优选的,所述钢丝绳两端设置有绳结。

6、优选的,所述钢丝绳上固定安装有防护网。

7、优选的,所述绳结直径大于套接环内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随后通过固定座可以使用螺栓将第二支撑杆固定在高速桥梁上,将钢丝绳两端穿过套接环,再将钢丝绳两端打上绳结,每个第二支撑杆上转动安装有两个转环,便于左右连接固定防护网,使装置能够便捷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10、2、转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杆上,调整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组成一个伸缩杆长度时,转环之间的间距会随着伸缩杆长度一起改变,避免防护网与高速桥梁之间存在缝隙。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防落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1),所述第二支撑杆(101)上且靠近另一端边缘处位置开设有连接凹槽(2),所述连接凹槽(2)内转动安装有转环(201),所述转环(201)上固定安装有套接环(202),所述套接环(202)内设置有钢丝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01)一端开设有限位连接槽(102),所述第二支撑杆(101)通过限位连接槽(102)与第一支撑杆(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0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两端设置有绳结(3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上固定安装有防护网(30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结(301)直径大于套接环(202)内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防落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靠近另一端边缘处位置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内转动安装有转环,所述转环上固定安装有套接环,所述套接环内设置有钢丝绳,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开设有限位连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限位连接槽与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通过使转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杆上,调整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组成一个伸缩杆长度时,转环之间的间距会随着伸缩杆长度一起改变,避免防护网与高速桥梁之间存在缝隙。

技术研发人员:白伟,苏王平,唐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朗青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