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3295发布日期:2023-11-23 03:1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属于道路交通设备结构。


背景技术:

1、交通锥,又称锥形交通路标、道路标筒、雪糕筒,俗称路锥、三角锥,一般为锥形或柱形的临时道路标示,一般用于进行工程、发生事故时提醒用路人,以保证工程人员及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或者于交通改道、人流和车群之分隔或汇合使用。但在其他情况下,日常的交通分隔/汇流则会使用可携带性较低的“永久性”道路标示/标识。典型的交通锥是带萤光的红、蓝、黄、绿等警示色之锥形或柱形的路标,大多是由合成树脂制成,为增加驾驶者对其可视度,交通锥一般会附加反光带条。但是常见的交通锥存在占用空间大、警示距离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具有伸缩功能,在非使用状态能够处于收缩状态,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收纳,并且具有旋转式的led警示灯,能够明显提升警示距离。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包括基座,基座的几何中心位置具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伸缩锥结构,伸缩锥结构包括若干外径逐渐减小的筒体,外径较小的筒体套设在外径较大的筒体内;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贴合有反光层,外径最小的筒体的顶部可拆卸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和电源装置电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灯壳,灯壳内安装有至少两个灯具,灯具和电源装置电连接。

4、前述的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中,所述筒体的外壁底部设置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筒体的顶部具有环形收口,当伸缩锥结构处于伸长状态时,外径较大的筒体的环形收口位于外径较小的筒体的换型定位槽内。

5、前述的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中,所述伸缩锥结构内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固定在基座内,伸缩杆的顶端和外径最小的筒体相连。

6、前述的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中,所述基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槽体,第一槽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封盖;第一槽体用于放置旋转电机、电源装置和灯壳。

7、前述的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中,所述基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槽体,第二槽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封盖;第二槽体内放置有急救包。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伸缩功能,在非使用状态能够处于收缩状态,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收纳,并且具有旋转式的led警示灯,能够明显提升警示距离。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基座(2)的几何中心位置具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伸缩锥结构(3),伸缩锥结构(3)包括若干外径逐渐减小的筒体(7),外径较小的筒体(7)套设在外径较大的筒体(7)内;所述筒体(7)的外壁上贴合有反光层,外径最小的筒体(7)的顶部可拆卸的旋转电机(6),旋转电机(6)和电源装置电连接,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灯壳(5),灯壳(5)内安装有至少两个灯具,灯具和电源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7)的外壁底部设置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筒体(7)的顶部具有环形收口,当伸缩锥结构(3)处于伸长状态时,外径较大的筒体(7)的环形收口位于外径较小的筒体(7)的换型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锥结构(3)内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固定在基座(2)内,伸缩杆的顶端和外径最小的筒体(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槽体(1),第一槽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封盖;第一槽体(1)用于放置旋转电机(6)、电源装置和灯壳(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槽体(4),第二槽体(4)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封盖;第二槽体(4)内放置有急救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多功能交通锥,包括基座,基座的几何中心位置具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伸缩锥结构,伸缩锥结构包括若干外径逐渐减小的筒体,外径较小的筒体套设在外径较大的筒体内;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贴合有反光层,外径最小的筒体的顶部可拆卸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和电源装置电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灯壳,灯壳内安装有至少两个灯具,灯具和电源装置电连接。本技术具有伸缩功能,在非使用状态能够处于收缩状态,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收纳,并且具有旋转式的LED警示灯,能够明显提升警示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胡有庆,齐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禾裕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