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

文档序号:36676744发布日期:2024-01-16 11:1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

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


背景技术:

1、我国城市道路中机非混合情况较多,当道路宽度无法划线单独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时,需采用机非混行的单根车道布置,红线宽度小于等于24m的城市支路大多采用机非混行的交通形式,机非混行车道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均能够行驶的混合车道,而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车道并没有标明,也没有明显的分界,在车流量不大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均能够快速通行,但在车流量较大时,如早高峰、晚高峰时期,非机动车数量骤增,极易堵塞机非混行车道,造成机动车无法借用机非混行车道进行通行,同理,若机动车完全占用了机非混行车道,也会造成大量非机动车的堵塞,若不对其进行分流限制,则会在高峰时期降低人们的出行效率,增加城市道路堵塞,造成不便,因此,需要一种便于使用的分流设备,在高峰时对机非混行车道进行分流,保障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均能够匀速顺畅的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包括路基建筑与主杆,所述路基建筑外侧设置有混合车道,所述混合车道外侧设置有人行道,所述主杆两端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之间底部位置设置有横杆,所述立杆前后端面底部位置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主杆位于混合车道上方一侧位置,所述立杆下端面设置有可上下调节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主杆中部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上方设置有可水平转动的旋杆。

4、优选的,所述立杆与斜板为一体组成的构件,所述主杆与立杆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防滑垫下端面与滚轮底部处于同一高度。

5、优选的,所述立杆尾部设置有内直槽,所述配重块上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头部伸出内直槽并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端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内直槽上壁设置有圆隔板,所述弹簧顶部连接到圆隔板下端面。

6、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上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绞索,所述内直槽上方对应绞索设置有导向孔,所述主杆两端对应导向孔设置有直孔。

7、优选的,所述旋杆下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调节柱,所述圆盘上端面中部位置对应调节柱设置有上圆孔,所述上圆孔下方设置有下圆槽,所述下圆槽内设置有绞盘,所述绞盘活动安装在下圆槽中。

8、优选的,所述圆盘两端对应绞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头部与直孔相连,所述连接孔尾部与下圆槽相连,所述绞索头部穿过连接孔并分别连接到绞盘两侧位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主杆两端设置立杆并安装斜板与滚轮,可快速移动分流设备,以便于根据路况对机非混行车道进行分隔,实现分流,同时在圆盘上方设置旋杆,可调节主杆下方配重块以及防滑垫的高度,保障分流设备的稳定性,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均能够顺畅通行,一般状态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均能够借用机非混行车道任意区域进行通行,自由度较高,可提升通行车辆的通行速率,方便人们出行,在高峰时期,可移动分流设备,从而对机非混行车道进行分隔,实现分流,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互相占用车道,保障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均能够匀速顺畅通行,避免堵塞。



技术特征:

1.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包括路基建筑(2)与主杆(1),所述路基建筑(2)外侧设置有混合车道(3),所述混合车道(3)外侧设置有人行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两端设置有立杆(5),所述立杆(5)之间底部位置设置有横杆(10),所述立杆(5)前后端面底部位置设置有斜板(6),所述斜板(6)底部设置有滚轮(7),所述主杆(1)位于混合车道(3)上方一侧位置,所述立杆(5)下端面设置有可上下调节的配重块(8),所述配重块(8)底部设置有防滑垫(9),所述主杆(1)中部设置有圆盘(11),所述圆盘(11)上方设置有可水平转动的旋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5)与斜板(6)为一体组成的构件,所述主杆(1)与立杆(5)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防滑垫(9)下端面与滚轮(7)底部处于同一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5)尾部设置有内直槽(14),所述配重块(8)上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升降柱(13),所述升降柱(13)头部伸出内直槽(14)并设置有升降板(15),所述升降板(15)上端面设置有弹簧(16),所述内直槽(14)上壁设置有圆隔板(17),所述弹簧(16)顶部连接到圆隔板(17)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5)上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绞索(18),所述内直槽(14)上方对应绞索(18)设置有导向孔(19),所述主杆(1)两端对应导向孔(19)设置有直孔(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杆(12)下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调节柱(21),所述圆盘(11)上端面中部位置对应调节柱(21)设置有上圆孔(22),所述上圆孔(22)下方设置有下圆槽(23),所述下圆槽(23)内设置有绞盘(24),所述绞盘(24)活动安装在下圆槽(2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1)两端对应绞索(18)设置有连接孔(25),所述连接孔(25)头部与直孔(20)相连,所述连接孔(25)尾部与下圆槽(23)相连,所述绞索(18)头部穿过连接孔(25)并分别连接到绞盘(24)两侧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非混行车道分流设备,属于交通设施领域,包括路基建筑与主杆,路基建筑外侧设置有混合车道,混合车道外侧设置有人行道,主杆两端设置有立杆,立杆之间底部位置设置有横杆,立杆前后端面底部位置设置有斜板,斜板底部设置有滚轮,主杆位于混合车道上方一侧位置,立杆下端面设置有可上下调节的配重块,配重块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主杆中部设置有圆盘,圆盘上方设置有旋杆,通过在主杆两端设置立杆并安装斜板与滚轮,可快速移动分流设备,以便于根据路况对机非混行车道进行分隔,实现分流,同时在圆盘上方设置旋杆,可调节主杆下方配重块以及防滑垫的高度,保障分流设备的稳定性,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均能够顺畅通行。

技术研发人员:周旦,吴智龙,杨瑞新,黄士倩,赵振忠,胡清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