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5277发布日期:2024-04-01 14:0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路面,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1、预制水泥混凝土路面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发达国家在研制,到目前已发展至一定规模;近几年国内也开始预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研究,但由于连接、运输、成本等问题仍未实现推广。

2、申请号cn201910769635.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及其施工方法,该路面保留传统的水泥及沥青路面优势,突破传统装配式道路在运输及在连接上的局限性,在增强路面排水性能的同时大幅提高路面铺装标准化作业效率和工艺水平。其中,采用废弃塑胶改性沥青和再生建筑材料,体现绿色发展理念;预制和标准化装配可降低道路建设成本,并提升建设效率,减少传统建设过程对沿线居民的干扰。预期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促进新型道路铺装结构和材料的开发,推动道路工程行业的发展。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及对现有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的应用了解:目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在装配的时候多数为矩形形状设计,在平铺的时候需要人工对缝确保美观性,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在装配的时候多数为矩形形状设计,在平铺的时候需要人工对缝确保美观性,降低施工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包括边架;所述边架为半六边形设计,边架的后方两个侧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边架的左后端位置与装配架a右前端位置相贴合,边架的右后端位置与装配架b左前端位置相贴合,装配架b的左侧位置与装配架a的右侧位置相贴合,装配架a与装配架b均为六边形设计,边架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梁,装配架a与边架通过固定栓a固定连接,装配架b与边架通过固定栓b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架a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六边形凹槽,装配架a的周面位置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

5、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架a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y形架a,装配架a开设的六个通孔每相邻两个间距相同。

6、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架b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六边形凹槽,装配架b的周面位置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

7、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架b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y形架b,装配架b开设的六个通孔每相邻两个间距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架a右侧与装配架b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在装配架b的左侧位置与装配架a的右侧位置贴合之后,其后端位置产生的v形位置还可继续安装装配架b或者装配架a不需要人员调校位置,提高装配架b或者装配架a的铺设效率。

11、在安装边架的时候,结合边架的前端位置形状设计,便于在路面边缘位置进行找平处理,避免路面边缘位置参差不齐,结合y形架a以及y形架b的形状构造,避免装配架a与装配架b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出现变形的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架(1);所述边架(1)为半六边形设计,边架(1)的后方两个侧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边架(1)的左后端位置与装配架a(2)右前端位置相贴合,边架(1)的右后端位置与装配架b(3)左前端位置相贴合,装配架b(3)的左侧位置与装配架a(2)的右侧位置相贴合,装配架a(2)与装配架b(3)均为六边形设计,边架(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梁(101),装配架a(2)与边架(1)通过固定栓a(102)固定连接,装配架b(3)与边架(1)通过固定栓b(103)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a(2)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六边形凹槽,装配架a(2)的周面位置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a(2)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y形架a(201),装配架a(2)开设的六个通孔每相邻两个间距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b(3)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六边形凹槽,装配架b(3)的周面位置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b(3)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y形架b(301),装配架b(3)开设的六个通孔每相邻两个间距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a(2)右侧与装配架b(3)左侧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结构,涉及装配式路面技术领域,包括边架;所述边架为半六边形设计,边架的后方两个侧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边架的左后端位置与装配架A右前端位置相贴合,边架的右后端位置与装配架B左前端位置相贴合,装配架B的左侧位置与装配架A的右侧位置相贴合。在装配架B的左侧位置与装配架A的右侧位置贴合之后,其后端位置产生的V形位置还可继续安装装配架B或者装配架A不需要人员调校位置,提高装配架B或者装配架A的铺设效率。解决现有的双层叠合式预制装配式路面在装配的时候多数为矩形形状设计,在平铺的时候需要人工对缝确保美观性,降低施工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丽,柴琴,张威,黄志文,朱俊平,席金才,席玉祥,席玉建,席露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衢州迅捷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