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0397发布日期:2024-02-26 16:5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护栏端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


背景技术:

1、护栏---这里说的是指工业用“防护栏”。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车辆的保护与防护,且通常会在护栏的断面处安装护栏端头,以降低车辆或行人碰撞在护栏断面上的受伤程度。

2、现有的护栏端头通常为一具备弧形吸能段的板状结构,虽然在护栏端头受到撞击时弧形吸能段受力弯曲,能起到一定的吸能作用,但是其吸能结构比较单一,吸能效果较差,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它通过在端头板一侧设置吸能气囊,并利用弧形支撑板和一组立柱对吸能气囊进行支撑,使得当端头板受到车辆撞击时,端头板的弧形吸能段首先受力弯曲变形,进行第一阶段的吸能,然后弧形吸能段受力弯曲对吸能气囊挤压,迫使吸能气囊内部的空气通过底座上的若干个泄压孔缓慢排出,从而实现对撞击力的第二阶段吸能,提高该护栏端头的吸能效果,降低对车辆产生的危害。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包括端头板和吸能气囊,所述端头板一侧设置有护栏本体,所述吸能气囊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板,所述端头板包括弧形吸能段和安装段,所述安装段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护栏本体上,所述吸能气囊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和底座,所述弧形支撑板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一组立柱。

6、进一步的,所述吸能气囊、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底座内部皆呈空心结构,且所述吸能气囊为橡胶材质一体注塑成型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底座为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的多面体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壁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泄压孔,且所述泄压孔与所述吸能气囊、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底座内部相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吸能段和所述弧形支撑板与所述吸能气囊外壁轮廓相适应,且所述弧形吸能段和所述弧形支撑板皆与所述吸能气囊外壁相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吸能气囊外壁直径大于所述弧形吸能段的弧形顶端距离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弧形顶端之间的距离。

10、3.有益效果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本方案,通过在端头板一侧设置吸能气囊,并利用弧形支撑板和一组立柱对吸能气囊进行支撑,使得当端头板受到车辆撞击时,端头板的弧形吸能段首先受力弯曲变形,进行第一阶段的吸能,然后弧形吸能段受力弯曲对吸能气囊挤压,迫使吸能气囊内部的空气通过底座上的若干个泄压孔缓慢排出,从而实现对撞击力的第二阶段吸能,提高该护栏端头的吸能效果,降低对车辆产生的危害。



技术特征:

1.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包括端头板(1)和吸能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板(1)一侧设置有护栏本体(3),所述吸能气囊(2)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板(4),所述端头板(1)包括弧形吸能段(101)和安装段(102),所述安装段(10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护栏本体(3)上,所述吸能气囊(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和底座(6),所述弧形支撑板(4)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一组立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气囊(2)、所述支撑杆(5)以及所述底座(6)内部皆呈空心结构,且所述吸能气囊(2)为橡胶材质一体注塑成型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杆(5)和所述底座(6)为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的多面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外壁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泄压孔(601),且所述泄压孔(601)与所述吸能气囊(2)、所述支撑杆(5)以及所述底座(6)内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吸能段(101)和所述弧形支撑板(4)与所述吸能气囊(2)外壁轮廓相适应,且所述弧形吸能段(101)和所述弧形支撑板(4)皆与所述吸能气囊(2)外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气囊(2)外壁直径大于所述弧形吸能段(101)的弧形顶端距离所述弧形支撑板(4)的弧形顶端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属于护栏端头领域,一种吸能式护栏端头,包括端头板和吸能气囊,所述端头板一侧设置有护栏本体,所述吸能气囊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吸能气囊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和底座,它通过在端头板一侧设置吸能气囊,并利用弧形支撑板和一组立柱对吸能气囊进行支撑,使得当端头板受到车辆撞击时,端头板的弧形吸能段首先受力弯曲变形,进行第一阶段的吸能,然后弧形吸能段受力弯曲对吸能气囊挤压,迫使吸能气囊内部的空气通过底座上的若干个泄压孔缓慢排出,从而实现对撞击力的第二阶段吸能,提高该护栏端头的吸能效果,降低对车辆产生的危害。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磊,张舒,李娟,张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建安交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