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7153发布日期:2024-03-13 20:4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铁路配件,具体是指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


背景技术:

1、轨下垫板是用于钢轨和枕轨之间,以起绝缘减震作用的垫板,以往轨下垫板大都由橡胶板制成,存在受温度影响大、保护效果不理想、使用寿命短、回收不方便的缺点,因此现有的轨下垫板一般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制成,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具有橡胶的弹性和工程塑料的强度,软硬度可调,易于加工,使用寿命长。

2、针对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cn212742026u提供了一种轨下垫板,通过板体中均匀分布的缓冲孔,来吸收板体受到的压力,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3、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当板体受到较大的压力或者板体受到高频次的压力时,缓冲孔无法吸收较大的压力,进而板体主体会因为较大的压力从而发生形变或者断裂,极大的影响了轨下垫板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大大的提高了轨下垫板在受到较大的压力或者板体受到高频次的压力时的缓冲减震的效果,进而提高轨下垫板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包括主体、支撑板、第一弹性凸块、第二弹性凸块;

3、所述主体为长方体形,所述主体水平放置于地面,主体较长的侧边为横向,较短的侧边为纵向;

4、所述主体较短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有两个,所述支撑板整体框架为长方体形,所述支撑板用于轨下垫板的支撑作用;

5、每个所述支撑板接近地面的底边开设有弧形的枕轨腔,所述枕轨腔用于扣接枕,安装定位方便。

6、所述主体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材料构成。

7、所述支撑板高度高于主体的高度,所述支撑板长度与主体较短的侧边长度相同。

8、所述主体上表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为长方体形,所述凹槽等距排列于主体上表面;

9、所述凹槽活动连接第一弹性凸块、第二弹性凸块,所述第一弹性凸块与第二弹性凸块交错等距排列,所述第一弹性凸块与第二弹性凸块用于提高板体的缓冲减震效果;

10、所述第一弹性凸块长度长于第二弹性凸块长度,所述第一弹性凸块所在的凹槽长度长于第二弹性凸块所在的凹槽的长度;

11、所述第一弹性凸块高度低于第二弹性凸块高度,所述第一弹性凸块所在的凹槽高度低于第二弹性凸块所在的凹槽的高度;

12、每个所述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减震孔,所述减震孔为长方体形,所述减震孔贯穿主体,所述减震孔长度等于主体的较短侧边的长度;

13、由于所述第一弹性凸块所在的凹槽高度短于第二弹性凸块500所在的凹槽的高度,所以减震孔交错排列;

14、所述减震孔用于吸收第一弹性凸块、第二弹性凸块受到的压力,同时降低主体受到压力时自震的频率。

15、具体使用时,当垫板受到压力时,主体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材料构成,所以吸收压力,同时第一弹性凸块、第二弹性凸块会通过受到的压力在凹槽腔室内下沉,将压力传递到减震孔中,使减震孔进行形变吸收压力,同时吸收自身的自震频率。

16、每个所述的减震孔上表面开设缓冲管,所述缓冲管为弹性材质,所述缓冲管长度与相对应的凹槽长度相同;

17、每个所述缓冲管远离减震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等距排列在缓冲管的上表面;

18、每个所述缓冲气囊与缓冲管连接面固定连接双向阀门。

19、所述缓冲气囊与缓冲管在无压状态下,两边的压力相同,进而保证双向阀门可以在受压状态下可以灵敏的打开闭合。

20、每个所述的减震孔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空腔底板,所述空腔底板为长方体形,所述空腔底板与减震孔形状相同;

21、每个所述空腔底板远离减震孔下表面的面固定连接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等距排列在空腔底板的上表面;

22、每个所述空腔底板与缓冲管之间固定连接输气管。

23、所述缓冲气囊无压状态下的储气量大,弹性较低,可以使得缓冲气囊能受到较大的压力,所述支撑气囊无压状态下储气量较小,弹性较大,进而可以通过缓冲气囊内壁受挤压的气体来碰撞支撑气囊,进而使得支撑气囊进一步吸收垫板受到的压力。

24、所述缓冲气囊为氢化丁腈橡胶材质。

25、当轨下垫板在受到压力的状态下,第一弹性凸块、第二弹性凸块会在相应的凹槽中向下位移挤压缓冲气囊,缓冲气囊吸收一部分的压力同时将内部气体通过双向阀门传送到缓冲管中,缓冲管内部的气体通过输气管进入到空腔底板中,进一步的气体进入到支撑气囊内部,使支撑气囊碰撞吸收第一弹性凸块、第二弹性凸块给减震孔的压力,当压力消失后,支撑气囊由于自身的弹力收缩迫使气体通过输气管、缓冲管、双向阀门回流到缓冲气囊中。

26、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27、其一、本方案提出的一种铁路轨下垫板,通过设置两层的减震孔,同时增加弹性凸块的数量,使得轨下垫板受到较大的压力或者高频次的压力时,可以通过第一弹性凸块、第二弹性凸块会通过受到的压力在凹槽腔室内下沉,将压力传递到减震孔中,使减震孔进行形变吸收压力,同时吸收自身的自震频率,使得轨道垫板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大大的提高。

28、其二、本方案提出的一种铁路轨下垫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强烈的压力或者高频次的压力,第一弹性凸块、第二弹性凸块会重重的挤压或反复的挤压减震孔,会使得减震孔发生不可修复的形变,通过缓冲气囊吸收一部分的压力同时将内部气体通过双向阀传送到缓冲管中,进而缓冲管与减震孔受力进行形变,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减震孔,当压力消除后,气体通过双向阀门回流到缓冲气囊中,由此减震孔和垫板可以重复多次的受压或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损坏,进而提高垫板的安全性、实用性,使得铁路轨道更加安全。

29、其三、本方案提出的一种铁路轨下垫板,缓冲气囊受到较大的压力或者高频次的压力作用下爆炸,影响减震孔的实用性,通过缓冲气囊与支撑气囊的不断膨胀收缩来吸收垫板受到的压力,同时支撑气囊的进气膨胀也有效的防止了由于压力过大从而使得缓冲气囊爆炸,同时支撑气囊也可以吸收主体自身的震动频率,同时保护减震孔不会因为较大的压力或高频次的受压而损坏,提高垫板的安全性、实用性,使得铁路轨道更加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包括主体(100)、支撑板(200)、第一弹性凸块(400)、第二弹性凸块(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较短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0),每个所述支撑板(200)接近地面的底边开设有弧形的枕轨腔(210),所述枕轨腔(210)用于扣接枕,安装定位方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0)高度高于主体(100)的高度,所述支撑板(200)长度与主体(100)较短的侧边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减震孔(600)上表面开设缓冲管(700),所述缓冲管(700)为弹性材质,所述缓冲管(700)长度与相对应的凹槽(300)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减震孔(600)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空腔底板(110),所述空腔底板(110)为长方体形,所述空腔底板(110)与减震孔(600)形状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囊(800)与缓冲管(700)在无压状态下,两边的压力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囊(800)为氢化丁腈橡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气囊(120)最大膨胀量气囊的最高点低于减震孔(600)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铁路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所述主体上表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为长方体形,所述凹槽等距排列与主体上表面,所述凹槽活动连接第一弹性凸块、第二弹性凸块,所述第一弹性凸块与第二弹性凸块交错等距排列,每个所述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减震孔,所述减震孔为长方体形,所述减震孔贯穿主体,所述减震孔长度等于主体的较短侧边的长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用轨下垫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大大的提高了轨下垫板在受到较大的压力或者板体受到高频次的压力时的缓冲减震的效果,进而提高轨下垫板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华永盛(山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2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