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5327发布日期:2024-03-25 18:5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三维立体交通建设成为乘运发展的主要趋势,城市地铁与高架路桥是实现三维立体交通的主要渠道,因此,下穿通道(立体交叉中从被交叉的道路或铁路下方穿过的道路)将会愈来愈多。下穿通道一般是采用模注台车现场浇注混凝土而成,模注台车主要包括门架、顶模、内侧模和行走机构,模注台车与外侧模板连接组成完整的模架施工设备;门架通过轨道支撑在预先浇筑的底板混凝土上,顶模和内侧模安装在门架上,行走机构带动门架行进。为了快速立模和脱模,有的模注台车的顶模和内侧模铰接,例如公开号为cn215518440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箱涵模板台车,其侧板模架铰接在顶板模架上,利用第二伸缩支撑杆组和第三伸缩支撑杆组对侧板模架进行水平支撑,利用侧板支撑限位单元对侧板模架进行竖向支撑。但由于第二伸缩支撑杆组和第三伸缩支撑杆组均只能对侧板模架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而在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过程中,侧板模架受到的荷载巨大,第二支撑杆组和第三支撑杆组对侧板模架的支撑结构呈“一”字形,存在支撑不稳的问题,进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以解决现有模注台车内侧模存在支撑不稳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包括若干台车拼装组件和若干第一连接梁,每组台车拼装组件均包括立柱、门架横梁、顶模和内侧模,立柱分布于门架横梁的两侧,内侧模分布于顶模的两侧,内侧模的顶端与顶模的端部铰接,所述立柱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内侧模的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第一支撑组包括第一水平液压缸和第一斜向调节螺杆,第一水平液压缸和第一斜向调节螺杆的一端均与立柱铰接,第一水平液压缸和第一斜向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一连接梁铰接,若干第一连接梁用于连接位于同一纵向上的内侧模;第二支撑组包括第二水平调节螺杆和第二斜向调节螺杆,第二水平调节螺杆和第二斜向调节螺杆的一端均与立柱铰接,第二水平调节螺杆和第二斜向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均与另一第一连接梁铰接。

3、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采用第一水平液压缸和第一斜向调节螺杆对内侧模进行支撑,还采用第二水平调节螺杆和第二斜向调节螺杆对内侧模进行支撑,并且,第一水平液压缸、第一斜向调节螺杆和对应的立柱部分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第二水平调节螺杆、第二斜向调节螺杆和对应的立柱部分也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因此,本方案能够提高对内侧模的支撑效果,实现稳定支撑,提高模注台车的安全性。而且,本方案中内侧模与顶模铰接,立模和脱模迅速。

4、可选地,所述模注台车还包括若干上纵梁,上纵梁与门架横梁水平滑动连接,上纵梁与顶模固定连接,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门架横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上纵梁水平滑动的第二水平液压缸。

5、本方案中,第二水平液压缸带动上纵梁在门架横梁上水平滑动,从而带动顶模水平移动,实现顶模和内侧模在涵洞内的横向位置微调,使得顶模的中心线与涵洞中心线在水平面上重合。并且,在脱模时,内侧模相对顶模转动后,第二水平液压缸带动顶模水平移动,有利于顶模的脱模。

6、可选地,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门架横梁上铰接有第三斜向调节螺杆,第三斜向调节螺杆远离门架横梁的一端与位于内侧模顶端的第一连接梁铰接。

7、本方案中,利用第三斜向调节螺杆对内侧模进行斜撑,进一步提高对内侧模支撑的稳定性。

8、可选地,所述内侧模底端的第一连接梁上铰接有第四斜向调节螺杆,第四斜向调节螺杆远离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箱涵底板可拆卸连接。

9、本方案中,利用第四斜向调节螺杆对内侧模进行斜撑,进一步提高对内侧模支撑的稳定性。

10、可选地,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立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向液压缸,竖向液压缸的底端安装有钢滚轮。

11、本方案中,钢滚轮沿预先铺设在箱涵底板上的轨道行走,从而实现模注台车的行走,以便模注台车行走至下一施工段。

12、可选地,所述模注台车还包括下纵梁,下纵梁用于连接位于同一纵向上的立柱,下纵梁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一级齿轮减速器和两级链条减速后驱动钢滚轮转动。

13、本方案中,利用伺服电机控制模注台车的行走,从而准确控制模注台车行走距离。

14、可选地,所述下纵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竖向千斤。

15、本方案中,竖向千斤顶在轨面上,主要承受模注台车和砼的重量,确保模注台车的稳定性,并配合竖向液压缸完成顶模的脱模。

16、可选地,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还包括端部调节块,所述端部调节块包括顶部调节块和侧部调节块,侧部调节块的顶端与顶部调节块的端部铰接,侧部调节块与顶部调节块的铰接线与内侧模与顶模的铰接线重合,顶部调节块与顶模可拆卸连接,侧部调节块与内侧模可拆卸连接,且端部调节块的纵向长度由弯道外向弯道内逐渐减小。

17、对于施工路线笔直的下穿通道,模注台车沿预定施工路线(直线)前进即可确保左右侧墙的纵向长度相同,但当下穿通道具有弯道(例如下穿通道的路线呈s型)时,模注台车沿预定施工路线(s型路线)前进时,施工后的弯道外侧墙体,其长度无法满跟上施工后的弯道内侧墙体。因此,本方案中,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增设了端部调节块,端部调节块可拆卸,且端部调节块安装后使得内侧模和顶模在纵向上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弯道外侧墙体的纵向长度跟上弯道内侧墙体的纵向长度。也就是说,本方案中的模注台车能够适应具有弯道的施工路线。

18、可选地,在纵向上位于非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第一支撑组包括第一水平调节螺杆,第一水平调节螺杆的一端与立柱铰接,第一水平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梁铰接。

19、本方案中,利用第一水平调节螺杆水平支撑内侧模。

20、可选地,所述立柱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操作平台。

21、本方案中,工人可站立在操作平台上进行安装、拆卸等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包括若干台车拼装组件和若干第一连接梁,每组台车拼装组件均包括立柱、门架横梁、顶模和内侧模,立柱分布于门架横梁的两侧,内侧模分布于顶模的两侧,内侧模的顶端与顶模的端部铰接,所述立柱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内侧模的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其特征在于: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第一支撑组包括第一水平液压缸和第一斜向调节螺杆,第一水平液压缸和第一斜向调节螺杆的一端均与立柱铰接,第一水平液压缸和第一斜向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一连接梁铰接,若干第一连接梁用于连接位于同一纵向上的内侧模;第二支撑组包括第二水平调节螺杆和第二斜向调节螺杆,第二水平调节螺杆和第二斜向调节螺杆的一端均与立柱铰接,第二水平调节螺杆和第二斜向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均与另一第一连接梁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注台车还包括若干上纵梁,上纵梁与门架横梁水平滑动连接,上纵梁与顶模固定连接,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门架横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上纵梁水平滑动的第二水平液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其特征在于: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门架横梁上铰接有第三斜向调节螺杆,第三斜向调节螺杆远离门架横梁的一端与位于内侧模顶端的第一连接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模底端的第一连接梁上铰接有第四斜向调节螺杆,第四斜向调节螺杆远离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箱涵底板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其特征在于: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立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向液压缸,竖向液压缸的底端安装有钢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注台车还包括下纵梁,下纵梁用于连接位于同一纵向上的立柱,下纵梁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一级齿轮减速器和两级链条减速后驱动钢滚轮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竖向千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其特征在于: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还包括端部调节块,所述端部调节块包括顶部调节块和侧部调节块,侧部调节块的顶端与顶部调节块的端部铰接,侧部调节块与顶部调节块的铰接线与内侧模与顶模的铰接线重合,顶部调节块与顶模可拆卸连接,侧部调节块与内侧模可拆卸连接,且端部调节块的纵向长度由弯道外向弯道内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其特征在于:在纵向上位于非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第一支撑组包括第一水平调节螺杆,第一水平调节螺杆的一端与立柱铰接,第一水平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梁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操作平台。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穿通道墙体钢筋混凝土现浇模注台车,包括若干台车拼装组件和若干第一连接梁,每组台车拼装组件均包括立柱、门架横梁、顶模和内侧模,内侧模的顶端与顶模的端部铰接,立柱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内侧模的第一支撑组,在纵向上位于首尾的台车拼装组件中的第一支撑组包括第一水平液压缸和第一斜向调节螺杆,第一水平液压缸和第一斜向调节螺杆的一端均与立柱铰接,第一水平液压缸和第一斜向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一连接梁铰接,若干第一连接梁用于连接位于同一纵向上的内侧模。本技术中采用三角形支撑结构对内侧模进行稳定支撑,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付位勇,龚汉杰,张恩邦,杜恒,雷韬,刘锐,代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