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沥青路面,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1、沥青路面结构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结构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2、现有的沥青路面在长时间被车辆行驶持续施压后,经常出现下沉等问题,这类问题出现后,都需要将下沉位置进行修复,这样就会增大工人的工作量,增加成本,若不及时修复也会造成车辆形式过程中,跳车等问题出现,严重时还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影响恶劣。
3、目前公告号为cn21540538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包括:下面层,其设置在路面基层上且由沥青混凝土制成,下面层的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18~20%;下面层的沥青为高粘沥青且掺有可无光转化尾气的改性剂;中面层,其设置在下面层上部且由沥青混凝土制成,该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0~25%;该中面层的沥青为高粘沥青且掺有可无光转化尾气的改性剂;上面层,其设置在中面层上部且由沥青混凝土制成,该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18~20%;该上面层的沥青为高粘沥青且掺有可无光转化尾气的改性剂。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增加改性剂与尾气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充分发挥改性剂对尾气的催化转化作用。
4、上述装置依然存在着沥青路易沉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降低沥青路面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路面沉降的几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基,路基顶面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垫层、水泥碎石下基层、两个牢固单元、两个加强单元、沥青稳定上基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两个牢固单元和两个加强单元为相互交错设置。
3、进一步地,牢固单元包括第一混凝土层、玻纤格栅和第二混凝土层构成,第一混凝土层浇注设置在水泥碎石下基层的顶面,第一混凝土层顶面依次浇注设置有玻纤格栅和第二混凝土层。
4、进一步地,加强单元包括一体板和多个加固块构成,一体板浇注设置在第二混凝土层顶面,一体板顶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块,加固块顶面浇注设置第二层牢固单元中的第一混凝土层。
5、进一步地,加固块的横截面为拱形设置。
6、进一步地,多个加固块之间为等距设置。
7、进一步地,水泥碎石下基层的厚度为30-35cm设置。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泥碎石下基层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之间设置两组交错分布的牢固单元和加强单元,牢固单元实现路面与路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降低断裂的可能性,而加强单元的设置,则可利用加强单元实现对路面整体抗压力,通过牢固单元和加强单元,实现整体防沉降的目的,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1.一种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基(1),其特征在于,路基(1)顶面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垫层(2)、水泥碎石下基层(3)、两个牢固单元(4)、两个加强单元(5)、沥青稳定上基层(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7)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8),两个牢固单元(4)和两个加强单元(5)为相互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牢固单元(4)包括第一混凝土层(41)、玻纤格栅(42)和第二混凝土层(43)构成,第一混凝土层(41)浇注设置在水泥碎石下基层(3)的顶面,第一混凝土层(41)顶面依次浇注设置有玻纤格栅(42)和第二混凝土层(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单元(5)包括一体板(51)和多个加固块(52)构成,一体板(51)浇注设置在第二混凝土层(43)顶面,一体板(51)顶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块(52),加固块(52)顶面浇注设置第二层牢固单元(4)中的第一混凝土层(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块(52)的横截面为拱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加固块(52)之间为等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水泥碎石下基层(3)的厚度为30-35cm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