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位锁,具体是指一种车位锁的冲撞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在道路等开放性停车位,通常会设置智能的车位锁,以替代人工进行停车收费。
2、传统的车位锁通常用于给私人车位上锁,避免别人占停车位,因此这类车位锁结构相对简单,为了防止车位锁的升降挡板不小心刮伤汽车,常用的做法是通过设置复位弹簧来使升降挡板具有弹性复位能力,即使遭遇碰撞碾压,升降挡板亦可通过变形来缓冲并复位。但作为道路等场所用的智能车位锁,其目的是为了收费,因此其升降挡板无法做成弹性复位结构,否则逃费概率大大增加。然而,即使升降挡板为刚性结构,也依然免不了会出现逃费情况,此时,升降挡板被车轮强力冲击碾压后,会反向破坏驱动其升降的电机驱动装置,给车位锁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升降挡板遭遇冲击碾压,也不会损坏电机驱动组件的车位锁冲撞保护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车位锁的冲撞保护结构,包括主机箱,安装于所述主机箱一侧的升降挡板;所述主机箱内安装有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具有一伸出所述主机箱侧壁的转动轴,而所述升降挡板的底沿一端具有与所述转动轴同轴对应的翻转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翻转轴之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固定;所述联轴器包括与所述转动轴对应的第一轴套,以及与所述翻转轴对应固定的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之间通过若干轴向的螺钉锁固连接。
4、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的丝杆,与所述丝杆垂直向设置的所述转动轴,设于所述丝杆两侧且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的两组转臂,以及安装于所述丝杆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各延伸出一凸柱,且两侧的所述凸柱同轴设置,而所述转臂的另一端设有卡放所述凸柱的竖向滑槽。
5、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丝杆的前端设有一轴承,并安装于一与主机箱一体成型的轴承座上。
6、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还设有轴向向后的缓冲结构。
7、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钉包括中心呈对称地设于所述联轴器上的两颗。
8、一种优选方案,沿所述升降挡板的顶沿安装有滚动轴,且所述滚动轴的表面为摩擦面。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联轴器用于连接电机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以及升降挡板的翻转轴,将联轴器设置成同轴的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再通过螺钉将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锁固连接,当升降挡板在升起后被冲击碾压时,强大的冲击力会传导至联轴器,用于锁固连接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螺钉会被冲断,从而避免了冲击力反向传导至电机驱动装置而使其遭受不可逆的损坏;维修时仅需更换联轴器即可,维修简单且成本低。
1.一种车位锁的冲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箱,安装于所述主机箱一侧的升降挡板;所述主机箱内安装有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具有一伸出所述主机箱侧壁的转动轴,而所述升降挡板的底沿一端具有与所述转动轴同轴对应的翻转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翻转轴之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固定;所述联轴器包括与所述转动轴对应的第一轴套,以及与所述翻转轴对应固定的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之间通过若干轴向的螺钉锁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位锁的冲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的丝杆,与所述丝杆垂直向设置的所述转动轴,设于所述丝杆两侧且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的两组转臂,以及安装于所述丝杆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各延伸出一凸柱,且两侧的所述凸柱同轴设置,而所述转臂的另一端设有卡放所述凸柱的竖向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位锁的冲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的前端设有一轴承,并安装于一与主机箱一体成型的轴承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位锁的冲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设有轴向向后的缓冲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位锁的冲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包括中心呈对称地设于所述联轴器上的两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位锁的冲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升降挡板的顶沿安装有滚动轴,且所述滚动轴的表面为摩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