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34472发布日期:2024-03-25 19:3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属于道路建设领域。


背景技术:

1、沥青路面,沥青路面由于养护方便,能够快速投入使用的特点,让沥青路面大量的普及。

2、但现有的沥青路面由于需要用于承载车辆,导致其内部压制比较结实,造成了沥青路面内部的空隙被填充,如此就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整体透水性能降低的情况出现,此时就以造成路面积水。

3、现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为沥青公路的施工进行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以与地面产生1-5°夹角的土基路面夯实,然后对路面进行碎石层铺设,然后进行沥青透层的喷涂;

4、s2:待沥青透层破乳后,进行封层的铺设,接着进行在路基最低处铺设与封层表面齐平的排水管路,同时在排水管路上覆盖pbat薄膜;

5、s3:进行粘层的铺设,接着进行封层的铺设,然后进行结构面层的铺设,最后通过压路机压实养护;

6、s4:待养护完成后对路面喷涂混合有微生物水。

7、且结构面层的基础材料内混合有高吸水吸湿纤维。

8、优选的,在于s3的高吸水吸湿纤维浸入pbat熔融液中然后取出快速冷却定型。

9、优选的,将冷却定型后的高吸水吸湿纤维以s3中结构面层厚度的1.5-2被进行切割。

10、优选的,将切割完成后的高吸水吸湿纤维倾倒入结构面层的沥青浆中搅拌。

11、优选的,将高吸水吸湿纤维与沥青结构面层的配比为每立方米沥青结构面层内混有200-800根。

12、优选的,于s4中所喷涂的微生物水,其内温度为25-30℃,且喷涂完成后在路面覆盖保暖层。

13、优选的,本工艺应选取春秋两季进行,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增减微生物水的喷涂量。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以地面产生1-5°的夹角,然后再进行透层和封层的喷涂,使得封层表面形成倾斜状,利用倾斜状使得液体在接触封层时能够收到引导向一侧流动,并且在封层最低处设置排水管路,利用排水管路将积水排离,使得路面更不易产生积水,而结构面层内混合高吸水吸湿纤维,能够通过高吸水吸湿纤维来进行导水,使得沥青公路表面上的水分不会因沥青公路内部空隙变小导致水表面张力和空隙内部的支撑,导致水被堵塞的情况出现,进而让水能够更易被排出,达到避免积水的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于s3的高吸水吸湿纤维浸入pbat熔融液中然后取出快速冷却定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冷却定型后的高吸水吸湿纤维以s3中结构面层厚度的1.5-2被进行切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切割完成后的高吸水吸湿纤维倾倒入结构面层的沥青浆中搅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吸水吸湿纤维与沥青结构面层的配比为每立方米沥青结构面层内混有200-800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s4中所喷涂的微生物水,其内温度为25-30℃,且喷涂完成后在路面覆盖保暖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工艺应选取春秋两季进行,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增减微生物水的喷涂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公路施工方法,属于道路建设领域,利用以地面产生1‑5°的夹角,然后再进行透层和封层的喷涂,使得封层表面形成倾斜状,利用倾斜状使得液体在接触封层时能够收到引导向一侧流动,并且在封层最低处设置排水管路,利用排水管路将积水排离,使得路面更不易产生积水,而结构面层内混合高吸水吸湿纤维,能够通过高吸水吸湿纤维来进行导水,使得沥青公路表面上的水分不会因沥青公路内部空隙变小导致水表面张力和空隙内部的支撑,导致水被堵塞的情况出现,进而让水能够更易被排出,达到避免积水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屠棋波,孙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亿舜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