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14251发布日期:2024-03-13 21:06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沥青路面修补属于道路施工领域常见的作业项目,根据修补时所用的材料不同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采用传统的沥青混合材料,这类补料在使用时需要加热,多以渗透覆盖的方式进行修补,主要针对一些炸裂缝隙等小损伤,另一种采用改性的沥青冷补料,此类补料无需加热,将待修补位置进行修整后,进行填充压实即可实现修补,其主要针对损伤较为严重的坑洞路面。

2、目前现有技术针对上述两种补料均提供有大量的辅助机械设备及修补方式,其涉及对破损路面清理整形、辅助补料摊铺渗透,补料整平压实作业等领域,但上述领域中所针对的破损路面基本全是自然老化后的损伤修补,其修补面积大且不规整,因此所使用的设备大多体积大,成本高,操作相对复杂,此类设备及方法不适用与针对沥青路面取芯检测后所留孔洞的修补,然而沥青路面的取芯检测也是检测沥青路面的重要手段,取芯数量大,取芯后所留孔洞也相对较多,目前针对此类孔洞的修补方式采用改性沥青冷补料进行填充,由于孔洞深度较大,再加上没有重型的压实设备,为了提高沥青冷补料的密实度,一般采用多次填料逐层人工压实的方式,但在该过程中由于沥青冷补料自身粘性大、流动性差的问题,易造成填料后补料在孔洞内分布不均匀,并且因为孔洞狭小不方便进行整平,在人工压实过程中会出现密实不到位甚至出现间隙的问题,间隙与密实不到位的问题在逐层累计下容易造成后期补料的溃缩,溃缩后形成的凹坑在车辆的碾压下逐渐会对沥青路面造成进一步损坏,因此如何提高沥青路面取芯后的采样孔洞的回填修补质量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发明包括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通过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装置来实现,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装置包括开口朝下的圆筒,圆筒内贴壁滑动安装有挡盘,圆筒底部同轴固定有圆管,圆管内滑动安装有驱动挡盘移动连杆,圆管上设有连杆的限位器,圆管的外侧套装有环形的压块,压块上设有拉杆,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补料预处理,根据所需补料的孔洞数量进行备料,将备好的料放置在托盘内,通过刮板将补料进行初步的刮平处理,使补料在托盘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料块,该料块的厚度不能超过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装置的单次取料厚度;

4、s2,取料,通过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装置在料块上进行取料,在取料时将圆管上的连杆限位器打开使其不再对连杆进行限位,驱动圆筒使其开口端正对料块,并通过下压实现圆筒的侧壁将料块进行切割,并使切割下来的料块填充到圆筒内形成圆饼状的补料;

5、s3,投料,将装载有圆饼状补料的圆筒移动至待修补的孔洞内,驱动拉杆使得拉杆经挡盘即那个圆筒内的圆饼状补料推出,并通过限位器将拉杆进行限位固定,此时挡盘的下端面与圆筒的下端面保持平齐;

6、s4,密实,保持圆筒位置不变,经拉杆驱动压块对圆筒的底部进行往复的冲击,此时圆筒底部与挡盘形成锤击端对圆饼状补料进行密实;

7、s5,封口,以上述的方式将多个圆饼状补料依次投入到孔洞内并锤击密实,直至孔洞剩余空间无法安装一个完整的圆饼状补料,此时将散装的补料对孔洞剩余空间进行填装、刮平和密实,使得封口后孔洞与路面平齐。

8、本发明针对沥青路面取芯后留下的孔洞进行修复而设计,与传统的破碎路面有本质不同,此类型的修复作业量小,没有大型的适配设备,无法做到机械化的修整,而目前人工修整普遍物料分散不均而造成修整随着时间推移物料压实后溃缩而引发路面因孔洞存在造成伤害,本发明将填料之前将物料进行预处,使其上下两端厚度均匀并配合设备将预处理后的物料切并投料和压实,避免了因投料不均匀而造成的密实度不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通过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装置来实现,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装置包括开口朝下的圆筒(1),圆筒(1)内贴壁滑动安装有挡盘(2),圆筒(1)底部同轴固定有圆管(3),圆管(3)内滑动安装有驱动挡盘(2)移动连杆(4),圆管(3)上设有连杆(4)的限位器,圆管(3)的外侧套装有环形的压块(5),压块(5)上设有拉杆(6),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的托盘为矩形盘(7)且一侧设有缺口,矩形盘(7)内设有两个对称且可滑动的挡杆(8),矩形盘(7)上旋装有可驱动挡杆(8)移动和限位的螺杆(9),挡杆(8)的高度与圆筒(1)内可容纳的补料的厚度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圆管(3)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手柄,连杆(4)的上端伸出圆管(3)并转动安装有凸起(10),手柄上设有与凸起(10)适配的限位杆(11),所述限位器由凸起(10)和限位杆(11)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圆筒(1)的下端口有环形的刃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所述拉杆(6)为u形的光杆,光杆的两端对应贯穿手柄并与手柄滑动连接,压块(5)套装在圆管(3)上,但不与圆管(3)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回填修复方法;本发明针对沥青路面取芯后留下的孔洞进行修复而设计,与传统的破碎路面有本质不同,此类型的修复作业量小,没有大型的适配设备,无法做到机械化的修整,而目前人工修整普遍物料分散不均而造成修整随着时间推移物料压实后溃缩而引发路面因孔洞存在造成伤害,本发明将填料之前将物料进行预处,使其上下两端厚度均匀并配合设备将预处理后的物料切并投料和压实,避免了因投料不均匀而造成的密实度不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建军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