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及其修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44931发布日期:2024-04-18 18:1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及其修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滩涂道路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及其修筑方法。


背景技术:

1、海边滩涂是丰富的土地资源,利用海边滩涂可大力发展养殖业、旅游业和新能源产业。然而,海边滩涂通常由淤泥、淤泥质粘土组成,具有渗透性低、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承载能力弱、触变性强等特性,不宜作为建筑或道路的地基持力层。

2、为了充分利用滩涂资源进行开发建设,需要在滩涂上修筑临时道路,以便重型车辆运输物资。通常采用填筑较厚的砂石填料以及混凝土硬化对滩涂内淤泥进行加固,但是,这种修筑方式不仅材料需求量大,重度大,修筑时间长,造价高,也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以便在海边滩涂上快速修筑一条可通行重型车辆的施工道路,提高海边物资运输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及其修筑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一种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所述修筑方法包括:s1、清理滩涂淤泥基础上的杂物,对所述滩涂淤泥基础进行初步碾压,形成平整场地;s2、在所述平整场地上铺设透水土工布,形成透水层;s3、在所述透水层上铺砌第一层土工格室;s4、在48小时内,向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内填筑粉细砂;s5、在所述粉细砂上填筑第一层砂砾石或碎石,进行压实,形成下基层;s6、在所述下基层上铺砌第二层土工格室;s7、在48小时内,向所述第二层土工格室内填筑第二层砂砾石或碎石,进行压实,形成中基层;s8、在所述中基层上填筑第三层砂砾石或碎石,进行压实,形成上基层;其中,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和所述第二层土工格室均由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和所述第二层土工格室的高度均为5cm。

3、在第一方面中,在所述s4中,所述粉细砂的厚度为5cm。

4、在第一方面中,在所述s5中,所述第一层砂砾石或碎石的厚度为12~13cm,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度为85%~90%,压实后的路面比所述平整场地的路面高15cm。

5、在第一方面中,在所述s7中,所述第二层砂砾石或碎石的厚度为17~18cm,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后的路面比所述平整场地的路面高30cm。

6、在第一方面中,在所述s8中,所述第三层砂砾石或碎石的厚度为23~25cm,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度为90%,压实后的路面比所述平整场地的路面高50cm。

7、在第一方面中,所述s3在所述透水层上铺砌第一层土工格室具体包括:将每一个土工格室依次安置在所述透水层上,充分张开所述每一个土工格室,并进行固定,形成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

8、在第一方面中,每一个所述土工格室的四周通过锚钉进行固定,每一个所述土工格室的中间按照梅花形设置进行锚钉固定,所述锚钉由直径为10mm的钢筋弯制而成,锚固深度为40cm;相邻的两个所述土工格室采用专用插件进行连接。

9、在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铺砌结束后,沿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的四周向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的中心的方向对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进行填充。

10、在第一方面中,在所述s6中,所述第二层土工格室的铺砌方式与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的铺砌方式相同。

11、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包括对海边滩涂淤泥基础进行初步碾压形成平整场地,在所述平整场地上依次逐层铺设透水层、下基层、中基层和上基层;所述透水层由透水土工布组成;所述下基层由土工格室、粉细砂和砂砾石组成;所述中基层由土工格室和砂砾石组成;所述上基层由砂砾石组成;所述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通过第一方面所述的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修筑而成。

12、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首先,对滩涂淤泥基础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并对滩涂淤泥基础进行初步碾压,形成平整场地,以便在上面铺设一层透水土工布,形成透水层,使得透水层与滩涂淤泥基础密切接触,防止淤泥通过透水土工布进入第一层土工格室;其次,48小时内,向第一层土工格室内填充粉细砂,避免第一层土工格室受力不均,滩涂基础下方淤泥中的水可进入土工格室内粉细砂中流动;紧接着在粉细砂上面继续填筑第一层砂砾石或碎石,并进行压实,以固定土工格室和粉细砂,形成下基层,为施工道路提供基础着力点;然后,在下基层的上方继续铺砌第二层土工格室,进一步加强施工道路基础,为提高施工道路的强度,第二层土工格室填充砂砾石或碎石,并且填充的砂砾石或碎石的厚度高于第二土工格室的高度,对填筑的砂砾石或碎石进行压实,形成中基层,提高滩涂淤泥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最后,在中基层的上方继续填筑第三层砂砾石或碎石,进行压实,形成上基层,进一步提高滩涂淤泥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使得重型车辆可以在上基层的上表面稳定行驶。也即,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修筑方法,可以快速的形成一条海边滩涂施工道路,方便重型车辆通行,提高海边物资运输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筑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中,所述粉细砂的厚度为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中,所述第一层砂砾石或碎石的厚度为12~13cm,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度为85%~90%,压实后的路面比所述平整场地的路面高1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7中,所述第二层砂砾石或碎石的厚度为17~18cm,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后的路面比所述平整场地的路面高3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8中,所述第三层砂砾石或碎石的厚度为23~25cm,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度为90%,压实后的路面比所述平整场地的路面高5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在所述透水层上铺砌第一层土工格室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土工格室的四周通过锚钉进行固定,每一个所述土工格室的中间按照梅花形设置进行锚钉固定,所述锚钉由直径为10mm的钢筋弯制而成,锚固深度为4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铺砌结束后,沿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的四周向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的中心的方向对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进行填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中,所述第二层土工格室的铺砌方式与所述第一层土工格室的铺砌方式相同。

10.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海边滩涂淤泥基础进行初步碾压形成平整场地,在所述平整场地上依次逐层铺设透水层、下基层、中基层和上基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边滩涂淤泥施工道路及其修筑方法,修筑方法包括:清理滩涂淤泥基础上的杂物,对滩涂淤泥基础进行初步碾压,形成平整场地;在平整场地上铺设透水土工布,形成透水层;在透水层上铺砌第一层土工格室;在48小时内,向第一层土工格室内填筑粉细砂;在粉细砂上填筑第一层砂砾石或碎石,进行压实,形成下基层;在下基层上铺砌第二层土工格室;在48小时内,向第二层土工格室内填筑第二层砂砾石或碎石,进行压实,形成中基层;在中基层上填筑第三层砂砾石或碎石,进行压实,形成上基层;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修筑方法,可以快速的形成一条海边滩涂施工道路,方便重型车辆通行,提高海边物资运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肖汉清,蒋旭辉,赵斌,陈朋辉,陈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