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风吹雪灾害防治,尤其涉及一种可基于震动消能的防雪栅栏。
背景技术:
1、公路风吹雪雪害在我国东北、西藏、新疆等地区的冬季经常发生,对公路运输造成很大的危害。在风吹雪强烈时,能见度急剧下降,道路难辩,影响驾驶员视线和视距,影响行车速度或迫使车辆停驶,甚至引发重大交通事故。另外风吹雪沉积在公路上,埋没道路、阻断交通,影响运输和工农业生产,而且对山区公路影响时间更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出有效的风吹雪灾害防治技术,保障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
2、为了避免铁路、公路运输遭受风吹雪灾害,现有的风吹雪灾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防雪墙、防雪栅栏以及防雪走廊等方式。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雪栅栏重量及体积较大,运输以及拼装困难,一次拼装成型,不拆除,需要永久占用大量土地,直接影响周围农民和牧民的收益,赔偿金额高,加大了风吹雪灾害的防治成本并对路基周围动物生活习性产生很大影响;防雪走廊将造成走廊入口大量的风吹雪堆积,防治效果不佳。此外,上述现有技术的采用的防治措施不能够根据不同风吹雪路段实际情况调节防雪栅栏孔隙率,防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基于震动消能的防雪栅栏,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4、一种可基于震动消能的防雪栅栏,包括:工型立柱、固定栅栏板块、可转动栅栏板块、栅栏板块固定组件、竖直立板、t型连接件和弹簧。
5、所述工型立柱的水平截面为工型,并且每个立柱具有上下两个矩形开口;
6、所述固定栅栏板块位于整个防雪栅栏的最上端和最下端;
7、所述栅栏板块固定组件固定于可转动栅栏板块上,用于和两侧的工型立柱以及竖直立板连接;
8、所述竖直立板用于连接所有的可转动栅栏板块;
9、所述t型连接件,用于连接竖直立板和弹簧;
10、所述弹簧两侧分别连接t型连接件和固定栅栏板块,用于控制竖直立板的移动来调节防雪栅栏透风率;
11、优选地,所述工型立柱有两个矩形开口用于弹簧安装,便于弹簧伸缩带动竖直立板移动;
12、优选地,所述的可转动栅栏板块是两两相互契合的异形板块;
13、优选地,所述栅栏板块固定组件有四个盲孔,顶面的两个盲孔用于固定可转动栅栏板块,正面中间的一个盲孔用于将栅栏板块和两侧的工型立柱连接,正面靠左的盲孔用于连接竖直立板;
14、优选地,所述竖直立板上有若干个盲孔用来和各个可转动栅栏板块连接;
15、优选地,所述t型连接件是金属结构,一个面和竖直立板固定,一个面用来固定弹簧;
16、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基于震动消能的防雪栅栏,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弹簧连接竖直立板和固定栅栏板块,可根据现场实际风速带动可转动栅栏板块转动,当风力增大时,可转动栅栏板块因风力影响转动,使防雪栅栏透风率减小,进而带动竖直立板移动,弹簧发生形变;当风力减小时,弹簧形变恢复,带动竖直立板进行移动,从而使可转动栅栏板块继续转动,增大透风率,如此不断震动来达到防雪栅栏通过震动消能的目的。因地制宜,提高了风吹雪灾害的防治效果,降低风吹雪灾害防治成本。
17、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可基于震动消能的防雪栅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型立柱、固定栅栏板块、可转动栅栏板块、栅栏板块固定组件、竖直立板、t型连接件和弹簧;所述固定栅栏板块位于整个防雪栅栏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其两侧与工型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栅栏板块固定组件固定于可转动栅栏板块上,用于和工型立柱以及竖直立板连接;所述竖直立板用于连接所有的可转动栅栏板块;所述t型连接件,用于连接竖直立板和弹簧;所述弹簧两侧分别连接t型连接件和固定栅栏板块,当风力增大时,可转动栅栏板块因风力影响转动,使防雪栅栏透风率减小,进而带动竖直立板移动,弹簧发生形变;当风力减小时,弹簧形变恢复,带动竖直立板进行移动,从而使可转动栅栏板块转动,增大透风率,如此不断震动来达到防雪栅栏通过震动消能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雪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立柱具有上下两个矩形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雪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栅栏板块是相互契合的异形板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雪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板块固定组件有四个盲孔,顶面的两个盲孔用于固定可转动栅栏板块,正面中间的一个盲孔用于将栅栏板块和两侧的工型立柱连接,正面靠左的盲孔用于连接竖直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雪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立板上有若干个盲孔用来和各个可转动栅栏板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雪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连接件是金属结构,一个面和竖直立板连接,一个面用来和弹簧连接。